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怡楓 部落格
中正理工學院82年班,國立師範大學博士 長期於海軍負責戰場環境經營 曾任海軍大氣海洋局局長,現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院長。
一直想對父親做口述歷史,以成為自己寫小說的素材,無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的父親也加入母親在天上眷顧我們的行列,沒有了當事人,就只能憑著過去父子談話的印象去拼湊了。
抗戰時,父親在山東省立11聯中當流亡學生,民國33年,高三那年正值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日軍鐵蹄已到獨山,蔣委員長提出「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他和多名同學報考青年軍208師,在經過訓練後,日軍已是強弩之末,沒多久就無條件投降了,由於家鄉土共開始作亂,無法順利復員返鄉,就繼續在青年軍208師服務,而參加了後續的國共內戰。
父親談到了一些故事,臺灣光復之初,層峰原本屬意由軍風紀優良且知識水平較高的青年軍來臺接收,208師當時也確實在加強進行語言的訓練 (我曾看過教材,一本國語與閩南語及客語的語句對照小冊),後來改由其他部對來臺,也就產生近年逢228就常拿來作文章的一些議題,祖國軍隊撐傘挑扁擔鍋碗瓢盆掛身上,又常發生軍民糾紛,假如當初由208師來臺,後續島內民情的發展似乎可以有點想像空間。
另外像搭乘裝甲列車在華北編組成快速縱隊,在草原機動掃蕩共軍,以及他在徐蚌會戰外圍戰場作戰時,仍不忘利用時間求知,在炮火間斷之際,搶時間在戰壕中練習從上海寄來的速記函售課程等等的片段往事,可能因為不能訪問當事人,而只能待我蒐集資料後作為短篇小說的素材。
最後,再讓我們回到當年那個氛圍:國家民族的存續已到了最候關頭,熱血青年們堅決帶筆從戎,山東省立11聯中的校長杜仁山先生,在這些壯士離校前夕,召集全校師生為他們壯行,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沒有紀念品可以準備,唯有抗戰的精神充沛。
流亡學生大多和家裏失去聯絡,從安徽開始步行到四川,在蜀江邊上奉令解散時,在風雪中,曾為前清秀才的老校長作了一首五言古詩相送,「.....,龍鬢敷白雪 .....。青春作客早,浩然離故關。從軍蜀江曲,殲敵長白間。何日重相見,凱歌富士山」。
古詩最末二句「何日重相見,凱歌富士山」,真是氣壯山河,一定要直搗日本鬼子的黃龍方休。
「各位老師和同學,學校目前已經非常困難,我已經接到指示要在下個月解散」老校長宣布「未來諸位不論到那裡,一定要自己保重,將來好為建設國家盡一份力」,就這樣,全校師生慷慨激昂同呼「何日重相見」,離校壯士回首振臂同呼「凱歌富士山」,一呼一應直到壯士們身影逐漸消失為止。
前面的文字恰好是我在10年前寫的,回顧過往,我發現這應該就是自己對近代史發生濃厚興趣的緣起,尤其是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的部分,因為父親做為大時代中的小人物,隨著時代洪流由山東萍飄台灣,才有了我們個人,可惜這10年來小說方面無太大進度,但我沒放棄。
上文承蒙 I-Fong Tsui (崔怡楓) 先生 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崔怡楓:祝福所有畢業班同學,鵬程萬里,莫忘初衷
崔怡楓:在好戰友悠遠的樂聲中~陳永昌士官長~向你致意,軍人對軍人的
崔怡楓:每個月用薪水的十分之一去投資自己,你不會失望,買書聽演講上課旅遊都行
崔怡楓:兩個國家的年輕上尉都在第一現場獲得啟發,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
崔怡楓:2009年新修紀念碑,紀念在2003~2006犧牲於伊拉克Nasiriyah的本鄉子弟,也獻給所有在自由任務中犧牲的義大利戰士
崔怡楓:三十年前陸軍官校入伍訓的身份證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