日前,俄羅斯國防部官方電視臺首次向外界公開了冷戰期間空間站所使用Shchit-2飛彈的照片,該飛彈可以用於摧毀對方的航天器。
瘋狂的冷戰,
美蘇空間站軍事應用的那些事兒
美國計畫在國際空間站上測試用於跟蹤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的設備。
今年3月,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防部太空發展局(SDA)計畫在國際空間站上測試用於跟蹤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的設備。
美國將民用的國際空間站用於軍事領域的舉動引發了外界的擔憂。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認為,美國計畫在國際空間站測試用於監測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的設備,將國際空間站用作五角大樓的試驗平臺,美國正在樹立一個危險的先例。
瘋狂的冷戰年代,空間站也是重要的太空軍事平臺,用於執行各種軍事任務。
空間站有何軍事作用?
很多人認為空間站主要是一個空間實驗室,服務於民用領域,其實,其誕生之初就帶著濃厚的軍事色彩,尤其在對抗激烈的冷戰期間。
科學技術的發展,往往首先運用於軍事領域,這是正常的,如果空間站具備軍事應用的潛力,用於維護國家安全,其必然會承擔一些軍事任務。空間站是一種運行在軌道上的大型載人航天器,優點是可以載人、有效容積大和長時間在軌道上運行。
從美俄空間站軍事應用歷史來看,軍事偵察和監視是空間站上最多的軍事應用。空間站的空間比載人飛船和衛星大,可以攜帶大型的偵察儀器,這些儀器可以自動工作或由太空人操作,對感興趣的目標進行偵察監視。而且空間站攜帶的偵察儀器尺寸限制相對小一些,比如蘇聯“禮炮3號”攜帶的“瑪瑙”-1型焦距最長可達6.375米,解析度優於3米,美國情報部門認為解析度優於1米,可以用於詳細偵察,拍攝的照片可以由太空人攜帶返回地面。這在上世紀70年代是非常高的水準,在傳輸型偵察衛星成熟之前,空間站成為返回式偵察衛星之外另一種實用的空間站偵察平臺。
“禮炮7號”的太空人在軌期間執行了大量軍事任務,主要工作是對地對海偵察和監視。
空間站的第一個用途是作為武器發射平臺,在進攻性或防禦性太空軍事行動中摧毀敵方航天器,包括軍用衛星、載人飛船和空間站,而作為對地攻擊平臺,美蘇曾設想在空間站搭載核彈頭,成為一種軌道轟炸機。冷戰期間,美蘇都曾探索為空間站裝備鐳射、飛彈和機關炮等武器,而蘇聯則在空間站中實戰裝備了機關炮。在實際應用中,空間站始終在高真空與失重狀態中,無任何氣流與飛行振動,使得鐳射在空間實現無消耗高速傳播,可以用於摧毀敵方航天器或來襲的飛彈,機關炮和動能飛彈也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
空間站的第三個用途是作為指揮、支援和保障平臺。空間站搭載的太空人可以長期飛行,幾十天上百天都不成問題,貨運飛船可以按需求為空間站進行補給,而載人飛船則可以對太空人進行輪換,保證空間站始終有太空人駐留。空間站有效容積比較大的優勢也可以用於攜帶指揮設備,蘇聯通過大量實踐證明空間站可以用於指揮地面部隊,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戰”計畫中曾設想將空間站作為立體指揮中心,用於指揮太空和反飛作戰。
在支援和保障方面,空間站則是一個“太空母艦”,蘇美建設了“太空梭-空間站-飛船”航太體系,構建天空軍事基地,以空間站為核心主體,如同母艦,為太空梭、貨運飛船、載人飛船提供停靠基地,也為軍事作戰提供有利的後勤支援保障體系。在太空作戰中,太空梭和載人飛船可以在空間站中進行補給與維修。
空間站雖然具有不小的軍事應用能力,但也存在不小缺陷,第一個就是空間站尺寸大,目標也大,容易遭受攻擊,第二個是建造費用高昂,比如國際空間站費用建造和維護費用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遠遠超過軍用偵察衛星,尤其是在微小衛星技術發展的當下,空間站用於軍事偵察監視更像是“殺雞用牛刀”。
