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如何管理數量龐大的軍團?
1
組成
士兵是美軍人才體系中規模最大的部分。美國規定,軍官與士兵比例:1:5.9。
美軍現役士兵按照軍銜分為10級,由低到高分別是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和總軍士長,各軍銜的分配比例如下表所示。
2
來源
美軍士兵的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招募的志願兵,二是續約的職業兵。
美國在越戰結束時,廢除了義務兵役制,建立全志願兵役制。
義務兵役制究竟在越南戰爭中出現了什麼問題,讓美軍在戰爭一結束就把它廢除了?
越戰中美軍死亡率很高,死了5.7萬人,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當兵,招兵極其困難。我們還聽到美國很多名流在越戰期間逃避服兵役的故事,比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競選期間就受到指責。
義務兵役制有個矛盾,就是軍隊能夠容納的兵員規模遠遠低於具備服兵役條件的人。越戰期間,美軍僅能夠招納符合條件的人之中的7%,意味著有93%的人盡不到義務。
那麼,怎麼決定讓誰去當兵呢?
美軍一度採取「抽籤法」這個最原始的辦法來決定誰去當兵,誰去盡義務,解決盡義務的公平性問題。這些「倒霉」的抽到簽的人,到了戰場上還是怕死,就想辦法違紀違法,讓軍隊把他們開除掉。
這些人打罵軍官,吸毒,搞種族敵視等等,凡是能夠被開除的方法都在用。如果還不能夠被開除,就直接擅離職守,據統計,1971年美軍士兵擅離職守的比例是17.7%。這個數字,在以絕對服從為核心價值的軍隊裡面,多麼可怕!
再者,就是戰鬥技能差。義務兵服役兩年,而越戰時技術性越來越強,兩年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我們在部隊帶過兵,對此有同感。
最後,輪換制度。美國為了讓更多的人獲得戰場經驗,於是出了個13個月輪換一次的制度,意味著戰場上都是新兵。戰場上10個新兵抵不上1個老兵,這是基本常識。
上述這些原因,就是美國在越戰後,被迫實行全志願兵役制的現實原因。
當然,義務兵役制,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能夠招到在校大學生或者大學畢業生這類素質較高的兵。
實行志願兵役制之後,士兵的薪水大幅提升,吸引力增強,而且可以再次讓士兵服役,長期留住高水平的士兵,使之成為這個崗位的專家。因為實行志願兵役制,一個人可以多次入伍,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軍隊的質量提高。
據統計,美空軍再次服兵役的比例達到60%,海軍達到50%,陸軍達到40%,海軍陸戰隊大約1/3。
實行志願兵對海灣戰爭取勝起到關鍵作用。
美軍在海灣戰爭後總結到:「美軍在海灣的所有部隊都是志願兵,他們都將成為職業士兵。在海灣戰爭中雖然遇到了很多沒有預見到或低估的困難,但部隊能迅速戰勝這些困難。
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專業化,因為志願兵的平均服役時間是義務兵的兩倍多,所以經驗更為豐富。經驗、志願兵與專業化相結合,使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占據了巨大優勢。」
3
招募
美國建立了嚴格的可量化的志願兵招募條件。
比如,美國建立了「武裝部隊職業能力系統考試」,包括體格、智力和道德,每個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可以量化的標準。
以智力測試為例,美國設計了10個科目,根據得分多少,從1-99分劃分為5個等級(第一級為93-99分,第二級為65-92分,第三級為31-64分,第四級為10-30分,第5級為1-9分),只有達到前三個等級的才有資格,第四等級的是嚴格限制,第五等級是絕對禁止入伍的。
