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利表示自己與解放軍的緩衝通話,是完全符合內部程序,並遵照川普總統國安幕僚團與五角大廈的討論指示。圖為美國在西太平洋軍演。 圖/US DOD
川普政府知情?
美軍總長「不開戰解放軍密電」的國會自白
現任參謀長聯席會主席,密利上將28日應國會的要求,前往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接受質詢。聽證會上,除了關於阿富汗撤軍的究責問題以外,密利也親口證實「水門案」傳奇記者伍德華剛發行的川普新書《危險》(Peril)內容為真。圖為美軍過去在阿富汗。 圖/US DOD
「我確信川普總統絕對沒有『攻打中國』的意圖...所以我才敢撥電話給解放軍。」因阿富汗撤軍、解放軍密電事件與私下評論川普總統身心問題,而遭遇極大責難的美軍最高將領——現任參謀長聯席會主席,密利上將(Mark Milley)——28日應國會的要求,前往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接受質詢。聽證會上,除了關於阿富汗撤軍的究責問題以外,密利也親口證實「水門案」傳奇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剛發行的川普新書《危險》(Peril)內容為真:自己確曾在2020年10月美國大選之前、2021年1月8日國會山莊遇襲後,私下致電解放軍參謀長李作成上將,向他擔保「美軍絕對沒有要在此時攻打中國...若真有行動,我一定會提前通知中方,不致讓解放軍措手不及。」
「這雖是檯面下降緩風險的溝通,可絕對不是『軍方密電』。」但同時,密利上將也對於參議員們的「誤解」作出強勢澄清:因為白宮與五角大廈當時確實都沒有與中國開戰的打算;對於(李作成的)兩通電話——包括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在內——川普總統的一級團隊也都「授意知情」。
微妙的是,兩星期前,在「解放軍電話門」隨《危險》曝光後,龐佩奧本人卻曾在《Fox News》的政論節目上,公開譴責密利上將的行為恐遭中共趁虛利用、甚至接近「叛國」,除了表示震驚與憤怒以外,更力主要追究上將責任到底,唯節目中並沒有提到自己與白宮團隊「當時是否知情」。
現任參謀長聯席會主席,密利上將(Mark Milley)28日應國會的要求,前往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接受質詢。 圖/美聯社
密利上將所涉入的「解放軍電話風波」,始於水門案名記者伍華德在9月21日所出版的訪談新書《危險》。在這本記錄川普政權末期一連串美國政治風暴的報導著作裡,伍德華透過大量當事者訪問與內部獨家資料,曝光了許多此前不為人知的「白宮密辛」——其中引爆華府震撼的第一彈,就是密利上將兩度致電解放軍的「不開戰電話」。
《危險》書中陳述的事件內容,此前已在〈為了阻止「川普開戰中國」?美軍參謀總長的解放軍密電風暴〉一文中有詳盡說明。簡言之,密利上將曾在2020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與2021年1月8日(美國國會山莊遭激進川普支持者攻陷的2日後),兩度「私下致電」解放軍中央軍委參謀長李作成上將,除了主動闡明「美國政府目前沒有攻擊中國以分散國內政治壓力的狀況」,更親口向李作成擔保,「假若川普真的要向中國動武,我一定提前通知中方,不致讓你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危險》一書中也指密利對於川普總統的「身心健康狀態高度存疑」,除了認為總統可能已經發瘋外,更曾向軍方施壓暗示,要求戰略司令部的核武負責將官:務必要在總統啟動核武命令時,第一時間通知不在直接指揮鏈中的密利上將自己。
伍德華的新書記錄在經由老東家《華盛頓郵報》搶先曝光後,一時間美國政壇與軍方陷入地震——反對者認為,密利將軍的擅自行動極為危險,私自接觸「敵軍作出爭議承諾」的忠誠立場問題不說,密利的系列行為更有現役將領「阻礙總統職權」與干涉文官政治之嫌,恐開啟「美軍干政」的危險惡例。
但聲援者卻認為,密利與李作成的電話並沒有洩漏任何「國家機密」,當時的美國確實沒有與中國「即刻開戰」的意圖打算。因此,密利上將的「通知擔保」最多也就是化解戰爭迷霧、安撫解放軍「自己疑心生暗鬼」的風險,於接觸內容來看根本談不上是洩漏軍機或通敵,甚至應該稱讚密利的行動「是為混亂中的美國國家安全上了一道避險的『解壓開關』」。