隨著傳輸型偵察衛星的出現和軍事強國太空政策的轉變,空間站的軍用應用也在減少,軍事色彩減弱,更多是作為民用空間站使用,進行空間實驗和試驗。但是隨著這幾年多個軍事大國或強國組建專門的太空作戰部隊,比如美國組建了獨立的軍種“天軍”,俄羅斯則組建了“空天軍”,法國、日本等國也組建了用於太空作戰的部隊。在這種情況,空間站的軍事應用會不會重新被重視起來值得關注。
用於美國軍用空間站計畫“載人軌道實驗室”(MOL)試驗任務的“雙子星”載人飛船返回艙。
神秘的蘇聯“鑽石”
提起蘇聯空間站,大家都會想到有名的“禮炮”系列和“和平”號空間站,其實蘇聯最早研製的空間站是“鑽石”軍用空間站。“鑽石”空間站計畫由蘇聯著名火箭專家切洛梅在1964年提出。根據設計,“鑽石”空間站重約20噸,由“質子”-K運載火箭發射,可搭載2名太空人,主要用於軍事偵察監視。空間站上配備了複雜的偵察系統包括雷達和光學偵察設備,可用於跟蹤監視美國航母等大型戰艦。
除了“鑽石”空間站計畫,蘇聯當時還提出了基於“聯盟”載人飛船的“聯盟”-R軍用空間站計畫,該計畫由蘇聯著名火箭專家柯洛廖夫提出。“聯盟”-R空間站由11F71小型空間站和11F72“聯盟7K-TK”載人飛船兩個個部分組成,由“聯盟”火箭分別發射,在軌對接,長15米,最大直徑2.72米,可居住容積18立方米,總重量13噸,乘員2人。空間站安裝了成像偵察和信號情報偵察設備。經過競爭,“鑽石”號空間站計畫得到了蘇聯軍方的支援。1967年6月21日,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批准了“鑽石”空間站計畫。
由於保密的需求,對外宣傳的“鑽石”空間站也借用“禮炮”這一名稱。
1969年,蘇聯在美蘇登月競賽中敗下陣來,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切洛梅的影響力下降,為了加快發射空間站以挽回一些顏面,當時又啟動了“禮炮”號民用空間站計畫,軍用和民用空間站並行發展。由於保密的需求,對外宣傳,“鑽石”空間站也借用“禮炮”這一名稱,其實後續發射的“禮炮3號”、“禮炮4號”和“禮炮5號”都是“鑽石”軍用空間站。
“鑽石”空間站配備多種偵察設備,整個系統稱為“瑪瑙”-1照相偵察系統,具體包括紅外相機、可見光相機、地形相機和恒星相機等,空間站上自帶有2-3個膠捲回收艙,重約360千克,可攜帶120千克左右的膠捲,被送回地面的膠捲可長2000米,沖洗後供情報機構判讀。“和平”號空間站尺寸和重量比“禮炮”系列更大,可以攜帶更多的軍事設備,在軌運行期間,其也執行相關偵察、監視、軍用通信等任務或試驗。
蘇聯“鑽石”空間站安裝的23毫米機關炮。
根據相關資料,“禮炮3號”運行期間,3名太空人在飛行中完成了400多項軍事研究和試驗任務。“禮炮7號”的太空人在軌期間執行了大量軍事任務,主要工作是對地對海偵察和監視,其60%時間都是從事對地偵察和大氣層研究工作,有時候還要參與觀察彈道飛彈發射或反導試驗。兩伊戰爭期間,“禮炮7號”和6顆低軌道偵察衛星配合在海灣上空執行偵察監視任務,為此空間站還做了軌道機動。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空間站還裝備了機關炮和動能飛彈,具備攻擊能力。其中,“禮炮3號”配備了“盾”-1自衛系統,系統包括1門23毫米機關炮,可用於自衛或攻擊敵方航天器。該機關炮是R-23M航空機關炮的衍生型號,為了適應失重環境下射擊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根據披露的相關資料,該機關炮在太空中進行實彈射擊,一共發射了20枚炮彈。文章開頭提到的Shchit-2飛彈則是“盾”-2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Shchit-2飛彈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動力由固體火箭發動機提供,並配備了自旋穩定系統,穩定系統由帶葉片狀翼面的旋轉輪組成。彈頭部分採用了混合動力推進技術,雷達制導頭前部有一個尖端。戰鬥部則由一排排環繞在彈體上的小型榴彈組成,這是一種動能彈頭,通過巨大的動能以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毀物體。
