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哈佛大學麗特薇妮可:
烏克蘭「抗俄資訊戰」怎麼打?
2022/06/02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聯合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記者陳慧敏、何蕙安/報導 主編:陳偉婷
戰爭爆發後,出生於烏克蘭的麗特薇妮可利用自身所學,發布調查和文章拆解俄國假訊息。右圖為其在Twitter上傳的一張郵票,該郵票為紀念在入侵戰不久後,一名在蛇島的烏克蘭軍人拒絕向俄軍投降,且對著俄軍大喊「你們去死吧。」而該郵票便是這名烏克蘭軍人對著「莫斯科號」比起中指。 圖/麗特薇妮可Twitter
2月24日,當普丁發布了冗長的演講,侃侃而談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人在美國的哈佛大學假訊息研究員麗特薇妮可(Jane Lytvynenko)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身為研究員和數位記者的她,早在2021年底就觀測到俄軍的異常跡象,並開始監測各社交媒體和俄國宣傳管道,但烏俄本就糾纏多年,加上2021年底的耶誕節、新年均相安無事,讓她鬆懈了心防,思量戰事或許不會發生。
但戰爭終究爆發了,出生於烏克蘭的麗特薇妮可,腦海裡想的都是摯愛親友,她11歲那年隨著家人移居加拿大,未曾中斷與家鄉連結,家鄉起烽火,自己卻遠在幾千里外的美國,她很心急,但沒時間耽溺情緒,她的專業與經驗督促著,和同事系統性的收集與備份相關資訊,否則證據就會在戰爭中消失。
她更運用自己在媒體和學術圈的影響力,疾呼提防俄國不實訊息帳號和頻道,發布調查和文章拆解俄國假訊息。她站上另一條國際戰線,來捍衛烏克蘭。
2021年9月11日,俄羅斯與白俄軍隊的聯合軍演。 圖/美聯社
與俄羅斯的訊息戰該如何打?圖為5月7日俄軍圍困馬立波鋼鐵廠近三個多月時,一名受困的烏克蘭軍人在陽光的照射下攤開雙手。一名烏克蘭軍隊攝影師紀錄下這個場景將之發送到各地,而該名軍隊攝影師在當時已被俄軍俘虜。 圖/美聯社
▌烏克蘭的八年抗俄之路
當查核中心專訪麗特薇妮可,她開口談「烏俄戰爭」經驗,時間座標不是2月24日,而是回溯到2014年的烏俄衝突,「烏克蘭人對應俄國侵略,已累積了八年經驗。」
對比八年的前後,她觀察,在2014年俄烏衝突發生時,烏克蘭人第一時間茫然失措,儘管想跟歐美控訴俄國,但歐美民眾對俄國伎倆一無所知;這一次,烏克蘭人已能在第一時間展開動員,傾全力告訴西方民眾戰事的實際情況,爭取國際奧援。八年後,烏克蘭和國際社會都更有能力洞穿俄羅斯的假訊息手法。
到底這八年,烏克蘭和國際社會累積了什麼能量,來對應俄羅斯的侵略?
在2022年戰事爆發後,烏克蘭民眾第一時間的反擊,是試圖真實情況告訴俄國民眾,他們就會挺身反戰。麗特薇妮可說,烏國民眾隨機打電話、發短信給俄國境內的居民,特別是俄國士兵的母親或太太;還有一個telegram頻道「Finds yours」,提供俄國民眾尋找陣亡或被俘士兵,還有親烏駭客駭入俄國的電視台、媒體網站,企圖傳遞反戰訊息。
然而,這股動能已在烏克蘭人看到殘暴的布查大屠殺後消褪。「很多人打電話給自己在俄國的親友,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有屠殺。」她說,
「很多烏克蘭人因而受挫,感覺接觸俄國人、與其對話的努力,最多只能走這麼遠。」
2014年3月1日,一名烏克蘭男子與在在克里米亞站崗的軍人對峙。 圖/美聯社
▌何謂「數位調查」?如何助烏?
