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李濠仲專欄:
烏克蘭人恨到巴不得
俄羅斯電視再播天鵝湖

2022年04月16日 07:00上報

李濠仲  ※作者為《上報》主筆

photo.jpg
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雖然是古典芭蕾之美的代表,但就如同這齣劇內在的暗示,它早已染上不詳的味道。(維基百科)

自2月24日開戰以來,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茨亞(Sergiy Kyslytsya)和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至少在聯合國會議上直接針鋒相對16次,看著涅班濟亞為攻打烏克蘭臉不紅、氣不喘地詭辯,一下指控澤倫斯基是納粹,一下說烏克蘭和美國曾研究利用蝙蝠打生化戰,還說布查街上屍體是俄軍離開後才出現的,聽在被侵略者耳裡,涅班濟亞的每一句話豈止刺耳,根本是把全世界當傻子般荒唐。

家鄉被炸成廢墟的憤恨可想而知,基斯利茨亞身為外交官,在聯合國會議上幾度忍住激動情緒,直到最近一次接受《PassBlue》(專門報導聯合國事務的非營利媒體)訪問,他終於有機會表露他對俄羅斯如何深惡痛絕。他說:我最喜歡的俄羅斯芭蕾舞劇就是《天鵝湖》,因為《天鵝湖》的意思就是有人死了。

明瞭蘇聯,應該一聽就知道基斯利茨亞這話什麼意思。在蘇聯政治文化中,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雖然是古典芭蕾之美的代表,但就如同這齣劇碼內在的暗示,它早已被染上不祥的味道。至於「有人死了」,也不是隨隨便便泛指某個人,而是唯有蘇聯的最高領袖。

1982年,共產黨總書記任期僅次史達林的勃列日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過世,官方並沒有立刻對外發布這項消息,取而代之,卻是要國營電視台插播播放完整四幕共計三小時的《天鵝湖》,後有俄羅斯芭蕾舞史學家解釋,因為消息終究封鎖不了,要電視台播放《天鵝湖》其實就是一種拖延戰術,好讓共黨高層在爭取時間處理接班問題時,電視台不會洩露半點消息。而後,1984年蘇聯共黨第六任總書記安德羅波夫(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過世、1985年第七任總書記契爾年科(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過世,電視台又都各如法炮製一次。

但為什麼是《天鵝湖》?更何況1917年俄國大革命之後,幾乎所有芭蕾舞團都面臨解散危機,只因為由革命份子在推翻沙皇後,曾經一度很積極地要把所有屬於貴族的東西都清除掉,包括芭蕾,也直接被看作是和革命工作無關緊要的事。不過,據說是因為列寧認為當時俄羅斯大眾普遍存在文盲,所以才留下芭蕾,以代政府傳遞某些訊息。當時許多為了保存俄羅斯古典藝術的導演、編舞家和評論者,才又有機會延續他們的工作,但棘手的問題是,他們重新製作的芭蕾舞劇,除了必須維持一貫的高雅和華麗,還得時時自我審查,以迎合新政府的意識形態。

photo.jpg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茨亞接受訪問時說:我最喜歡的俄羅斯芭蕾舞劇就是《天鵝湖》。(維基百科)

至於《天鵝湖》會被共黨高層相中,普遍被接受的解釋是,劇中黑天鵝、白天鵝你來我往交戰,確實很符合共產黨性喜二元鬥爭的特質,其間的全有全無、非黑即白,或者更意謂了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零和對峙。

直到1991年8月19日那天上午,突然有坦克車和大批軍隊湧入莫斯科,蘇聯國家電視台又再讓俄羅斯民眾完完整整欣賞了一次《天鵝湖》,同年底,蘇聯正式解體。從此,對許多俄羅斯人來說,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就不只是古典芭蕾的經典,還會讓人聯想起國家的政治動盪。

這回,就在俄羅斯造成烏克蘭生靈塗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之際,基斯利茨亞說他很希望看到俄羅斯電視台再播《天鵝湖》,意思自然再明白不過。回溯2015年春,正當烏克蘭和烏東分離主義份子近身駁火,普丁曾反常「消失」數日,原先的公開活動也全都取消,沒有人知道他怎麼了,有說是中風,或是在進行整形手術,也有人猜測難道俄羅斯即將發生政變。當時烏克蘭還出現一個特別為了統計普丁露臉時數的網站,並把《天鵝湖》當作網站的背景音樂,顯然巴不得普丁永遠不要現身。

經由《PassBlue》的專訪,我們看到了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茨亞對自己國家、人民的心痛,當然,他也毫不掩飾表達了他對入侵者俄羅斯的憤怒,而從他希望俄羅斯電視台播放《天鵝湖》的一段話,則讓我們又一次回想起蘇聯時期俄羅斯那段「國家一有動盪就播《天鵝湖》」的詭異政治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