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收復基輔郊區布查鎮後,赫然發現街道屍首遍地。目擊者說,這正是俄國犯下戰爭罪的證據。(路透)
聯合報社論
怎能想像以婦孺為人肉盾牌的災難?
烏克蘭人民抗俄意志高昂,卻也面臨大規模的人道災難。聯合國難民署估計,已有四百萬人逃離烏克蘭,六百萬人在烏境內流離失所,另一千三百萬人困在戰火肆虐地區。烏克蘭許多城市被轟炸,幼兒園、學校、醫院、劇院、公寓被毀,不少平民遇害。美國和國際人權組織都認定,俄軍犯下攻擊平民的戰爭罪行,美國總統拜登更指控俄國總統普亭是「戰犯」。
國際法最重要的交戰規則之一,就是區分戰鬥人員和平民、區分軍事目標和民用設施;故意殺害平民或攻擊非軍事目標均被定義為「戰爭罪」,不容於國際社會。俄軍多次被指以平民為目標,攻擊學校、醫院和民居,近日更被控把兒童當掩護坦克的人肉盾牌,撤離基輔時還在民宅周遭埋設地雷,令舉世憤然。其中有些是明顯惡劣罪行,有些罪責卻因烏軍之作為而變得模糊。
《華盛頓郵報》報導,烏克蘭軍隊在基輔的公寓大樓間部署火箭砲、防空機槍和裝甲車,武裝志願兵駐紮在辦公室、住家或餐館等場所。烏軍混在平民區部署防線,除模糊俄軍的戰爭罪責,也可能置烏國民眾於險境而違反國際法。面對攻擊平民之指責,俄軍回稱那些建築已成烏軍軍事設施的掩體;俄軍固不應攻擊平民,但烏軍對此也恐難逃責任。
基輔烏軍駁斥此一說法,認為依此邏輯,烏軍難道要撤守大城?而華郵訪問的大多數烏克蘭平民,也表示理解烏軍作法。抗俄意志強烈的烏克蘭民眾,支持烏軍在平民處所進行軍事部署,然而,武裝化的平民居所也會成為俄軍攻擊目標。於是,當烏方的戰爭宣傳控訴俄軍濫殺平民時,俄方也反控烏軍以數百萬平民做為人肉盾牌。
在台灣,蔡政府除站隊美國、制裁俄羅斯外,也訴諸人道援烏。蔡總統說,俄軍入侵烏克蘭,造成許多平民無辜傷亡流離失所;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表示,從這次戰爭記取教訓就是獨裁者的窮兵黷武,受害最嚴重就是老弱婦孺和平民百姓。但除了歐洲各國正在努力應付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如今仍被困在烏克蘭城市砲火下的平民百姓處境,是否也給了蔡政府什麼啟示?
近年在台海情勢催化與美國要求台灣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催促下,國防部正研議延長役期,也要強化全民國防,進行後備軍人及全民防衛動員制度改革。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卡琳以烏國抗俄作為台灣自我防衛的典範,呼籲台灣以烏國為鑑,讓人民做好作戰準備。台灣也借鑑烏克蘭,進行了「史上最硬」後備教召;蔡總統視導時更強調,要貫徹「就地動員,就地作戰」原則,預設戰場發生在自己家鄉。
全民國防強調軍民一體,結合軍事武力與民間資源、精神意志,形成總體國防力量,這是保家衛國的最重要憑藉。但中共犯台,如果社區就是戰場,公寓也做武裝,基輔兵燹焚城景象將重現台灣街頭。基輔武裝志願兵說,「戰爭的邏輯非常殘酷,我們無法在避免平民死傷下保衛城市」。俄烏尚能闢出疏散平民的人道走廊,但台灣四面環海,一旦有事要如何開闢人道走廊?我們又如何想像一場以平民婦孺為人肉盾牌的災難?
蘇貞昌舉例烏國阿嬤拿木槍保家衛國、老爺爺也到軍營報到,重提他只剩一支掃帚也要對抗侵略。問題是,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雖成抗俄英雄,人民面對家園破毀和死難流離卻極慘烈。面對霸權,不應草螟弄雞公,而應發揮小國求生的最佳智慧,執政者謹慎避戰,這是看待烏克蘭人道災難應有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