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西方國家對俄國實施嚴厲的新制裁措施,普亭可能停止對歐洲出口天然氣,作為報復手段。 美聯社

經濟日報社論
俄烏啟示錄
產業須防政經風險

2022-02-24 00:1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愈演愈烈,雙方的衝突一度似有緩解之勢,卻又突然急轉直下,近日已面臨戰爭一觸即發的緊張局面。

雖然美俄兩國在2021年12月曾兩度會談,力圖緩和俄烏緊張局勢,俄羅斯卻在2022年1月連續舉行軍演,總統普亭更在2月21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二個分離共和國的獨立並派軍隊進入「維和」。至此俄烏衝突已全面升級,雙方隨時可能爆發戰爭。

隨著俄羅斯的政治與軍事動作,各國陸續宣布制裁措施。美國總統拜登更明言,若俄國入侵烏克蘭,將考慮直接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手段包含禁止使用SWIFT金融網絡、禁止使用美元交易等經濟制裁。此外,不排除針對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與航空航太等戰略性產業,實施技術、軟體出口管制,或與盟國制定新版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禁止相關企業向俄羅斯出口用於軍事及國家安全的產品,確保使用美國技術或軟體的外國產品也能受到美國監管。

在上述三個主要戰略性產業,美國在人工智慧與量子計算領域發展皆居全球首位,反觀俄羅斯的技術發展仍屬萌芽階段,故美國若對俄羅斯提出技術出口管制,預期將可發揮部分效果;在航空航太領域,美俄兩國之間互有優勢,以低軌衛星為例,美國用戶端數量有近九成屬於民營的商用衛星,俄羅斯則有五成用於軍事用途,美國制裁效果不明顯。對我國產業而言,這三個戰略產業的發展,亦屬於起步階段,若要配合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宣示意味較高。

不過,我國在半導體產業則具有關鍵地位,掌握多數先進製程產能。因高階運算晶片是AI運算、航太、軍事、資安等應用的核心,必須仰賴先進製程,我國產業未來恐需配合美國政策進行出口管制。

俄羅斯並非我國資訊電子產業的主要出口國家,我國半導體產業、通訊產業與資訊硬體產業出口至俄羅斯的金額比重甚低(皆低於0.5%),對我國出口影響有限。但在另一方面,我國產業恐將面臨上游供應端的衝擊,主因為半導體製造過程中,部分特殊氣體與材料的供應主要來自俄羅斯與烏克蘭。

例如該地區生產的氖(Ne)氣體,為半導體曝光機準分子雷射光源所需,另一種氣體氟(F)則是半導體蝕刻製程的重要氣體。材料方面,金屬材料鈀(Pd)是封測產業打線封裝時使用的銅線外部防鏽塗層材料。面對俄烏情勢惡化,上述氣體或原物料供給可能出現供貨量減少或價格提高的狀況,對於已因疫情而長期吃緊的半導體供應鏈,恐再雪上加霜。

觀察近期國際政經局勢,可見大國間的對立持續升高,這些衝突也直接、間接地影響產業的運作。過去三年間,美中的對立、對抗,造成美中貿易戰、科技戰;日韓的歷史衝突,則演變為日本加強對南韓部分產品的出口審查;近期的俄烏之爭,可能引發歐美主要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也可能採取反制措施,進而影響電子產業供應鏈的穩定。

對產業界而言,過去三年以來接連面對前述的國際局勢變動,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業者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既多且雜,對其因應環境變動的能力是一大考驗。如何有效掌握國際政經局勢的變化,管理可能的風險,甚至超前部署、掌握潛在商機,已成為重要的競爭力來源之一,無怪乎國內業者已開始關注和延攬國際關係、政治經濟相關人才。

在世界朝兩大強權分立、對抗的演進趨勢下,產業界面臨的政經風險恐非短期現象,建議產、官、學、研各界應進一步建立系統性的觀察、預測體系,提升我國產業因應相關系統性風險的能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