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6月1日晚間宣布台灣與美國雙方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圖/行政院提供
【專家之眼】
貿易協商登場
台灣用來試槍
2022-06-03 13:22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6月1日晚上8時30分行政院召開「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重大成果記者會」,並刻意在記者會場背板標題上加註「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th-Century Trade)英文名稱;隨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以及美國在台協會隨即在幾近同時發出新聞稿證實此項貿易協商進程,台與華盛頓貿易談判主管機關在雙方涉外代表機構協助與支持下,順利達成此項外交成果,確實值得肯定。
但從發布時間節點顯然是配合華府政務運作時段,同時亦不太能夠滿足國內平面媒體次日發稿作業需求,對於電子媒體播報新聞亦是錯過黃金時段來看,馬上就會呈現出雙方在此項貿易協商架構中之主從關係。
再加上媒體報導指出,行政院副院長與經濟部分別致電工總、商總等主要16各產業公會與協會,爭取其支持本項貿易協商作業,同時經濟部亦向媒體表示,將針對本項貿易協商目前所公布11項議題,分別組成工作小組,隨著談判進度,將產業界意見彙整後,提報給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會同辦理相關事務。
從前述此項表述,很顯然產業界在事前恐怕對此項談判協商進程毫無所悉,相關議題究竟是會對其產業未來與美國應對往來有何衝擊與影響,產業界更是要摸索評估,講得再不客氣些,就是產業界基本上是被蒙在鼓裡,完全沒有對於協商議題事先與政府主管機構共同進行過沙盤推演,或是溝通意見與討論可能利弊得失,然後再請政府上陣談判協商,請問這若不是叫做黑箱作業,甚麼能叫做是黑箱作業呢?
對西洋航海者來說,其所最害怕情況就是要駕馭無舵之船駛向無圖海洋(rudderless ship towards uncharted sea);而中文成語也有所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異曲同工之語,就目前狀況看來,政府主管機關與產業界事前未做溝通,突然端出協商議題清單,這不就是與猛然開放萊豬進口同樣天威難測?假若政府主管機關只顧念外交政治算計,但卻不能與產業界在事前坦誠溝通,對於未來要協商議題看來並無政策指導,確實是讓人擔心。
最重要的是這份議題清單究竟是由誰擬定,我方在製備此項議題清單過程中,究竟能夠有多少發言權,而且此份清單究竟是否是針對台灣現況而擬定議題內容,確實是耐人尋思。
而且某些議題內容顯然是與現實狀況不符,舉例來說像是第4項議題「反貪腐」(Anti-corruption),所指稱「雙方計畫探討談判條款,排除賄賂的抵減稅額,並制定有關追回貪腐所得,和拒絕成為從事貪腐行為的外國官員的避風港的措施。」(The two sides intend to explore negotiating provisions that preclude the tax deductibility of bribes and establish measures regarding the recovery of proceeds of corruption and the denial of a safe haven for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who engage in corruption.)看來看去總是覺得不對勁,好像是在指著和尚罵驢禿。
我國以及美國目前各種稅務法規中,到底是那項條款明文容許賄賂官員能夠獲得抵減稅額,假若並無此等法條,將「排除賄賂的抵減稅額」(preclude the tax deductibility of bribes)列入議題,是不是根本就沒有檢視過雙方法治條文,所以有些文不對題呢?
至於「追回貪腐所得」(recovery of proceeds of corruption),海角七億戲碼不是天天上演,而且「拒絕成為從事貪腐行為的外國官員的避風港」(denial of a safe haven for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who engage in corruption),台北貪腐官員雖然不少,能在維吉尼亞州買豪宅就已經受人矚目,但好像也沒有在美國嚴重到買下「貪官一條街」地步,這些議題到底是在為誰去量身打造呢?
由於拜登政府日前才宣布邀請參與「印太經濟架構」(IPEF: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清單,但是在此架構下具體協商內容究竟為何?到現在並沒有定論。而台北被華盛頓拒於門外,當然相當失望,如今突然浮現出此項「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又間接找人放話暗示其議題內容將涵蓋「印太經濟架構」所有項目,同時立即快馬加鞭要在6月底登場協商,因此吾人不禁是要聯想到難道台灣是讓美國測試槍彈,為後續「印太經濟架構」協商作為暖身工具?
