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要我們「不對稱」作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
2022年05月10日 00:02 上報
吳崑玉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台灣要認清現今兩岸軍力早已「不對稱」,精準列舉出台灣需要保護的珍品,與可供消耗的便宜戰具,才是不對稱作戰的精髓。(圖片摘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國防部在美國反對下,聲稱因太貴取消對美MH-60R反潛機採購案,但此案是邱部長批的,又是邱部長廢的,其間轉折令人好奇。同時,M109A6自走砲確定延遲交付,據傳是美方有人認為這種裝甲大傢伙不符合「不對稱作戰」需求,原本美方希望台灣買的是M777拖曳式155加農砲,但裝甲兵出身的嚴前部長偏愛自走砲。但若美方真覺得台灣需要建置「不對稱戰力」,那我方急催美國交付的刺針飛彈,美方卻傳出庫存見底又產能不足,2023年後才能開始生產…。於是各種陰謀論四起,「老美不可靠」等反美音浪再興,令不少台灣人想對老美唱問「你愛我有多深?愛我有幾分?」
我向美採購MH-60R反潛直升機(圖)已經取消。(取自美國海軍)
「老美不可靠」是肯定的
國際政治現實上,「老美不可靠」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就是肯定的。問題不出在老美心眼壞,老愛拋棄盟友,也不全是盟友體質爛,爛泥扶不上牆。而是老美常常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總以為自己最大最好的裝備與觀念,也一定是友軍最好運作型態,因此不斷強推自家裝備與戰術觀念,但友軍常常虛不受補,經濟與技術體質根本養不起這些高大尚的好東西。1973年美軍撤離越南前,留給越南軍無數基地、飛機、大砲、戰車,但維修技術不到位的越軍根本無法保障後勤補給與裝備妥善率,而前線部隊卻被美軍教成沒有空優與砲兵掩護,不知道要怎麼打仗?美軍一撤,不但信心崩盤,整個戰術系統都崩了。
美方希望台灣M777榴彈砲是一種155公厘牽引炮,但裝甲兵出身的嚴德發前部長偏愛自走砲。(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同樣的事又在阿富汗重演。美軍想訓練阿富汗本地陸軍成為第二美軍,但擔任過教官的美軍士官卻坦誠,當地教育水準低落,很多人別說數學,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如何教他們習得砲兵所必需的三角函數?美國承包商一撤,當地根本沒有機械、電子等技術人員承接維修工作,飛機和裝甲車很快就一堆不能動。而前線士兵沒有了空優、砲兵、大量彈藥補給,士氣迅速崩潰,因為他們從未習得美軍火力傾洩以外的其他打法。所以,不是越共或塔利班的「不對稱作戰」有多麼優秀,而是老美那種富家貴公子的昂貴玩具,沒幾個人玩得起。把當地部隊養成了悍馬鐵軍,叫他再回去跑山路騎馬打仗,由奢返儉難哪!
老美那套很難移植到其他國家
換句話說,美軍雖然很強,但他那套打法是很難移植到其他國家的。難以移植的根源,是美軍背後有彈藥零件堆積如山的超強軍事工業系統,從內衣到牛肉罐頭都能無限供應的完善後勤補給系統,還有一整套仿生級的C4ISR指通資管情偵監系統,使其上下之間如臂使指,足以在2分鐘內完成從偵測、標定、到打擊一系列動作。其他國家軍隊,根本沒有如此普遍的教育水準與人力素質,就算給他最好的一線美軍裝備,他也不見得會用。
所以,國軍該問的不是老美賣我們什麼?而是我們在軍事工業、技術開發、後勤補給、指通情管、以至戰略戰術上,有沒有練到與美軍相當的水準?的確,我們的砲兵與裝甲等重裝備老舊不堪,火砲年紀可能比砲兵營營長還老,保養戰車堪比長照事業。但我們更該問的是,為什麼70年過去,我們還是得依賴這些美援裝備打仗?而嚴重缺乏自有的武器系統?
