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專家表示,印太經濟架構未來將成為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重要平台。美聯社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別從「左右逢源」變「夾心餅乾」

2022-02-10 00: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深受各界矚目的美國「印太經濟架構」將在數周內公布細節,以目前所知的方向來看,極可能不利於我國未來的經貿發展,政府宜利用相關管道向美方表達關切,以免在公布後難以更動,卻必須面對難以承受的沉重後果。

以戰略觀點看,台灣位於中國大陸外緣,運輸距離最近,依國際貿易「重力理論」(Gravity Theory)來看,若其他情況相同,會產生最大的貿易量是自然的發展,就如同英國最大的貿易對象是歐盟,墨西哥和加拿大最主要的貿易夥伴都是美國一樣。若要改變這種貿易趨勢,需有相當的其他利益來補償,否則就會付出昂貴代價。如今,美國在經貿、科技和軍事上要圍堵中國大陸,企圖將台灣拉進其包圍架構,除非另外提供足以彌補未來可能遭對岸報復的損失,否則台灣就要謹慎,不必完全入殼,甚至要設法左右逢源,方能趨吉避凶,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有人會問,1990年代以前,在兩岸政治對峙、經濟互不往來之時,台灣經濟仍然快速發展,難道現在就非依賴對岸不可嗎?的確,當年台灣是不依賴大陸市場卻能發展,因為有個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世界貿易組織」(當時稱「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透過貿易諮商,降低各成員的關稅並去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貿易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且從1970年代中到80年代又獲得美國「普遍化優惠體系」(GSP)的助力,獲得了極為有利的貿易機會。

如今,貿易環境已完全不同:美國等多國興起「新保護主義」、不允許貿易夥伴享有顯著貿易盈餘;台灣和對岸因政治對立,難以簽署區域貿易協定;中國大陸本身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長動能超越美國;除少數尖端半導體外,台灣其他對陸出口都可能被替代;服務業貿易方興未艾,但在中國大陸極易受官方干預或控制。因此,若全面配合美國圍堵對岸,除非願意犧牲出口帶動的成長,否則台灣經濟可能停滯甚至負成長,但國人顯然無意願承擔這種後果。

因此,美國即將公布的「印太經濟架構」內容,對我而言就極為重要。媒體披露的發展方向,是將排除關稅減讓和其他的市場開放措施,而會由一系列單獨的協議組成,讓印太地區國家選擇簽署;內容將包括數位貿易、勞工標準、貿易便捷化、供應鏈、基礎設施、加速減碳、賦稅和反貪腐等。從這些項目看來,其內涵一方面是在確保美國供應鏈的「去中化」和穩定化,另方面是要求在美國供應鏈中的其他國家,必須要有良好的勞動、環境和經商條件,使趨近於美國標準,這些等同於提高架構內夥伴的貿易成本,減弱其對美國的競爭優勢。

另外,架構內可能會有「市場准入」措施,讓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能在美國銷售更多的農工產品,顯然這是為平衡架構夥伴的成本提升,所做出的補償。只是,在美國製造業貿易基本上已全部開放的狀況下,屆時應是以農產品的開放為主,而對農業競爭力薄弱的台灣而言,這項「利多」其實是個空包彈,並無多少實質效益。在成本效益分析之下,台灣加入的「淨效益」可能會是負的。

在此情況下,台灣應在該架構內容仍未定案公開之前,表達我方意見,亟能朝對我有利方向調整或補充。另外,台商多已自我調整生產模式,配合美中供應鏈變化的發展;但政府在配合美國印太策略時務必謹慎自持,避免幾年後陸方高端電子品可在國內外找到替代時,立刻對台進行經貿報復,讓我國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