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線一觸即發:
回首兩國百年以來的歷史糾葛

28 Jan, 2022 聯合報  鳴人堂 

張宇韶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講授、台灣韜略策進協會副理事長、媒體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

1.jpg
圖為俄羅斯軍隊集結在南俄的羅斯托夫州。 圖/美聯社

烏克蘭與俄羅斯近期處在戰爭邊緣狀態,導火線看似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NATO)東擴衝擊俄國傳統認知上的勢力範圍與戰略緩衝帶,其實牽涉的是兩國之間複雜的歷史、文化與認同的問題。

烏克蘭位於地緣政治與文明衝突交會地帶,處在歐盟與獨立國協以及東正教、天主教與回教的板塊之間,再加上與俄羅斯擁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導致百年來,始終面臨戰爭一觸即發的威脅中。

烏俄問題難解的起源:從17世紀講起

尋找出海口與自詡是東正教的中心,一直是帝俄時期重要的對外政策,因此歷代沙皇一直以「第三個羅馬」自居,也積極在不同方向進行領土擴張。17世紀末,俄羅斯帝國沙皇彼得大帝為了在波羅的海建立與西方現代化接軌的門戶,與當時強權瑞典進行一場歷經二十餘年的「大北方戰爭」,年輕的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戰敗後,逃亡鄂圖曼土耳其尋求政治支持,並說服土耳其出兵俄羅斯,遂爆發第三次俄土戰爭,而烏克蘭因地緣位置也捲入這場戰役;更關鍵的是,俄羅斯在戰爭中獲勝,使得東烏克蘭人在政治認同上傾向莫斯科,這也為未來烏克蘭問題預留了伏筆。

到了18世紀,凱薩琳一世繼承了彼得大帝志業,積極向黑海擴張並發動第五、六次俄土戰爭,戰爭的進展讓俄羅斯帝國不僅併吞了烏克蘭,同時也讓其領土直抵黑海沿岸,並取得了克里米亞半島,大批的俄國人開始移民當地,信仰東正教的俄人與東烏克蘭人以及普遍信仰天主教的西烏克蘭人在宗教文化上已經存在分歧,再加上出身普魯士的女皇鼓勵德人移民至黑海與亞速海一帶,更增添烏克蘭問題的複雜性。

此一複雜情勢更隨著歷次的俄土戰爭逐漸累積下來,俄羅斯與西方在此區域的矛盾也隨著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達到最高潮。在英法兩國的介入下,使得俄羅斯試圖削弱鄂圖曼帝國取得「第二個羅馬」(君士坦丁堡)與成為地中海國家的夢想落空後,繼任的三位沙皇遂將擴張矛頭指向亞洲與巴爾幹半島與中亞。

直至20世紀,尼古拉二世在土耳其與遠東擴張的目標分別被德國與日本所挫敗後,俄國與法國進行結盟,其戰略條件大有改善,故尼古拉二世在日俄戰爭後又將目光轉向歐洲——希望透過「政治上清算土耳其、精神上削弱奧匈帝國、物質上弱化德國」的策略,達成重建歐洲新權力的工程。俄國的積極舉措與德國的擴張直接影響歐洲的權力板塊,其中擠壓最劇烈的集中於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庫在未來終將被引爆,烏克蘭再度捲入戰火中。

2.jpg
圖為1700年,納爾瓦會戰的情景。這場戰役是大北方戰爭的開端。 圖/維基共享資源

因地緣位置不斷受到戰火牽連的烏克蘭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烏克蘭成為德國、奧匈帝國與俄羅斯交火的戰場。1917年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與退出戰爭後,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並成立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而西烏克蘭則被波蘭佔領。隨著蘇聯內戰結束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1922年加入蘇聯,並成為創始國之一。然而,史達林在30年代所推行計劃經濟與農業集體化改革是烏克蘭的夢靨,粗暴的手段帶來大饑荒,數百萬人餓死的悲劇僅次於毛澤東在中國所推行的大躍進,這也讓基輔與莫斯科的恩怨更難以化解。

緊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發生後,波蘭遭德國、蘇聯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正式合併。德國在1941年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烏克蘭成為南方集團軍進攻的範圍,本來戰爭目標指向莫斯科時,希特勒發現基輔一帶有大量蘇軍,遂以「我的將軍不懂戰爭經濟學」為由,否決德國陸軍將領古德里安向蘇聯首都進攻的主張。分兵合圍基輔雖然創下戰史上俘虜六十萬敵軍的紀錄,但也導致太晚啟動颱風作戰,兵敗莫斯科的結果。德軍1942年再把烏克蘭與南俄當作主要戰爭方向,實行藍色計畫除了拿下克里米亞與頓巴次獲取豐富的工業資源,也為奪下外高加索油田做準備。

不過,隨著希特勒犯了分兵與偏執的錯誤,德軍不僅只能推進到北高加索,並在蘇聯的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全軍覆沒。儘管如此,由於納粹國防軍指揮官曼修坦的退卻戰略奏效,德國於1943年初再度奪回烏克蘭第二大城卡爾可夫,但夏季於庫爾斯克會戰失利的結果,也讓德國喪失戰略主導權,蘇聯在1944年終於逐漸收復烏克蘭的失地。深入觀察,戰爭的破壞除了造成巨大的傷亡與救濟損失,也讓俄國在當地擁有難以衡量政治影響力,猶如前述的大北方戰爭、俄土戰爭所遺留的俄羅斯中心或大斯拉夫主義。

3.jpg
1941年基輔戰役期間燃燒的城區廢墟。 圖/維基共享資源

冷戰再到蘇聯解體:烏俄兩國何去何從?

進入冷戰後,俄羅斯、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雖然以三席加入聯合國,但臣服蘇聯統治。赫魯雪夫為了修補莫斯科與基輔的關係,於是在1954年以慶祝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三百周年為名,特意將克里米亞州劃撥給烏克蘭,由烏克蘭直接管轄統治。赫魯雪夫的想法有其理性考量,蘇聯雖然美其名是加盟共和國,但是所有政治權力仍掌握在莫斯科手上,更何況烏克蘭擁有大量的農業與工業資源,大量的核武與黑海艦隊擁有重要軍事戰略。赫魯雪夫的政策以及俄人長期移入的結果,自然成為日後克里米亞公投脫離烏克蘭的初始條件。

烏克蘭終在蘇聯解體後,於1991年正式獨立,但由於歷史、宗教文化、國家認同的遺緒,再加上昔日社會主義計畫性經濟的制約,一直無法擺脫受制俄羅斯的陰影。許多政治菁英與意見領袖有「脫俄入歐」的打算,希望成為歐盟與北約東擴的前沿,但是東西烏克蘭之間的各項矛盾、親俄派與親歐派之間水火不容,再加上2014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已埋下了許多未爆彈,當下兩國爆發的政治危機除了是大國政治博弈下的產物,同時也是歷史發展路徑依賴下的效應。

4.jpg
烏克蘭武裝部隊後備軍地方防衛部隊去年耶誕節在首都基輔附近進行軍事演習。 圖/法新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