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史看馬立波鋼鐵廠攻防戰,
俄羅斯是否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張宇韶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講授、台灣韜略策進協會副理事長、媒體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
俄國軍人12日在烏克蘭南部戰略港市馬立波街頭巡邏。 法新社
俄烏戰爭開打迄今,烏南港城馬立波(Mariupol)鋼鐵廠的攻防戰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因為這個亞速海的城市不僅牽動俄國的戰略規劃,同時也象徵烏克蘭的抵抗意志;再加上剷除亞速營的新納粹份子,一直是普丁入侵烏克蘭的理由之一,一場血戰自然無法避免。
這個鋼鐵廠面積廣達11平方公里,而且擁有深入地下六層的建築掩體,為了徹底摧毀銅牆鐵壁般的工事,同時打擊守軍的士氣,俄軍更謠言要由轟炸機丟入每顆重達三噸的航空炸彈。
巨型炸彈的威力,不僅令人想起二戰期間英軍所開發出來的「高腳櫃炸彈」。這種巨型炸彈每顆五公噸重長達六公尺,專為設計用以摧毀萊茵河上的水壩、大西洋長城的堅固工事、U艇基地厚重的掩體,加強版的「大滿貫炸彈」甚至炸沉俾斯麥同級艦提爾比茨號戰列艦。
有趣的是,有關高腳櫃炸彈的威力在《第一滴血》第四集中也曾有過描述——藍波藉由一枚詭雷引爆炸彈,不僅殲滅一個排的敵軍,同時還產生了類似戰術核武般的小型蘑菇雲。精彩的畫面也引起過一番討論。
英國皇家空軍與高腳櫃炸彈合照 圖/維基共享
抵禦重型武器攻擊?從二戰史談攻防戰
回過頭來看,就戰史的經驗歸納,攻方若無兵力與裝備上的絕對優勢,面對躲在堅固防線內好整以暇等待反擊的守軍,必然付出慘烈的代價。即便出動重型武器狂轟猛炸建築掩體,只要守方充分利用瓦礫的地形血戰到底,戰況也不會呈現一面倒的狀況。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外,德軍圍攻塞凡堡以及盟軍攻打卡西諾山也都是鮮明的範例。
舉例來說,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1至1942年克里米亞戰役中,最關鍵的攻防戰就是奪取黑海艦隊總部塞凡堡,紅軍憑藉著堅強的防線與工事,擊退了德軍多次的進攻。由於一直無法直取這個歷史名城與軍事要塞,讓俄軍多次在刻赤半島進行登陸增援迫使德軍回防,使得雙方陷入戰場的僵局。
為了改變局面並攻下塞凡堡,德軍指揮官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調動大批大型火炮進行部署,規模之大、火力之強,被戰史學者視為是凡爾登戰役以來最大的砲兵攻堅戰。除一般標準裝備的火炮外,超重型的六百公釐口徑迫擊砲卡爾臼炮及八百公釐口徑古斯塔夫列車砲也投入戰場。
在大量的重武器毀滅性的打擊以及第四航空隊的支援下,德軍才逐一摧毀塞凡堡周圍如莫洛托夫堡壘、史達林堡壘、西伯利亞堡壘白色峭壁彈藥庫,以及最具指標性的高爾基岸防砲陣地,最終攻陷塞凡堡。
此次圍城砲擊的成果除了讓曼施坦因獲得元帥殊榮,希特勒更將其所屬18軍團北調北方集團軍序列,希望拿下久攻不下的列寧格勒。這個調動無意間影響了南方集團軍後來的攻勢,特別是關鍵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二戰時期,德軍攻佔辛菲洛普後,一輛軍車駛過臨時重建的橋。 圖/維基共享
從戰爭經驗看俄軍為何久攻不下
古斯塔夫防線是二戰期間德軍在義大利建立的一系列防禦工事最關鍵的一環,從北面而來流入西面第勒尼安海的加利格里阿諾河,經亞平寧山脈到東面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桑格羅河。防線的中心是卡西諾鎮,其山上有能俯瞰利里河谷的蒙特.卡西諾修道院,蒙特.卡西諾山令德軍能清楚觀察所有盟軍之進攻。防線上的碉堡滿佈炮窖、混凝土地下碉堡、可轉動的機關槍砲座、有刺鐵絲網及地雷陣,它是德軍在羅馬以南最強大的防線。
盟軍當時認為修道院將成為德軍最佳觀測目標,因此美軍派遣轟炸機投下1,400噸高爆炸彈,對修道院造成大面積損毀。大規模轟炸後,德軍傘兵湧進廢墟。諷刺的是,轟炸造成的破壞和由此產生的鋸齒狀荒地,反而為這些地面部隊避開空軍及炮兵攻擊提供了更好的掩護。
從1944年1月17日起到5月17日的四個月裡,盟軍與號稱「綠色魔鬼」的德國第一傘兵師,在卡西諾山地這一彈丸之地投入了龐大的軍事資源,盟軍先後發起了四次攻勢,付出了6.3萬兵力的代價後,終於占領了這個通向羅馬的據點。
城鎮戰、巷戰對攻方來說,本就是嚴峻挑戰,姑且不論二戰時的教訓,在後冷戰時期美國在索馬利亞內戰,俄羅斯在車臣戰爭都付出巨大代價,如今俄軍在馬立波鋼鐵廠久攻不下,普丁雖然下令「圍而不攻,不准蒼蠅飛出」,但戰事毫無進展,守軍的後援準備陸續進入,莫斯科要奪下這個指標性的據點恐怕要做好更多的戰爭與心理準備。
圖為遭俄軍轟炸的烏南港城馬立波(Mariupol)。 圖/美聯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