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編按:據所知這是頭一輪率先進入烏克蘭的志願兵其中一批。(圖片來自FB專頁「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

【軍事博評】
張競:
從俄烏衝突談傭兵

2022-03-12 12:22 香港輕新聞 Lite News Hong Kon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戰況愈來愈嚴重,烏克蘭從開戰初期就公開對外召募志願軍,目前烏克蘭外交部更是明確證實已有來自52個不同國家,超過2萬餘名人士加入所謂志願軍,同時亦向媒體發布影像資料,在照片顯現分別來自美國、英國、瑞典、立陶宛、墨西哥以及印度,並且持有武器之武裝人員已進駐基輔,準備投入戰鬥。

儘管在表面上此等武裝人員都聲稱其為志願軍,但在莫斯科眼中,就是將其定位成傭兵(僱傭兵/mercenary,其實傭兵尚有soldier of fortune或是hired gun不太好聽之別名),並且表示將不會視其為合法戰鬥員,亦明確拒絕依據日內瓦公約等相關國際規範提供任何保護其權益之措施。因此就僱傭兵身份認定,其實牽涉到很多國際法理規範,更不能透過政治理由加以掩飾,亦不能藉由其名稱,例如所謂志願軍而改變其實際身份。

1.jpg
編按:志願兵還是傭兵的身份,有時很難立即識別,例如PMC的僱員進入戰地,是否能完全當成僱傭兵?這又有些爭議。例如有指首批入烏的志願兵中,有部分是來自PMC Forward Observations Group , 有指其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委託過來的。(圖片來自FB專頁「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 

俄羅斯政府提出此項聲明,其實就是針對1949年8月12日所通過有關規範戰爭行為之四項國際人道法公約中,第一項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Wounded and Sick in Armed forces in the Field),以及日後由此公約所衍伸,在1977年6月8日再增加之第一附加議定書《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衝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Protocol Additional to the Geneva Conventions of 12 August 1949, and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Victims of 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s.)

依據前述第一附加議定書第47條所列條款文字:

第四十七條 外國僱傭兵

一、外國僱傭兵不應享有作為戰鬥員或成為戰俘的權利。

二、外國僱傭兵是具有下列情況的任何人:

(一)在當地或外國特別徵募以便在武裝衝突中作戰;

(二)事實上直接參加敵對行動;

(三)主要以獲得私利的願望為參加敵對行動的動機,並在事實上衝突一方允諾給予遠超過對該方武裝部隊內具有類似等級和職責的戰鬥員所允諾或付給的物質報償;

(四)既不是衝突一方的國民,又不是衝突一方所控制的領土的居民;

(五)不是衝突一方武裝部隊的人員;

(六)不是非衝突一方的國家所派遣作為其武裝部隊人員執行官方職務的人。

Art 47. Mercenaries

A mercenary shall not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ombatant or a prisoner of war.

A mercenary is any person who:

(a) is especially recruited locally or abroad in order to fight in an armed conflict;

(b) does, in fact, take a direct part in the hostilities;

(c) is motivated to take part in the hostilities essentially by the desire for private gain and, in fact, is promised, by or on behalf of a Party to the conflict, material compensation substantially in excess of that promised or paid to combatants of similar ranks and functions in the armed forces of that Party;

(d) is neither a national of a Party to the conflict nor a resident of territory controlled by a Party to the conflict;

(e) is not a member of the armed forces of a Party to the conflict; and

(f) has not been sent by a State which is not a Party to the conflict on official duty as a member of its armed forces.

在此要特別指出,前述在烏克蘭境內現身之外籍武裝人員,必須依據日內瓦公約附加議定書所列六項條件,符合所有條件,才能夠被認定為傭兵。

其實歷史中各國僱用傭兵投入戰爭屢見不鮮,但有些歷史案例是特定國家到即將面對戰爭時,才臨時僱用外籍傭兵,諸如美國獨立戰爭時期之德國黑森傭兵,清朝面對太平天國戰爭時期之洋槍隊與常勝軍,再加上日本戰國時期之根來眾與雜賀眾都是著名案例。

2.jpg
編按:早期僱傭兵歷史上最出名的,是文藝復興前期歐洲各國都有採用的瑞士僱傭兵(槍騎兵)。當時瑞士非常窮困,很多男性要當僱傭兵在外賺錢,而由於傭兵都有自己統一的編制與訓練,戰力比起不少國家的騎士私兵強很多,而廣為歐洲各國所採用。今天梵蒂岡的瑞士衛隊,可說是其末裔。(網絡圖片)

但亦有國家是在平時就專門招募外籍人士建立常備部隊其中最受人矚目者就是法國外籍兵團、梵蒂岡瑞士近衛隊以及英國與印度自尼泊爾所招募成立之廓爾喀傭兵部隊。此等受到政府政治背書支持,並且納入正規軍編制體系之軍事團隊,其實並不完全符合國際人道法規之傭兵定義。

