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一直表態希望能夠直接與俄羅斯談判,但俄羅斯是不是願意與澤倫斯基(右)政府談還有疑問,左為俄羅斯總統普亭。路透

大屋頂下
烏克蘭啟示
蔡英文是不是澤倫斯基

2022-02-27 05:54 聯合報 / 黃年

解讀烏克蘭變局,有兩種切入的視角。

一是從外部的國際地緣政治向烏克蘭內部看。烏克蘭欲加入北約,既是主權的作為,又是民意的潮流;北約則不論緣於被動或主動,雖感猶豫,也不能公開拒絕烏克蘭的期待。俄羅斯則面對烏克蘭入北約的議題愈演愈烈,這已不是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其實已是豈容侵門踏戶的國安問題。

二是從烏克蘭的內部政治向外看。在二○一九年澤倫斯基當選總統之前,烏克蘭已歷二○○四年橙色革命,及二○一四年克里米亞「公投回歸」俄國與烏東「叛軍」宣告獨立等重大磨難。二○一九年大選,「反俄/和俄」的光譜緊繃到臨界點,澤倫斯基在第二輪投票以七十三%的高票,擊敗被指為親俄的波洛申科贏得選舉,他就任總統時面對的情勢是:烏克蘭將加入北約及歐盟的基本國策入憲,並明文指出此一方針的「不可逆轉性」。

澤倫斯基因回應民意而提出「入歐/抗俄」的主張,贏得大勝,但這樣的民意回過頭來卻綁住了他。他必須用更強烈的「抗俄保烏」的動作,煽動仇恨及亡國感,來維持自己的人設,並使這個民粹泡沫不致破碎。但是,相對而言,俄羅斯也有國安思考,普亭也有他必須維護的尊嚴與人設。於是,形同澤倫斯基逼得普亭非攤牌不可。

或許可以簡化地說:烏克蘭今日情勢,出自「入北約/抗俄」與「友歐美/和俄」的選擇。國內政治決定了國際結局。

舉世皆將烏克蘭問題與台灣問題並論。本文認為,二者在內容上確有差異,但在架構上卻極為相似。

一、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國而言就是侵門踏戶,蹬鼻子上臉。如果台灣完全倒向美國,則如同把關島搬到了中國門口。這情勢對中俄而言不僅是榮辱攸關,也是生死攸關。因此,殊死之鬥已是必然。你死我活。

二、烏克蘭的政爭主題是在「抗俄vs.附俄」的兩極光譜之間,台灣的政爭主題則是在「以中華民國對應中國大陸vs.以台獨對應中國」之間。亦即,台灣與烏克蘭內部,對於生存發展戰略的認知,皆是分裂的國家。

三、俄烏的軍力有相當差距,兩岸的綜合實力亦甚懸殊。因此,烏克蘭與台灣皆必須援引外力。烏克蘭分裂的雙方,一方攀附俄國,一方寄望歐美。但台灣分歧的雙方皆攀附以美國為主的泛西方。

於是,分裂的社會,將最重要的國安問題寄望於外力,這是台烏相同的處境。因此,也就面臨相同的風險,就是:美國到底靠不靠得住?

然而,從越南、阿富汗到烏克蘭,愈來愈清楚的是美國無論在「能力」及「意志」上已經愈來愈靠不住了。甚至可說,一定靠不住。

回顧幾個月來的烏克蘭形勢演化。一開局,美國就聲明「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即形同已經從懦夫博弈(Chicken Game)中跳車。甚至到了俄國承認烏東兩共和國並宣布建交,美國竟稱只是「侵略的開端」,到基輔遭受攻擊,拜登拋出一句「我與吉兒一同為勇敢驕傲的烏克蘭人民祈禱」。俄羅斯則切香腸一段一段切,從外科手術移向斬草除根,但美國及歐洲各邦對烏克蘭幾乎一直停留在「道義支援」階段,連外部的制裁措施都投鼠忌器,各有精算。如果歐美打定主義不要掀起世界大戰,那麼,這場戰爭只能以烏克蘭的「自衛戰爭」進行下去。

或許不能苛責烏克蘭及澤倫斯基,烏國一直陷於俄國切香腸的局勢中,民意欲圖自救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在叢林法則的地緣政治中,民主可以造就國內政治,卻未必能左右國際博弈。且看,將「入北約」入憲,其實是作繭自縛,最後更可能面對民粹泡沫破碎的後果。

設想:如果將台獨入憲,或推動正名制憲,也許用民粹手段可以作得到,但誰是台灣的澤倫斯基?台灣人歡迎澤倫斯基嗎?

台灣比烏克蘭幸運,因為台獨一直是玩假的,迄未入憲;但台灣也比烏克蘭不幸,因為台獨的民粹泡沫迄未戳破。

烏克蘭在卅年的「反俄vs.和俄」掙扎中,也曾出現「友歐美/不反俄」的中間路線。但這樣的路線在二○一九年澤倫斯基擊敗波洛申科的大選後已告死亡,因為此種思維不夠民粹。現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烏克蘭情勢惡化後,蔡政府一直強調台灣的地緣政治戰略地位比烏克蘭重要。此言無誤。但台灣面對的問題卻是:台灣究竟要運用此一地位來維護中華民國?或用以發展台獨?

目前所見,蔡英文是不是澤倫斯基?

這麼說也許不太公平,但烏克蘭今日情勢多少是澤倫斯基的民粹操作造成的。他使烏國完全倒向一邊,以致必須完全借助外力,失去主體性。當外力只是「動口不動手」,澤倫斯基才突然覺悟「加入北約只是一場夢」、「我們已進了棺材,還要等外兵來援」、「看不到半個人與烏克蘭一同作戰」。

烏克蘭情勢急轉直下之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烏克蘭不應該成為大國對抗的前沿,而應當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梁。」

乍聽此言,若覺得簡直像是對台灣局勢而發,此種反應並不奇怪。因為,在卅年前,許信良任民進黨主席時,主張「大膽西進」,即倡議:台灣應當作為「海陸界面,東西橋梁」。二人用的詞彙居然一樣:東西橋梁。

台灣應當以中華民國的地位,成為「海陸界面/東西橋梁」,而不應妄想在大國對抗中實現台獨。

台灣與烏克蘭最大的差異在於,烏克蘭政府是以烏克蘭為本位,離叛勢力則是在克里米亞及烏東。但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卻不是以中華民國為本位,而是一個借殼上市的台獨政權。亦即,民進黨聲稱反對中共消滅中華民國,但自己卻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標。台獨與中共有志一同。這樣的「反中華民國」,如何「保台」?

民進黨正駕著「反中保台」的民粹扶搖直上,正如澤倫斯基也曾因「反俄保烏」而忘乎所以。澤倫斯基使烏克蘭沒有別的選擇,但民進黨千萬不要使台灣走上不歸路。因為,台灣可以選擇真正非台獨的中華民國。

面對烏克蘭的悲劇,期望兩岸能做到「我不台獨,你不消滅中華民國」,則台灣保有作為「海陸界面/東西橋梁」的主體性,不淪為大國對抗的棋子,仍可開拓和平競合的道路。

蔡英文,且先隆重接待龐培歐、余茂春兩位貴賓吧。

台灣不要等到美國總統為勇敢驕傲的台灣人民祈禱的那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