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決定性作戰假若是在開闊海洋追逐戰鬥,真正目標是在於殲滅敵方戰力。圖為中華民國海軍演訓情形。(取自中華民國海軍網站)
〈 府城廣角鏡 〉
戰場瞬息可萬變,
決戰豈能選海域?
張競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近日國軍向立院提出《提升軍隊素質與部隊訓練》書面報告指出,國軍為因應當前區域情勢與嚴峻敵情威脅,在南北「決戰海域」實施海、空聯合截擊作戰操演;而此「決戰海域」係針對中共機艦在台海中線以東經常出沒區域,因此本諸戰場就是訓場,透過演訓活動經營戰場,俾讓官兵熟悉戰場環境。
前述報告經過媒體報導後,引起許多負面評議,特別是認為是先將本身預定在南北分別設定決戰海域理念明白說出,其實是完全違背軍事行動保密基本原則。如此亂亮底牌,真是讓人匪夷所思,讓共軍掌握我方作戰指導,對於整體作戰行動來說,更是有弊無利。但平心而論,吾人還是要回歸檢視各項軍事術語原始定義,才能夠充分理解其意涵,期能公允評定公開此項作戰理念是非對錯。
首先就「決戰」:「野戰行動中決定性之作戰,通常包括一至數次(地)之作戰。」來說,由於其本身係從屬於「會戰」:「為戰役進程中某一期程或方面之大軍野戰行動,包括戰略集中、戰略機動、決戰、戰略追擊或退卻等。一期會戰可包括一至數次(地)決戰,會戰概為三軍聯合作戰型態。」所衍生理念,因此更必須向上理解「戰役」:「武力戰全程中某一時期之野戰行動,通常包括一至數期或數方面之會戰。」才能讓整個思維充分融會貫通。
因此若將共軍攻略台灣之軍事行動視為整體戰役,則海上會戰階段,必然就會發生一次或數次決戰,因此選定數個海域預期將在該處發生決戰,基本觀念並無不當。但在國軍軍事術語中,其實並無「決戰海域」用辭,同時亦無「決戰地域」或是「決戰空域」用語,因此國防部提出此項用語,僅提供描述性之補充說明,但卻缺乏意義嚴謹之定義,確實是會引起爭議。
儘管如此,國軍確實使用「決勝區域」:「雙方主力決戰之地區。」用辭,再加上專門針對陸上作戰亦有「決勝點」:「為決戰勝負之關鍵地點,如敵側方、後方、接合部及薄弱部等。於攻勢發起前,判知決勝點之所在,整合各項武器裝備,以主決戰指向之,俾能迅速捕殲敵軍,獲致決戰勝利。」用語;但此皆不適用於海上作戰。
但國軍軍語卻使用「有利海域」:「指可獲有利支援,進退無慮之海域。」並在定義「海權」:「對所望海域能作有效之控制與運用力量及其影響力。」時,又強調所望海域,但由此卻衍生出對此決戰海域,真正會發生決戰原因,究竟是要控制與運用該處海域?還是希望運用有利海域,期能殲滅對手海上作戰實力?
戰史之中海上決定性作戰,假若是在開闊海洋追逐戰鬥,真正目標是在於殲滅敵方戰力,而不是控制與運用任何所望海域。但許多發生在陸地周邊之海上爭戰,都是起源於後續將針對周邊海岸地區,發動兩棲攻略行動。因此若是要期待在特定海域能夠成為決戰海域,想當然爾就必須思考來犯強敵後續兵力投射行動。
但反過來說,避實擊虛決不攻堅硬取,其實是對陸地進行兵力投射最基本原則,因此許多兩棲攻略行動都會儘量迴避最有利灘頭,因此若要依此構思安排決戰海域,其實還是充滿變數。特別是戰場瞬息可萬變,所以決戰豈能選海域;將所有作戰準備投注在特定想定,更是充滿風險。
軍事作戰總是虛虛實實,國防部高調宣稱此理念,是否就是真正作戰構想,恐怕只能等到實際開戰,才能見到真章理解真相!
★ ★ ★ ★
累計今年到11月23日為止,327天共有206天曾有共機闖入,計820架次。圖為共軍航母遼寧艦上共機起降。新華社
昔冷戰產物今騎虎難下
防空識別區如何解套?
10月1日、2日、4日,中共軍機大舉進入我方防空識別區,連續創下單日38架次、39架次、56架次的新紀錄,累計整個月有20天曾經飛入防空識別區,總計196架次。11月呈現細水長流,至23日為止,只有一天沒有共機進入,總計113架次。累計今年到11月23日為止,327天共有206天曾有共機闖入,計820架次。比較年初至今的趨勢,可看出共機活動的密度與架次,都呈現持續增加。對於起飛監控的我方戰機,形成愈來愈沉重的負擔。
完整精彩內容:全文網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