3.jpg
編按:要留意的是,諸如法國外籍兵團,雖然會在海外募兵,但因其是法國陸軍常設正規部隊,且也要招募本土人,執行的是法國國家利益任務,故大部分事間都被當作是正規軍,不太被視為僱傭兵。(圖片來自連結)

當然在美國進軍伊拉克與阿富汗,逐漸將軍力撤離後,私營軍事服務企業順勢興起,並且開始公開在動亂地區推展業務;換言之就是透過加上保衛維安服務包裝,依據現代商業營運規範之傭兵,其中以美國黑水企業更是受到全球關注,並且在執行業務時引發爭端得到諸多負面評議。

4.jpg
編按:今次的「志願戰士」可說來自五湖四海,例如這班不知由哪裏跑出來的白俄戰士(可後面有立陶宛國旗),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類傭兵很多都涉及歐洲的新納粹份子。(圖片來自FB專頁”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

誠然目前依據媒體報導,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本次衝突中都曾使用傭兵投入作戰,但若是思考烏克蘭是在開戰後才開始招募所謂國際志願軍團,而在國際社會又是何者就此事在為烏克蘭穿針引線,西方各國政府又在招募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整個過程相當詭異,啟人疑竇之處確實很多。

儘管各方報導資料都顯示,目前投入俄烏衝突傭兵基本上都大有來頭,不但都具備在不同國家戰力堅強之特種部隊服役資歷,更曾經在許多軍事衝突中獲得實戰經驗,就其個別作戰能力與戰鬥技能來說,確實是不能低估。

5.jpg
編按:黑水戰術小組成員合影。直升機是用特戰隊愛用的小型直升機MH-6小鳥。這也合乎小組成員多來自美軍特戰隊退役士兵的特點。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特戰部隊厲害,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在作戰系統中,若脫離系統支援(如非常強力的情報指導),那就會變回"打得的步兵"而已。(網絡圖片)

但若是從與傭兵投入作戰後,維護其持續戰力所需之後勤補給作業能力切入觀察,再思考遂行大規模聯合兵種正規作戰所需之火力協同與機動能力,其實就可看出西方國家願意支持烏克蘭傭兵招募作業,主要就是針對在住民地進行小規模戰鬥,換言之就是希望透過城鎮地區巷戰,以逐次抵抗方式,增加俄羅斯入侵部隊人員傷亡數量。講得再明白些,就是存心要激化俄烏衝突,並將其拖成讓莫斯科無法輕易結束,獲得其所希望追求戰爭目標之骯髒戰爭。

6.jpg
編按:根據這位已撤回英國的前英軍醫所講,他們原本是第一批入烏的志願軍,雄心壯志要打俄人,然而在一次攻擊機場的過程中他們的縱隊遇到強大的空中火力覆蓋,好不容易才退出來,結果卻被內政部的SBU部隊(近日因接連處決「烏奸」而成為焦點)當成間諜,嚴刑拷問,之後脫隊逃回英國。這裏可以看出就算是訓練優良的西方士兵,一旦脫離其原有體制及技術支援進行作戰,面對空優及優勢火力,還是毫無辦法。(圖片來自FB專頁「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及太陽報網頁面翻拍) 

對照俄烏開戰四天後雙方就開始議和,但烏克蘭卻在此時容許外籍武裝傭兵入境參戰,再思考幾個回合談判所顯露出之正面進展,可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遭致襲擊殺害傳聞不斷,再加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烏克蘭已擬定計畫,若是澤倫斯基不幸遇害,為能夠延續政權,美國亦已完成支持流亡政府各項準備,真是顯現出極度詭譎之矛盾氛圍。

7.jpg
編按:對伊拉克人而言,時駐伊PMC傭兵的可怕程度不亞於之後的伊斯蘭國,例如黑水公司就涉及多宗襲擊平民事件,例如巴格達拿索爾廣場屠殺事件。盡管起因各說各話,但事件嚴重化主要是因為交火途中黑水人員誤殺伊拉克警察,故惹來警方及部分武裝平民猛烈反攻,而早期交火過程中又有隊員判斷其他圍觀及抗議平民為武裝分子而猛烈掃射他們,造成極為巨大的傷亡。(圖片來自連結)

難道是因為戰事發展未如預期,西方各國擔心烏克蘭太快屈服,無法讓莫斯科深陷泥淖,配合西方經貿抵制、金融封鎖與活動封殺等施壓手段,將俄羅斯經濟與貿易拖垮,因此變成坐轎子的想下來,擡轎子的不願意嗎?烏克蘭此時讓外籍傭兵入境參加入戰鬥,將來會不會變成請神容易送神難,有無可能變成尾大不掉,讓整個狀況失控,將政治主導權拱手讓給躲在傭兵武力後面之西方強權呢?烏克蘭政府是否在飲鴆止渴,恐怕都是各方針對傭兵入境後,所要確認之答案吧!

photo.jpg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