此外從字裡行間能夠看出那些完全不符台灣實況議題,實在不無可能未來是作為華盛頓與北京貿易談判參考基礎,畢竟有許多議題內容確實是這兩方爭議老話題。所以美國貿易代表署顯然不是在為台灣量身打造議題,對著台北舞劍,究竟是要指向何方,或許才是我方談判代表在駛向未知海洋前,先要掌握與想通之關鍵要點。
對外商貿往來事關國家安全,至於對美協商代表能否獲得國安高層對未來談判有所指導,基於當前政府國安團隊重視公關效應優於實質影響,這就要看社會輿論以及產業界能否造成媒體壓力而定,假若沒有透過媒體政治操作空間與可能性,獲得國安高層政策指導機率恐怕有限。談判代表必須千山我獨行,孤獨地背起貿易協商成敗十字架,完全不會令人意外。
★ ★ ★ ★
行政院6月1日晚間宣布台灣與美國雙方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圖/行政院提供
經濟日報社論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經濟轉骨契機
俄烏戰爭激化了西方民主國家與俄中威權國家的對立二分,政治與意識型態的難以相容更漫溢至經濟層面。美國主導的以印太戰略為基礎、以對抗中國為目標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成型,形同經濟宣戰。台灣未能列入IPEF初始成員國,難免有成為兩大對抗聯盟棄子之疑慮,但這不符合近來美台經濟關係甜蜜發展的主調。果然美國幾乎同步宣布要與台灣進行貿易對話,並很快提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在政治上,美國一再強調此一倡議是建立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明確宣告台灣是全球民主聯盟的成員之一,具有與加入IPEF相同的意涵。台灣少談共同價值觀,較注重的是經濟意涵。儘管如此,當民主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全球政經議題已不可能脫鉤,台灣作為民主聯盟的成員,未來勢必要在對外經貿投資上做一定程度的取捨。
多年來,高度依賴貿易的台灣最想尋求的就是深層接軌先進國家市場,並藉以帶動產業與經濟體質的提升。此次的台美貿易倡議最重要的意涵即在於讓台灣得到絕佳的機會來達到上述目的,不但跳脫枝節型的台美TIFA平台,也超車了藉加入CPTPP達到此一目的的進程,因此受到高度重視。只是經濟想要脫胎換骨,也必須忍受其中無可避免的痛苦,台美貿易倡議,既是機會,也充滿挑戰。
台美貿易倡議包含了11項內容,雖然目前僅有項目名稱,但這已是美國對外貿易談判內容的最高規格,也較IPEF的「四大支柱」來得更廣泛且深入,美國欲結構性提升與台灣經貿關係的誠意蓋無疑義。值得關注的是,這11個項目有許多與CPTPP相似之處,如貿易便捷化、勞工權益、環保、中小企業、國營事業等,而這些項目實凸顯了近年來美國的貿易政策著重的是「競爭中立」的公平競爭原則。當初美國主導的TPP之所以被認為是本世紀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正由於其內容與規範的範圍遠較單純的關稅減讓或市場准入更廣更深。美國主張公平競爭的貿易原則,當然有其提升成員國生產成本以減少衝擊其國內產業的意圖,但對其他成員國而言,不啻也是經濟脫胎升級的機會。儘管加入TPP必須付出高昂的改革成本,當初加入的成員國還是願意接受此一高標準FTA的挑戰,原因除了看重美國市場外,即在於想掌握促使經濟脫胎換骨的契機。對想加入CPTPP的台灣而言,也是如此。
事實上,較之CPTPP,此次台美貿易倡議所欲達成的標準還要更高。例如,非但要注重勞工權益,還要打造「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著重「創新與包容性成長」;不但要關心中小企業,還要具體「協助中小企業貿易」。僅此二者就有很多討論空間;台灣經濟應強調包容性成長以取代單純經濟成長數字,已是談論多年、也是我們曾多次呼籲的課題,只是至今仍是空谷足音。打造以勞工為主的貿易是包容性成長多元面向的其中一環,但多年來經濟成長何曾明顯改善勞工所得與勞動條件?再看「協助中小企業貿易」,我國中小企業的存活發展很依賴「不過高」的勞動薪資與「不過好」的勞動條件,因此,可以想像「打造以勞工為主的貿易」與「協助中小企業貿易」會是多麼扞格難成的目標。此次倡議也要「支持環境及氣候行動」,又難免提升業界成本、增添貿易難度。
我們當然肯定此次倡議所設定的多元目標,因為即使加入CPTPP也會面臨類似的挑戰,想要躋身一流國家,台灣沒有迴避的理由與空間。但可以想像很難由內在的驅動力來達成,因此台美貿易倡議不但是台灣深度接軌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市場的重要路徑,更是驅使台灣經濟邁向包容性成長、脫胎換骨的機會。這其中充滿著挑戰,絕非易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