圖/法新社
圖為美國在西太平洋軍演。 圖/US DOD
雖然密利上將的「電話風暴」,隨後已被現任總統拜登出面「力保」,白宮不僅重申對密利上將的信任,並認為他為了降溫戰爭迷霧而打通的解放軍電話,也只是最高將領的職責所在。
不過由於同一時間,美國也因為8月份的「阿富汗大撤退」災難而灰頭土臉。被朝野兩黨譴責為戰略布局荒腔走板的軍方政策,也因此飽受批評。因此,美國國會參議院的軍事委員會,28日才會傳來應為阿富汗戰爭負責的「軍方三巨頭」——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III),與身為阿富汗戰爭末代戰區指揮官的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錫上將(Frank McKenzie)——出席戰爭檢討聽證會,並藉此一同「拷問」密利上將的《危險》風波。
28日的參院聽證會主要分成兩個階段:
(1)針對《危險》的爭議質詢;
(2)針對阿富汗戰爭的戰略與戰術檢討。
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備而來的密利上將不僅在答辯過程中振振有詞,更把政治難題發球轟回「總統們」的身上,一題發給川普團隊,另一題打向拜登本人。
首先針對《危險》書中的李作成電話,密利上將一口否定了各種針對自己涉嫌洩密與叛國爭議的質疑,並強調自己作為參謀總長,確實有義務釐清不確定性所造成的不必要衝突可能性:
「我知道,我也非常確定,川普總統真的完全沒有任何『攻打中國』的意圖。因此就我的直接職責所在,我有責任傳達總統的命令與意志。」
圖為出席聽證會的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III)。 圖/美聯社
密利上將表示,10月30日與1月8日的兩通解放軍電話,致電的前提都是因為當時的美國軍情單位,透過管道收到了「來自北京對於美國可能動武的擔憂」。因此與其說是密利等人的洩密或貿然行動,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反而認為這只是例行性的避險交流,他只是重申美國的公開立場,就已知狀況安撫中國的「疑心生暗鬼」。
但密利的證詞關鍵,卻是說出了「其他知情者」的大名:
「針對中共電話的說明...由我撥通的兩通電話,事前事後都有『報告』五角大廈最高層,包括時任國防部長埃斯伯(Mark Esper)與後來接任的代理部長米勒(Christopher Miller),都知道我致電李作成...此外,在1月8日的那通電話後,我也把對話記錄回報給了白宮一級幹部,像是川普總統的白宮幕僚長米道斯(Mark Meadows)與國務卿龐佩奧,當時也全都知情。」
密利表示,自己與解放軍的緩衝通話,是完全符合內部程序,並遵照川普總統國安幕僚團與五角大廈的討論指示,「我不曾、也絕對沒有意圖更改或干預政府的涉外權力,也沒有要篡奪強行介入軍隊指揮鏈的想法與行動。」
同時,密利也強調自己之所以「主動出言安撫解放軍」,邏輯上並非擔心川普可能發瘋攻打中國,而是自己「100%確定川普此時彼刻完全沒有要和中國開戰的打算」。
圖為2018年上任的密利與2017年到職的李作成,兩人皆是兩軍參謀總部的核心人物。 圖/美聯社
密利表示自己與解放軍的緩衝通話,是完全符合內部程序,並遵照川普總統國安幕僚團與五角大廈的討論指示。圖為美國在西太平洋軍演。 圖/US DOD
「當時,我和解放軍那邊說的內容是:假若美軍真的要攻打中國,前線部隊一定會有大量往來的行動與命令密電,中國的軍事情報系統也不可能不發現這種異常狀態——而我對李作成的說法是:就算以上機制都沒能有效預警,就算真的還是出事,我『大概』也會給你打個招呼,所以中方大可不必胡思亂想,中美之間不會在此刻開戰。」
密利如此表示。但他的自清辯詞卻無法有效說服一把火在燒的共和黨團,像是7月份曾搭乘C-17軍機閃電訪台的共和黨參議員沙利文(Dan Sullivan,俄亥俄州),就反問如果錯置角色,如果是密利解放軍參謀長卻搞出這種行動,那在中國絕對是要被「槍斃」殺頭的,
「如果解放軍最高將領回頭電話通知你說:『嘿老友!我們正打算要侵略台灣囉!』請問習近平知情會怎樣?他把人都抓來通通槍斃。」
沙利文等參議員認為,密利給解放軍的通知電話之所以存在嚴重爭議,真正的癥結點並不是川普到底有沒有攻打中國的意圖,而是密利上將的私下電話,事前內容究竟有沒有得到政治授權?特別是全案涉及最為敏感的頭號假想敵外交,如果沒有與國防部長、國務卿甚至總統本人的參與支持的話,誰又能監管並為密利對話內容所導致的「戰略結果」負責?