雖然烏國民眾素樸的反擊失去著力點,但國際社會上,另一股守護真實的力量已然成軍,為烏克蘭老百姓挺身而出,發揮堅強戰鬥力。
這股守護真實的力量,來自「數位調查」社群,包括媒體的視覺調查部門與數位調查計畫項目,不僅發布真實新聞,同時也主動出擊,拆穿俄國為合法化戰爭所造的各式不實訊息和謠言,幫助讀者不被帶風向的訊息所操弄,落入造謠者陷阱。
為了讓台灣讀者理解「數位調查和OSINT」這股新力量,麗特薇妮可耐心地從基本概念開始分享。她解釋,數位調查是運用收集得到的公開情報(open source intelligence,OSINT),運用數位與開源技術工具來找尋事件真相。
在烏俄戰事中,數位調查者從各種社群平台,包括抖音、Telegram、推特、臉書和私人頻道等接收戰地資訊,並運用衛星圖、資料庫、航班追蹤器工具、以圖反搜等工具,來交叉驗證資訊可信度與真實,累積成為戰爭實況的資料庫。
她以一則在開戰前、2月22日瘋傳影片,來說明OSINT調查者如何拆解假訊息。影片中,烏東獨立地區的領導人跟俄國請求確認他們的獨立性。但只要運用telegram頻道保存影片原數據(Metadata)的特性,先從telegram頻道撈出網傳影片,再透過解讀原數據的技術工具確認影片拍攝時間和地點,就可以證明是俄國是預謀地拍攝此影片,合理化出兵行動。
「OSINT或數位調查聽起來很炫,其實,每個人在網路找資料也算OSINT。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和做得到的技術,其實很好親近。」麗特薇妮可說。
頓巴斯戰爭仍激烈進行中。衛星圖片拍攝到5月25日頓涅茨克州城市利曼被炸毀的坦克和建築物。 圖/法新社
圖為3月22日至4月25日期間,衛星圖片拍攝到在馬立波一處不斷擴建的新戰壕和墳墓。 圖/路透社
▌撤出戰地記者後,傳統媒體如何迎戰假訊息?
隨著俄國軍隊進逼,戰地記者被迫撤出深陷砲火的烏克蘭城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ABC 新聞》、《BBC 新聞》和《天空新聞》等國際媒體仍充分運用視覺或數位調查,或繼續發布戰地新聞,或拆解俄國否認戰爭暴行的謊言。
最經典的案例,是在俄軍離開布查鎮後,烏克蘭市民曝屍街頭的畫面震撼全球;當時親俄英文頻道「War on Fakes」卻宣稱「布查慘案」是烏方在俄軍撤退後擺拍。布查居民已遇害,事件缺乏見證者,也難有暴行現場的影像證據,讓破解該說法的難度大幅提升。
《紐約時報》的視覺調查團隊運用商業衛星公司Planet Labs、Maxar的衛星空拍圖,成功證明多具屍體早在俄軍佔領時就出現在布查鎮街道上。
另一個案例,是俄國巧妙運用外交官員、親俄政治名嘴與其社群帳號,否認俄軍在烏克蘭的暴行,再由親俄的記者和網紅把這些假訊息推送到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和阿拉伯等各國。
麗特薇妮可觀察,國際媒體也開始追查親俄假訊息的傳播途徑,藉此揭穿俄國的宣傳戰和假訊息戰。「國際媒體因為近年部署視覺調查人力,在這次烏俄戰爭中能夠拆解俄國發佈的不實訊息,挖掘出戰爭的真實情況。」她說。
布查慘案震驚世界。圖為4月22日,烏克蘭軍在奪回布查鎮後,在一條街道上發現至少20具平民遺體。 圖/法新社
▌國際「數位調查團體」如何為真相而戰?
另一股守護真實的力量是全球知名的數位調查計畫,「 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2015年出兵敘利亞等,上面提到的許多單位都還不存在,或只是剛開始營運。」
麗特薇妮可觀察,八年前,這些團隊都個別費力耗時地前進;而八年後的烏俄戰事,這些計畫的行動者,包括媒體、數位調查專業工作者、OSINT業餘愛好者、法律與人權組織等,已可以橫跨不同領域,快速集結協作,為保存和傳遞戰爭真實而戰。
全球知名的數位調查計畫包括:荷蘭數位調查團隊〈叮噹貓Bellingcat〉、〈空戰Airwars〉、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研究小組〈法醫建築Forensic Architecture〉和〈資訊韌性中心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Resilience〉等,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組織也是數位調查領域的主力之一。
