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出處

國軍飛安問題
出在人與制度

2022-06-02 04:29 聯合報/ 簡泰郎/退役上校(苗縣頭屋)

AT-3教練機墜毀損失一位年輕學官,真令人不捨及傷感。軍隊訓練發生意外,雖是不可避免,卻可以防範減少到零事故。

飛機維修是一門很專業的科學,區分為執行面及政策面,AT-3已服役卅八年,維修技術不可能有問題,問題出在,維修人員作業需求可以滿足嗎?筆者當年業管陸軍直升機妥善,表面上維持約八成妥善率,實際上呢?十架妥善機只有四具可用的飛行儀表,要飛前,就去拆堪用的儀表,讓飛機可以飛上天。我去看飛機修護時,維修人員整理線束,沒有耐磨束管,就用一般電器膠布包覆,這些問題,能歸責給維修人員嗎?當然不行,在沒有材料情況下,維修人員降低標準,勉強讓飛機可執行任務,當然意外就會頻傳。

國軍飛安問題出在那?

首先,是人的問題。空軍司令部,從司令、副司令、參謀長、副參謀長,乃至空軍保修指揮部指揮官,哪一個人是飛機保修出身的?根本沒有保修專業人員擔任政策性要職,怎可能將資源充分投注在飛機維修上面。資源不足情況下,基層維修人員,在「妥善維持績效」要求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損失寶貴人命。

其次是制度問題。國軍後勤維保制度沿襲美軍補保制度,採需求檢討制,亦即,產生需求再去籌補所需零附料件,籌補時間按軍售時程約三至五年始可獲得,從需求產生到獲得約四至六年,這段時間仍然要維持戰備訓練,在戰備訓練至上原則下,基層人員逼於壓力,勉力應付也就不足為奇了。當年幻象機,因某一元件短缺,造成妥善率嚴重下降,而法國那一元件採人工生產,按全世界需求排序等待,空軍提需求到獲得要三年才到貨,也就是在那一時期,空軍的幻象機有一半以上飛不上天。

當年陸軍將陸航直升機大隊併入特戰司令部,編成航特部,指揮官由原特戰指揮官擔任,該指揮官致力於戰備訓練,沒人敢提「直升機妥善問題」,結果一年出三次重大飛安事故損失八條人命,繼任者「嚴格要求飛安」,致飛機不能飛,飛安事故少了,訓練飛行時數卻只有年度計畫時數的一半。

國軍在軍官養成教育時,即強調精神戰力及作戰意志。現代化武器裝備,是「有就有,沒有就是零,沒有就不能用」。一個武器系統維持,靠意志力及精神戰力是沒有用的,靠的是實事求是的「需求,獲得,屯儲,管理,分配及運用」。國軍零附料件管理,要有還屯觀念及作法,庫房屯放的是安全存量,日常使用的是作業存量,作業存量按任務及年度需求籌補,這是一門非常精密複雜的學問,沒有逐步歷練是作不到的。

期望空軍乃至國軍各軍種均能「尊重專業,培養專業」,建設出一支「平時少流血,戰時有戰力」,有能力保衛國家的現代化國軍部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