「假若中國軍方把你的電話通知視為『畏戰』的弱點機會,並趁機挑起軍事冒險(例如:武力犯台),請問你有想過這種可能性嗎?誰又能負責?」沙利文等參議員極為不滿地質問,但對此,密利卻指示再三強調:「這種事當時沒有、也不會發生....因為我很清楚川普總統沒有主動開戰中國的意圖,我只是忠於川普總統的意志。」
「如果解放軍最高將領回頭電話通知你說:『嘿老友!我們正打算要侵略台灣囉!』請問習近平知情會怎樣?他把人都抓來通通槍斃。」共和黨參議員沙利文指出。 圖/美聯社
圖為美軍過去在阿富汗的演習。 圖/US DOD
但密利的證詞內容卻也勾出了其他的爭議爆點,像是密利作為最高階的軍事將領,為什麼這些國家機密都會給身為「記者」伍德華輕易知道?密利自己為何判斷自己可以和伍德華接觸讓他寫書?此外,密利雖然不斷強調自己忠於川普總統「不打中國」的戰略意志,但為什麼川普本人至今的說法卻強調「總統完全不知情」?
除此之外,在與李作成第二通電話的接觸過程中,密利對白宮幕僚長米道斯與國務卿龐佩奧,是只有「事後報告」?還是「川普本人」以外的所有一級戰略幕僚,其實都知情授意——若為後者,那為什麼兩周前上政論節目指責密利叛國的龐佩奧卻顯得「毫無所悉」,反而公開主張要對密利眾將撤職查辦,不能讓這種「恐遭中共利用的軍情破口繼續」。
但對於《危險》的後續爭論,密利沒有再丟出更多交代,他重申自己沒有干預核武發射的指揮計劃,是否曾在與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電話中,附和「川普總統已經發瘋」的問題,密利也四兩撥千金的表示:「我不具備醫療專業資格,不能置喙他人的身心健康狀態。」
不過中國電話問題只是28日聽證會的「其中一個」高張力插曲,因為對密利與五角大廈不滿的反對派議員們,很快地就抓到了另一個由密利上將丟出來的政治突破點——拜登的阿富汗撤軍應對,或可能涉嫌「說謊」與逃避失誤之責?