其中,〈資訊韌性中心〉(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Resilience)主持的烏俄戰爭監測地圖,堪稱是烏俄戰事中最精彩的數位調查專案之一。截至5月初,〈資訊韌性中心〉與協力的OSINT社群已透過烏克蘭群眾收集到7000多條影像資料,包括平民損傷實況、俄軍動態等,其中4000多個影像已查證過,並登錄到烏俄戰爭監測地圖上。
「民眾」是這個監測地圖計畫的關鍵角色。在烏克蘭戰區的民眾運用手機拍攝、紀錄俄軍蹤跡、軍隊受損情況,回傳到社群平台或頻道中,再由20多位專職調查員,還有30多位來自全球的OSINT社群志工,進行全天候的監控、收集和驗證。
「透過有系統、有計劃的保存資料和證據,讓我們有能力去拆穿造謠者。」她說。一旦俄國開始散佈特定區域的假訊息,就能找出證據檢視當地實際情況,迅速拆穿俄國造謠。這些被驗證過的真實資訊,不僅可支援媒體報導,更可提供給政治人物和人道組織擬定協助難民計畫,並作為未來起訴俄軍涉犯戰爭罪的證據。
在烏俄戰爭監測地圖裡,讀者可以透過點擊地圖上的方位了解經查證過的影像資料。 圖/烏俄戰爭監測地圖網站截圖
5月26日,兩名俄羅斯軍人被控犯下戰爭罪,將有可能面臨12年的監禁。 圖/美聯社
對俄國假訊息的反擊,不僅是真實和正義之戰,更是存亡之戰。麗特薇妮可說,用事實查核來打擊假訊息,讓烏克蘭民眾不恐慌,極為重要。除了政府力量,烏克蘭目前有〈Stop Fake〉、〈VoxCheck〉和〈Detector Media〉等事實查核組織,不間斷地發布查核報告;烏克蘭所有電視更在戰爭初期合併為「烏克蘭24」 ,進行 24 小時報導,並發布媒體識讀訊息來教育民眾。
例如烏克蘭電視台曾提早警告民眾深偽影片可能會被用於資訊戰,因此當澤倫斯基的深偽影片3月中在網路流竄、呼籲民眾投降時,烏國民眾一下就看穿是假影片。
在這場戰事中,拆穿俄國假訊息的影響極為深遠,包括有利於烏克蘭爭取到各國援助。麗特薇妮可說:「當各國民眾能理解烏克蘭的真實情況,不受俄國假訊息干擾判斷,就能要求、遊說自己國家的政治人物來經濟、軍事援助烏克蘭,甚至個人傾囊相助。」
3月14日晚間俄國最大、收視最廣的官媒電視《第一頻道》,在晚間9點新聞的黃金時段遭一名編輯亂入直播,他高舉著反戰標語,站在主播身後呼籲大家「出來反對戰爭!不要相信你們眼前所見的『洗腦內宣』」。 圖/路透社
▌鍵盤辦案,不等於站在全知的上帝視角
數位調查雖然打開戰亂中守護真實的可能性,麗特薇妮可提醒,調查者和記者都必須認知數位調查的侷限。她舉例,像是戰爭裡的性侵、折磨、凌虐,不見得能留下數位證據,而且「惡劣的行動者刻意隱藏,好人也會為了自身安全而刻意隱匿消息。」
數位資訊也可能出現不對等。比如,在戰區,烏克蘭禁止民眾張貼烏軍移動情報,但鼓勵披露俄軍動向;換句話說,調查時,烏軍整體情況其實不易掌握,社群上流傳的多為俄軍動向。
「理解到數位調查的侷限,可以讓我們轉而運用多元方式,記錄所發生的事情,更貼近整件事的全貌。」她說,很多時候她仍會運用傳統新聞學,採訪當地民眾,透過對話,理解現況,再請民眾提供影像。
此外,數位調查工作者雖身在鍵盤與網路雲端,卻可能因為重複觀看戰爭慘況影像,深陷情境,而遭受內心創傷,出現憂鬱、焦慮、失眠或攻擊行為。麗特薇妮可建議,關掉聲音、關掉自動播放功能、減少不必要的觀看次數,甚至強制自己的腦袋休息,都是必要的,「要成為好的調查者,想在這行幹久一點,就要學會避免受傷」。
4月13日,30歲的Anatoliy Kolesnikov在撤離逃亡的路上被俄軍殺害。圖為其朋友和父親在獲知消息後,相擁哭泣安慰。 圖/美聯社
在麗特薇妮可連線受訪的尾聲,她提及自己極為原訂2020年3月返鄉探訪親人,但在最後一刻因為疫情取消,充滿懊惱。
如果時光能夠回流,她想更嚴謹的看待開戰警訊,想更大聲的疾呼與遊說,想花更多時間與所愛之人對話。但故鄉已陷入烽火,暫時回不去了。在過去三個多月,她逐漸學會安頓自己的身心,重新調整研究和戰鬥的腳步。
時光無法回流,而錯誤的歷史不該被重蹈覆轍。麗特薇妮可告訴我們,正因台灣處境如同烏克蘭,因此她希望透過分享對烏俄戰爭的觀察與烏克蘭抵禦俄國假訊息的經驗,希望帶給台灣更多反擊假訊息的能量。她說,
「我知道烏克蘭人與台灣人是可以互相理解的。」
「我知道烏克蘭人與台灣人是可以互相理解的。」5月31日,在馬立波一棟被炸毀的建築物前,開出了一棟鮮豔的紅花。 圖/法新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