造型科幻的Shchit-2飛彈。
一直挖掘空間站軍用潛力的美國
1965年8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詹森批准一項軍事空間站計畫—— “載人軌道實驗室”(MOL),主要用於太空偵察、研究人在太空生活的生理、醫學等。2015年10月,美國國家偵查局(NRO)解密並公佈了該計畫諸多機密檔。雖然“載人軌道實驗室”計畫最後夭折,但還是能讓大眾一窺當年美國軍事空間站計畫。
按照設計,“載人軌道實驗室”包括“雙子星”載人飛船和軌道艙(實驗艙)兩個部分,“雙子星”作為返回艙使用,軌道艙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軌道艙內包含了密封艙和非密封艙兩個隔室。密封艙裡是居住艙和飛船作業系統,非密封艙裡是光學系統。太空人需要負責操作“多裡安”光學攝像系統,該攝像機在非密封艙內設置一個直徑為1.8米的攝像主鏡,連接密封艙的相機機身。有時候,太空人取走膠片放在回收艙裡,然後由實驗室釋放回收艙送入大氣層。有時候,太空人把膠片放在“雙子星”飛船裡,待返回時帶回地面。
1969年,由於預算問題,耗資近14億美元的俄“載人軌道實驗室”被取消,專案無果而終。
“載人軌道實驗室”在軌運行設想圖。
1973年發射的“天空實驗室”是美國第一個成功入軌的空間站,在運行期間也承擔不少軍事任務,太空人在軌工作中完成了戰略通信和對地面實施戰略偵察等多種軍事任務,共計拍攝4萬多張地面照片,較為系統地對蘇聯等國戰略武器設施及海軍潛艇活動進行了觀測。此外還實驗觀察人在空間長期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以及對地進行偵察的能力。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提出了“自由”號空間站計畫,雖然該計畫是一個多國合作以民用為主的大型空間站計畫,但美國也沒有放棄其軍事應用方面的考量,美國國防部對載人空間站進行廣泛的軍用應用研究,認為空間站在“星球大戰”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可用於空間控制、空間保障和空間支援等領域。國防部報告提出了偵察、監視、飛彈預警、戰略通信、在軌維修等13項軍事試驗需求。雖然“自由”號空間站最終被取消,但對於美軍來說,相關軍事方面前期研究和探索仍然是寶貴的積累。
美國首個空間站“天空實驗室”在運行期間也承擔不少軍事任務。
航太是軍民兩用技術界限非常模糊的一個領域,即使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也逃脫不了被軍方“惦記”的命運。太空人攜帶的長焦相機在軌道上拍攝的照片解析度約為5-6米,具有一定的軍用價值;歐空局的“哥倫布”艙外攜帶的設施可用於對地觀測;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多次提出利用國際空間站搜集反恐情報,支持美國的地面軍事行動,但由於俄羅斯強烈反對作罷。國際空間站還多次發射微小對地觀測衛星,拍攝的照片也可以軍民兩用。現在,美國又計畫在國際空間站上測試用於跟蹤高超聲速飛彈發射的設備。
總而言之,只要航太技術或航天器能稍微服務於軍事領域,大部分國家都不會放棄,因為軍方人士腦海裡首先考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