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七星潭四八高地「四八坑道」。 圖/作者提供
呂鴻瑋
當戰爭遺跡成為顯學?
台灣二戰防禦工事再造的困難與展望
呂鴻瑋
研究歷史的島上踏查者,常被新挖掘到的事物感動到。
睽違四年的全國文化會議分區論壇,上周「由南方出發」,在高雄衛武營登場。論壇中除了聚焦於文化資產、文化轉譯、文化平權、青年參與等議題,在「強化在地文化歷史」場次時,因南部地區有著多樣化的軍事文化資產,且近年又有幾處保存爭議事件,引發大眾關注。與談人針對戰爭文化資產拋出了諸多討論,甚至提出「戰爭遺跡已成為顯學!」
筆者在研究所時期進行二戰日軍防禦工事研究,並在之後有機會延續踏查足跡至全島各地。在此本文將簡單回顧,這些台灣二戰防禦工事為何常常再造失敗?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的幾項觀察與展望。
1944年「台灣島築城計畫一覽圖」。 圖/取自日本亞洲資料中心,作者提供
為何「台灣二戰防禦工事遺跡」活化很難成功?
地形是決定戰爭的關鍵因素。只要中共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這些重要的戰略高地在過去、現在、未來都還會是軍事要地。縱然有些營區看似長年荒廢,但也是國軍「平封戰啟」政策下的表面狀態。
近年在社區營造活化的風潮下,許多社區對於閒置的營區,總有著能夠古蹟再利用、為社區帶來觀光客與營收的期待,而國軍也可以釋出部分空間讓社區代為管理,達到敦親睦鄰的效果。然而沒有完整規劃與體驗設計,往往在初期可以吸引遊客,熱潮退後就以失敗收場。而急就章的硬體整修,卻對於遺跡帶來了破壞。
筆者認為前置調查的精準非常重要。二戰期間的防禦工事大多進入地下化階段,關於實際坑道、碉堡位置的研究與測繪,需要仰賴大量現地考察;這種類型的考察往往是在叢林與地形破碎的環境下工作,這絕非一般文化資產調查那麼簡單;而史料的梳理,則需要有對日、美、國軍檔案的理解與判讀能力,也需要有對軍事體系與武器的基本認識。
接著,提到再造階段,則應該選擇幾處較為完整、且能吸引人的遺跡活化,其餘做好基礎調查、保持原狀即可1。同時,這些要塞往往幅員廣闊、錯綜複雜(治安死角疑慮),同時也有建築物安全與長期維修的挑戰(坑內氧氣問題與崩塌落盤)。後續團隊管理能力,絕對是在設計規劃前應該要考慮清楚的2。
錯綜複雜的日軍要塞坑道網絡。圖為高雄清水岩要塞。 圖/作者提供
「台灣二戰防禦工事遺跡」再造需要有對戰爭年代的了解
這些防禦工事大多位處軍事要點,在台灣史的長河中,基本上都會維持著一脈相承的狀態。舉例來說,大家可能知道高雄旗津的國定古蹟——旗后砲台,它建立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但是在這座砲台的周圍,日軍於二戰末期興建的「斯加式九糎速射加農砲穹窖」則鮮為人知3,而戰後國軍接手增建的碉堡,又是要塞地帶時代的見證者。
若沒有把這些時間序與建築工法整理清楚,常常疏忽脈絡,在活化階段剷除認為不必要的增建物(有時候連建築周圍的有刺植物,都是不同時期軍隊刻意種植的防禦工事),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結果。對於再造的設計,將要呈現的是「哪個時代?」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戰爭遺跡故事哪裡來?
「故事」是活化古蹟中重要的一環。但在歷史學界同意「觀落陰田野調查法」成為合格的研究方法前,這些戰爭遺跡,通常不會有太多可以採信的故事。理由很簡單,這些戰爭遺蹟在二戰的年代就已經是軍事機密,對於外部的民眾而言,口耳相傳的很多事情,往往是穿鑿附會而來;而曾經在其中服役的軍人呢?或許可以透過訪問來了解一些變遷的歷史,但其參與的時間與對於概況是否充分了解?要如何採信與判斷需要深思。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防禦工事遺跡往往位在郊區荒野之處,除了動植物資源可以大書特書外,挖穿地層的坑道,總能在其中看到令人驚嘆的地質景觀,例如:石灰岩、砂岩、礫岩露頭乃至生物化石等,都是相當適合整理的題材。除了原本的歷史導覽外,增加生態解說、環境教育方面切入會是不錯的方向。
台灣各地因為挖掘要塞坑道而顯露的地質景觀。 圖/作者提供
戰爭遺跡活化需要軍方力量積極參與
許多重要的檔案,例如:戰後國軍接收日軍要塞的統計資料、地圖、建物整修概況,仍須透過國軍管道取得。當然其中哪些資料依舊是軍事機密、哪些已經可以釋出供研究者使用,軍方的角色在此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在當代各軍種分門別類的狀態,也更需要軍方協助實際還原當地狀況,例如國軍對於建築的使用方式狀況梳理、甚至取得古砲,回到防禦工事內展示等。
過去在中華民國國軍的史觀之下,對於1945年以前,台灣島內的事物往往模糊帶過。但是近幾年也能看到幾處不同的案例。例如高雄左營的左營軍區故事館,其呈現方式即是從現地出發,把左營軍港周圍的史前時代的考古遺址,至日本帝國的海軍營區的史實,皆能認真梳理與釐清,即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若能將這些手上的珍貴遺產善加對待,對於國軍也是個提昇品牌的機會。
空蕩蕩的Mk38砲堡與流落在外的艦砲。 圖/作者提供
在檔案資料日益開放的年代,許多海內外的資料已經相對容易取得。與以往空空蕩蕩、不知其所云的樣貌,已大不相同;擴增實境(AR)的導入,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感。這些台灣島內的防禦工事遺跡已有機會,以更細緻面貌與世人見面了。
對於台灣島內有這樣防禦工事的存在,大家都是覺得很新鮮也有所期待的。盼望未來大家提到戰爭遺蹟,不會只想到金門、馬祖。民眾們的旅遊、學子們的國防課,可以在這些要塞中戶外教學。了解這段長期空白的台灣史外,也能體驗全民國防的意義,感受有歷史向度的「同島一命」。在其中體驗到戰爭遺跡獨特的魅力所在!
屏東枋寮新開村光電開發工程,發現二戰時期「石頭營」碉堡遺跡,引發種電毀文資疑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因為這些遺跡本來就是軍事建築,很多內部設計也是戰爭需求,不會符合當今「文化平權」的思潮。想要做出人人都能輕鬆抵達與參觀的成果,很容易造成周圍景觀與建築物本體的破壞。而我們是否要投入這麼多資源整修,最後獲得蚊子館一般的結果呢?
[2].2015年屏東石頭營要塞,曾有著「未來還有望活化成戰鬥體驗旅館!」如此宏大的期待,結果此處現在已經伐樹開山成為太陽光電廠,引發各界爭論。其中經過與細節或許是未來台灣二戰防禦工事再造時,需要好好回顧的案例。
[3].詳細解說請參閱:Ian Wei,廢棄工事考證(五)高雄旗津區旗后山斯加式九糎速射加農砲穹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