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演了!
解放軍報:
軍機、軍艦編組台島周邊演訓
最近幾天,中國解放軍的各型戰機,多批、多架次進入我國的防空識別區;包括遼寧號航空母艦率領打擊群,從台灣東岸向南挺進。如今,真相大白,對岸證實,東部戰區的海空兵力,就是在台灣的周邊進行聯合演訓,自己推翻自己先前「毫無針對性」的說法。專家認為,從最新的影像看來,政治示威目的,的確遠大於軍事戰略意義。
遼寧艦起飛助理吳永靖:「每次放飛都會要計算一下,能夠保障艦載機,在艦艇一個上升趨勢過程當中,來進行放飛。」
中國海軍遼寧艦官兵大談演訓心得,就連人員和戰機在哪操練,官方這回也主動公開,央視主播:「5月6日至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常導(常規導彈)等兵力,在台島嶼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
幾天以來,艦隊大舉南下,包括我國防空識別區之內,中共軍機頻繁出沒,全都真相大白,零針對性的遠海實戰訓練,幾天後說法一轉,成了台海周邊海空大練兵,政治動機或許遠大於戰略意義。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如果說搭配某一個特別事件,他可能就會把這個演習的內容,用來做宣傳,他實際的演訓行動,其實他會明顯地去避開跟美軍,有一些正面對峙或衝突情況,或是日本自衛隊,他伴隨監控是必然。」
專家說法有所本,因為官方公開操演項目過去少見,遼寧艦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小組:「這裡是中國航艦舷號16,你正接近我方任務編隊,為了避免誤解、誤判,請與我們保持安全距離。」
警告周圍他國海軍,解放軍擔心擦槍走火,不外乎台海情勢,引來國際間更多介入,畫面藏玄機,遼寧艦上雖然大方秀出機隊陣容,掛載的卻只有基本武裝,拉高演練層級,彷彿虛晃一招。
前F-16種子教官黃揚德:「往藍水海軍去發展,要突破第一島鏈,所以理論上來講,應該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太平洋的中心,戰鬥群編組比較完整,好處就是,他也在我們的雷達,可以偵蒐的範圍之內,那我們也多了很多的機會,可以比較近的距離,去觀察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當對岸加強威嚇力道,國軍如果能嗅出端倪,守土作戰,或許又能增加幾分籌碼。
★ ★ ★ ★
【虎觀點】
四大航母戰鬥群
開赴臺灣東部海域,
意欲為何?
俄羅斯、烏克蘭大戰遠在千里,但在台灣海峽東岸似乎也不平靜,包括美國的林肯號、雷根號、日本的出雲號、再加上完整的遼寧號航母戰鬥群,除了出雲號是單艦出海之外,其他都是完整戰鬥群,總數增至20艘船,集結在東部海域。
「雷根號」航母很可能正在日本橫須賀港進行年歲修,但老美如果顧慮到整體戰略,暫時延後雷根號的任務也不是不可能。根據台灣空軍發佈的「西南空域空情動態」,繞台的解放軍軍機包括運—8反潛機1架、空警—500機2架、轟—6戰機2架、殲—11戰機6架、遠—8遠乾機1架、殲—16戰機6架,整體而言達18架之多。
7日台灣空軍又公布有5架次解放軍軍機出現台灣西南空域,包括1架空警—500預警機、1架運—8遠乾機、2架轟—6轟炸機,另有1架運—8反潛機從西南空域進入台灣東部。解放軍的動作很容易理解,主要是形成南北夾擊,萬一真有戰事,可在台灣南北各形成戰力,對於馳援的不同可能,可收到嚇阻作用。當然演習是一回事,實戰又是一回事,只是解放軍在這個時候的動作,確實是非比尋常。
可以這樣解釋,在俄、烏戰爭方熾之際,解放軍部隊也必須提高警覺性,萬一美、日、台灣方面有配合的軍事行動,也能夠提早因應。但動作也太大,這樣的動員已經足夠發起一場有限度的戰爭,如果再加上美、日、台、中潛在水面之下的潛艦,所集結而來的海軍力量確實值得關注。
解放軍的動作除了提高警覺,也有警告台灣的動作,這時不能再有除了防疫之外的動作,至少表明,就算中國方面有再多的疫情,也不會在台灣海峽放鬆軍事行動壓力的可能。
比較讓人憂心的事情,在於一般的台灣老百姓對於來自大陸的軍事動作愈來愈無感,比對俄羅斯、烏克蘭之戰的贏家更無所謂。
四大艦隊集結在台灣海峽附近,從軍事角度上,絶對不是單純的演練而已,任何的軍事行動都有其必要性,也有想到透露的訊息顯示,更多是藉此帶來更多的影響力,只要在演習的過程中稍微有一點壓力和失控,都會演變成為無法收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