因為在此前的多次發言裡,拜登總統對外都堅稱「軍方沒有提出全面撤軍以外的可行計劃」。但在聽證會上密利、麥肯錫與奧斯汀三人,都各自證實:美軍高層其實有直接向白宮建議,為了避免阿富汗遭遇今天一樣的全面崩潰,「美軍應該暫時不要撤軍。」
拜登此前對外都堅稱「軍方沒有提出全面撤軍以外的可行計劃」。但在聽證會上密利、麥肯錫與奧斯汀三人,都各自證實:「美軍應該暫時不要撤軍。」圖為出席於喀布爾機場襲擊中喪生士兵葬禮的拜登與密利(右)。 圖/美聯社
「就我的角色來判斷,我認為美軍撤軍前的2,500人駐阿兵力,是維持阿富汗現況的『最低下限』——如果駐阿美軍兵力小於此一數字,那麼見證阿富汗政府與阿富汗軍對的全面崩潰,大概也就是無可避免的結局。」
聽證會上,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指揮官麥肯錫上將(他從7月開始接管阿富汗戰區指揮,並曾親自飛赴喀布爾承諾美軍不會放棄阿富汗政府部隊,但最後發展卻證明沒能履約)如此表示,此一論點也得到了密利上將的現場附和。而他們所指的2,500兵力,其實也是2021年1月份,川普總統下台前的最後撤軍指示中,留給拜登政府的駐阿兵力總數。
但拜登團隊判斷2,500的美軍兵力已無力阻擋塔利班的總攻進擊,並於5月1日開始逐步撤走這些剩餘部隊——換言之,兩名美軍上將的意思,都是反對並暗示阿富汗後來的總崩潰「與拜登的撤軍安排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兩名上將的建議之所以引發討論與爭議,是因為在8月中旬喀布爾淪陷、塔利班完全接管阿富汗後,拜登總統在專訪裡表示:「我不記得有人向我提出過(留下兵力)的建議。」
因此密利與麥肯錫究竟是怎麼給拜登建議?白宮與軍方的戰略溝通出了什麼問題?是軍方諉過還是拜登自己口誤忘記?種種問題也讓所有涉事人物都顯得有些尷尬。
兩名美軍上將的意思,都是反對並暗示阿富汗後來的總崩潰「與拜登的撤軍安排有著最直接的關係」。圖為全面接管阿富汗的塔利班,在喀布爾郊區乘坐天鵝船。 圖/法新社
「我認為美軍撤軍前的2,500人駐阿兵力,是維持阿富汗現況的『最低下限』——如果駐阿美軍兵力小於此一數字,那麼見證阿富汗政府與阿富汗軍對的全面崩潰,大概也就是無可避免的結局。」聽證會上,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指揮官麥肯錫上將表示。 圖/法新社
密利上將表示,美軍高層曾經向白宮建議「推遲撤軍」,並對塔利班重新施加軍事壓力。在總總交涉行動中,密利與布林肯甚至曾先後與俄羅斯政府進行接觸,希望俄國能夠允許美軍與聯軍部隊使用中亞鄰國的軍事基地來支援阿富汗政府軍,但相關嘗試至今卻沒有收到莫斯科任何積極回應。
兩名上將都認為,川普政權與塔利班達成的「片面和平協議」始終沒有對方真心履約的可能。截至目前為止,根本沒有有效證據能證明「塔利班已經切割了蓋達組織的恐怖主義網路」,而美國片面接觸塔利班並直接撤走的作法,亦對阿富汗軍隊的後勤戰力與戰鬥士氣,造成了「超乎我們想像的毀滅性打擊。」
與此同時,密利也坦承了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SIGAR)的檢討報告確實有理:美國20年來在阿富汗的建軍策略,確實過一廂情願地想要打造出「另一支美軍」,但卻沒有考慮到軍事科技與軍人結構的差異,最終導致阿富汗軍隊在美軍離開後無法自立的瞬間崩潰。同時,美軍其實早從3年前就開始逐步撤回對阿富汗軍隊的軍事顧問與教官,但一來一往的連接衰退,最終也導致高層與在地的認知斷層,「到後來我們完全無法有效評估阿富汗軍隊在前線的士氣與戰力。」
密利表示,雖然在塔利班接管政權後、美軍與聯軍最後時刻的「喀布爾大撤退行動」,是極為驚人的行動成果,但整體而言這也只是「戰術勝利」。
「如果以8月31日的最後撤退為結局...我只能說:美國打了一場『戰術性勝利』,但卻得吞下『戰略性慘敗』,是勝或敗,我認為這不能混為一談。」
「我只能說:美國打了一場『戰術性勝利』,但卻得吞下『戰略性慘敗』,是勝或敗,我認為這不能混為一談。」圖為美軍宣布撤退後,想要跟著一起離開的阿富汗人在喀布爾機場的慌亂景象。 圖/影片截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