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國軍戰甲車現在每天要上道路,視線死角很多,國軍也要教育一般用路人,對戰甲車必須保持距離,以免發生意外,不然許多摩托車就騎到戰車前,戰車駕駛其實看不到前方死角,危險的嚴重性如同大貨車內輪差。圖/取自立法院直播畫面、林淑芬問政資料
國防部籲交通部
提供戰備偵巡車隊道路優先使用權
陸軍各聯兵旅戰甲車隊現在密集在一般道路上執行戰備偵巡,但事故意外頻傳。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天在立法院坦承,今年1到4月至今,戰備偵巡車隊已肇生10起意外案件,國防部已向交通部提出戰備偵巡戰甲車的道路優先使用權,他呼籲此事應尋求部會間的共識。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聯席初審通過「妨害兵役治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刪除國民兵等條文。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質詢時表示,國軍戰備偵巡的戰甲車每天都要上一般道路,「靠北長官」網站上有戰備偵巡士兵反應,國軍車隊比廟會隊伍還不如,廟會隊伍可封街或交管,能優先走,但國軍執行戰備任務車隊卻沒有這個待遇。
立委進一步引述軍中抱怨表示,偵巡車隊且白天怕擾民,因此偵巡時間常選在凌晨,且用大馬路怕擾民,因此選小路,而士兵沒睡覺又開小路,戰甲車與民車一起行駛在一般道路上,細故難免。
柏鴻輝回應表示,國防部在今年1月20日已就戰備偵巡戰甲車的道路優先使用權向交通部提出,戰備活動時國軍車隊是否有道路優先使用權,應尋求共識。他坦承,國軍戰備偵巡車隊今年就已肇發10件道路意外。
林淑芬說,先前大部分意外都歸責軍方,造成人民財產損失,軍方該有的制度要管理好,現在裝甲車駕駛受訓前要有民用小客車駕照,但戰車駕駛並沒有規範。立委批評,戰車駕駛沒有一般道路的駕照,車隊又未提供交管,因此事故頻傳。裝甲兵的訓練實施計畫必須更新,對交通道路規則、號誌必須先有教育機制。
她提出照片表示,戰甲車現在每天要上道路,視線死角很多,國軍也要教育一般用路人,對戰甲車必須保持距離,以免發生意外,不然許多摩托車就騎到戰車前,戰車駕駛其實看不到前方死角,危險的嚴重性如同大貨車內輪差。
陸軍參謀長章元勳坦承,先前因戰車強度高,因此未納入(戰車駕駛須具小客車駕駛),現在會修正。柏鴻輝則表示,現正進行當中,會馬上作,馬上改進。
★ ★ ★ ★
圖/TVBS
軍民車意外頻傳裝甲車本就死角多
專家:看到閃避為妙
記者 劉亭廷 / 攝影 洪復華 報導
近期傳出不少軍車與民眾轎車的擦撞車禍,其中不乏雲豹甲車,這也引發外界討論駕駛的視角問題。但專家指出,就算裝上了環境系統,車長和駕駛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民眾看到軍車,還是保持安全距離為上!
這是轎車與雲豹擦撞,這更嚴重,轎車側身嚴重毀損,半個月來發生多起民車和軍車意外,到底是哪裡出問題。
雲豹甲車拂曉出擊,據悉駕駛可透過前方及左右照後鏡看路,而仔細看車頭前有車長負責探頭輔助,再透過車內通話系統指揮駕駛左右轉,乍聽之下死角似乎不少,但要知道戰車因為材質必須如此。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我們的雲豹甲車說真的,我覺得這套裝備已經夠了。」
圖/TVBS
新加坡陸軍:「車長用BMS系統掌握周遭環境。」
圖/TVBS
這是新加坡Terrex八輪裝甲車,與我們的雲豹,同樣系出愛爾蘭設計,車身周遭有多個鏡頭,全顯示在駕駛艙內的螢幕上,國內二代雲豹也曾研發360度環景系統。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人類並不像蜘蛛有八隻眼睛,就算你駕駛長時間盯著螢幕,有八個畫面來看,其實他要分心去看,有沒有敵方的步兵在埋伏。」
指出就算有輔助系統,也無法跟一般轎車的,前後左右都是玻璃窗的絕佳視野對比,但德國戰車也不是沒有裝過後照鏡,反觀美國的M1A2就沒有。
圖/TVBS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你有沒有必要在旁邊,多裝幾個公分的後照鏡,這個看各國的需求,戰車跟甲車,它主要的設計是作戰使用的。」
裝甲車畢竟是特種車輛,路上看到的話,最好還是當成砂石車,保持安全距離,大家都平安。
https://youtu.be/wZBiR62iAMY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