回到「不對稱作戰」,這個詞本就是弱者想出怪招來對付強者的統稱,而不是專由老美定義與詮釋的專有名詞。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專門獵殺英軍軍官的狙擊手與游騎兵,打的就是一種「不對稱作戰」。中共挖戰壕圍堵雙堆集的國軍機械化全美械師,越共散落於鄉村及地道中的游擊戰,真主黨在黎巴嫩造成以色列軍的城鎮戰損失,塔利班與伊斯蘭國的IED(簡易爆裂物),直到烏克蘭以人攜式步兵反坦克飛彈與刺針飛彈造成俄軍裝甲部隊大規模毀滅,都是不對稱作戰的範例。重點是要學習其思維,而非定製其裝備或戰法。就像一般國家養不起高貴的美軍裝備,都市工商小孩也學不來農民軍那種土工作業工夫,要抓住的是其戰術精神,而不是表象裝備。
「不對稱作戰」是弱者想出怪招來對付強者的統稱,圖為在這次俄烏戰火中嶄露頭角的刺針飛彈。(取自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Cherry Point臉書)
簡單講,「不對稱作戰」就是要確實掌握敵我的優劣形勢,制定合理的戰術戰略準則,並取得和運用稱手的裝備。所謂「不對稱」(Asymmetric),至少在以下幾種可計算的比值中居其一,使得敵我交換比失衡,脫離傳統對決會戰那種一比一的騎士對決型消耗,從而使敵軍實力消耗速率遠高於我軍,贏得勝利。
一、價值不對稱
這是不對稱作戰中最重要的計算基準。一輛現代戰車價值數百萬美元,一顆刺針飛彈約18萬鎂,這種交換比怎麼算都划算。但一架彈簧刀300遊蕩炸彈只要6千鎂,如果能及早找到敵軍飛彈小組並消滅之,一樣CP值甚高,若能同時搶到完整裝備,更符合價值不對稱原則。
二、耗損不對稱
所有戰爭都是一場「消耗戰」,問題只在於消耗的是什麼?所謂「精確制導」,就是在減低無效耗損。所謂「速戰速決」,就是快速消滅敵軍有生戰力,減低時間耗損。對於守土衛國戰爭的守方而言,只要不被佔領,我有的是時間跟你耗,因為這是我家。每個交戰國都有其可以消耗的資源,而要保護其最珍貴的資源。例如以色列,人力很珍貴,所以裝甲車設計,第一就是保護人命,其他要素都可以犧牲。中國人多所以人命不值錢,以人海對抗火海不只是解放軍在韓戰對付美軍的戰術,也是抗戰國軍對付日軍的戰術。所以,不對稱作戰中,首先要列出我方的「消耗品」,而不是鄉愿的凡事都「能省則省」。
耗損不對稱還有另一種應用方式,就是金門、馬祖那種「核心陣地」的構築。一個藏在石頭山裡的坑道砲堡,或構築在反斜面上交叉掩護的碉堡系統,皆會消耗敵軍大量火力與人力,卻取得不相稱的戰果。韓戰時的血嶺、傷心嶺、上甘嶺、八二三砲戰、甚至烏東的烏軍戰壕線,都說明這種工事抗砲擊與抗轟炸的效果。因此,若干論者認為,台灣海岸縱深甚淺,約30公里內均可到達山區,因此買M777之類的拖曳式重砲,構建在山區砲堡內,對飛彈攻擊仍可有一定防護效果。或自行發展出彈簧刀600之類的遠程遊蕩炸彈,禁得起耗損又易於藏匿,遠比M109A6之類的機動砲兵易毀性低,且維護較為容易。
三、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不只是在講衛星、通訊、網路、無人機等高科技,更重要的是便宜有效的欺敵手段。日前烏軍PO出一段影片,用假人與鐵管佈置成扛飛彈的士兵,誘使俄軍先開火打假目標。A軍友說用紅外線照一下不就現形了?B軍友則回:「放個暖暖包不就好了?」既然是禍躲不過,隱蔽掩蔽不能完美,那就乾脆弄得滿地都是假士兵、假飛彈、假陣地、假雷達、假戰車、假訊號,讓拍戲的道具組成為另一支專門戲弄敵軍耳目的工兵部隊,豈不是更加有效?
四、距離不對稱
這是美軍偏愛的步兵戰術,所以其步槍上都裝瞄具,以便更遠的精準射擊敵軍。但在阿富汗,美軍發現5.56子彈頂多500米的距離,根本打不到對山的敵人,於是開始推動6.8厘米子彈研製。標槍飛彈射程約4千米,戰車砲卻多僅打得到2千米,因此擁有伏擊優勢。美軍推台軍買海馬士與魚叉飛彈,其構思也是不待共軍近岸,便能將其登陸艦、運兵船、補給艦、油輪等大傢伙擊沉於海峽中線以西。問題是,這些裝備很難藏匿,都需在至少仍擁有部份空優條件下使用。而且,距離優勢通常代表著更重、更大、更貴,這又與「價值不對稱」原則牴觸,其間分寸取捨,仍需拿捏。
戰爭打到最後,都是在打一場心理戰,或是意志力的對決。(圖片摘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五、心理不對稱
所謂「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將有五危」,講的都是心理戰。軍事理論都強調,所謂戰爭,就是以一種暴力的物理衝突,使敵軍在心理上喪失平衡,從而取得勝利。所以戰爭行為的最終目的,是讓敵人在心理上產生恐慌、失望、做出錯誤判斷,最後放棄抵抗。所有戰爭打到最後,都是在打一場心理戰,或是意志力的對決。中共現在整天動員藍營人士與退將們,訴求台軍不能打、打不贏、幹嘛打?美國人不可靠?也是在打心理戰。但心理戰這事很妙,汽球吹得愈大,崩潰得也就愈快,俄軍在烏克蘭便遭遇這種狀況,頗堪借鏡。
講了這麼多,其實都在講一件事:在政界、軍界、與媒體聚焦於跟美國買不買得到裝備?要不要恢復義務兵制?或老美對我方下戰略指導棋時,我們自己是否認真地、全盤地盤點過台灣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特性與特長?認清現今兩岸軍力早已「不對稱」,精準列舉出台灣需要保護的珍品,與可供消耗的便宜戰具?從而制定一套完整的,貼合台灣需要的,屬於我們自己的「不對稱戰略」,發展出我們可以大量備置的戰具,調整所有的戰略戰術準則,再去向美國以至世界各盟友蒐羅好用軍品。如此,不是比震怒拍桌,喊喊口號,更加務實?
各軍長官何不經常問問自家,在這五種不對稱中,我們已有幾項?能夠自行補齊幾項?還需要老美外援幾項?最重要的,我們的將領、軍官、與士官兵們,腦中頭皮草皮,整齊劃一,有沒有多點不對稱?多點餿主意、鬼點子,以身邊資源動手解決眼前問題的習慣?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很會忍,很會等,很會推,很會幹譙,甚至很會逃避,卻只有在鄉下或基層看得見直接動手解決麻煩的習慣,但這種看似粗鄙的解決問題方式,才是「不對稱作戰」的精神所在。請問各位長官,我們的心態,調整過來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