4
晉升
下士以上軍銜的士兵被稱為「非委任軍官」即士官,是士兵中的骨幹力量。
士官一般具有部隊生活經驗和專業技術,是士兵中的骨幹力量。
他們通常擔任班、組、小分隊(我的理解應當是旅、營、連、排,因為和下面的人事安排對應,這些都配有士官,所以這裡的旅、營、連和排都叫小分隊)的領導和技術骨幹。
軍士長不僅具有部隊生活經驗和專業技術,還具有一定的領導和管理能力。
他們負責協助指揮官組織士兵訓練,管理和教育士兵。美軍有士兵的專業技術部門都配有軍士長。營、連、排分別配有二級軍士長和三級軍士長,營以上各部隊、軍事院校等單位配有一級軍士長。各軍種還設有一名總軍士長。總軍士長作為各軍種部長和軍種參謀長(海軍叫作戰部長,不叫參謀長)的高級士兵顧問,負責本軍種全體士兵的管理和教育。
新兵服現役半年可晉升為二等兵;二等兵晉升一等兵需服役1年時間;一等兵晉升下士至少需服役2年以上,在名額緊張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軍種有時組織技能資格考試進行篩選;下士晉升中士至少需滿3年;中士晉升上士需滿4年;上士晉升三級軍士長至少服役10年以上;二、三級軍事長每年晉升一批,由各軍種確定候選人範圍,擇優錄取。
士兵晉升的主要條件:掌握規定的軍事技術;有上級軍官的推薦;具有規定的學歷;滿足銜齡;軍齡條件;身體合格。學歷規定,晉升中士和上士必須有高中畢業文憑。
晉升上士必須經「中級軍士培訓班」輪訓。
晉升三級軍士長必須經「高級軍事訓練班」輪訓,晉升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須經「軍士長訓練班」或「軍士長學校」培訓。
各軍種還規定了某些士兵晉升後的最低服役期限,如陸軍規定:晉升中士必須服現役3個月以上,晉升上士後必須服現役1年以上,晉升三級、二級和一級軍士長必須服現役2年以上。這樣有利於保留現役士兵的技術骨幹。
晉升為專業下士或下士。通常應有24個月的軍齡,一等兵銜齡6個月可以放寬到3個月,或者具有保密材料接觸許可證的士兵,可被晉升為專業下士或下士。提前晉升可以臨時保密材料接觸許可證為根據。
晉升中士和上士。除要求軍齡、銜齡和分數等。
從1992年10月1日起,士兵若要晉升為上士,必須修完「初級領導者培養課程」。那些不是由於自己的過錯而未修完該課程的士兵,可以進行有條件晉升。
晉升權限。專業下士及以下:分隊指揮官可晉升所屬士兵為二等兵、一等兵和專業下士;中士和上士:中小以上的校級指揮官,可晉升隸屬其司令部或機構的軍事的軍銜,或晉升為其司令部或機構執行臨時任務的軍事的軍銜;三級軍士長及以上:陸軍總部;衛生兵:醫療機構的指揮官可晉升從事衛生工作的士兵中中士以下的軍銜。
士兵晉升的標準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軍齡;二是分數。
就軍齡而言,每個等級的士兵晉升必須達到最低限度的軍齡條件,具體要求如下表所示。
就分數而言,中士(E-5)以上的晉升比較嚴格,由資深軍士和部隊主官組成的晉升審選委員會對擬晉升人員進行考核,採取量化比較方式,各項數值由1到1000不等。
各級別的晉升存在最低分數線,如晉升中士必須達到450分以上,晉升上士必須達到550分以上。
與軍官晉升不同的是,士兵晉升不是軍種統管,而是分級管理。
美軍設置了明確的士兵晉升權限,在上級指揮官的授權和責任委託下,專業下士及以下由分隊指揮官晉升;中士和上士由中校晉升,三級軍士長及以上由軍種部總部晉升。
士兵晉升有嚴格的程序。
比如,晉升為中士和上士的程序是:先由士官領導者通過指揮系統向分隊指揮官推薦,然後分隊指揮官將推薦信遞交給領導當地的晉升委員會的中校軍官。
分隊指揮官推薦信要說明該軍士符合競爭晉升的標準。是否推薦晉升是分隊指揮官的特有權力。
由於美國各級有嚴格編制,按照空缺晉升,所以每一級獲得晉升的比例和機會相對固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