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武器奇才」 作者:卡茨與鮑伯特、出版社:燎原

自由共和國》
黃文局
以色列何以成為軍事強國 ?
「武器奇才」讀後感(上)


2022/05/29 05:30 自由評論網

黃文局/GTI共同創辦人

看完本書,掩卷讚嘆!

看完本書,掩卷自嘆!

讚嘆猶太人的毅力,戰鬥力與創造力。

台灣自一九四九年與中國分離,與以色列獨立時間(一九四 八年) 差不多。這期間,以色列由一無所有,到擊敗周遭強敵,甚至成為今天沒人敢輕視的「強大小國」,而台灣,仍然每天生活在中國侵門踏戶的陰影之下。

能不自嘆?

一九五○年,以色列才獨立不久,沒有戰車,沒有飛機,也沒有任何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願意賣武器給以色列。以色列走頭無路,只有當土匪,靠走私,陰謀等非法手段取得武器。

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Ben-Gurion) 把這任務交給裴瑞斯(Shimon Peres),派他去當國防部駐紐約代表團的副主任。接下來的十年,裴瑞斯不擇手段,以完成任務。冒險找到惡名昭彰的卡車司機工會領袖霍法Jimmy Hoffa(後來被黑手黨暗殺) ,也去古巴,墨西哥,哥倫比亞波哥大等地,上山下海,只為買到武器。

裴瑞斯在紐約時,聯絡上猶太人史溫默 (Al Schwimmer),二戰爆發,史溫默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以色列獨立戰爭前,他找一些人以折扣價買下被淘汰的飛機,送到洛杉磯一個倉庫,修整後,裝上貨櫃,運到義大利再轉以色列。

這是非法行為,但是,克林頓總統在卸任前,給他特赦,再次見證美國猶太人的勢力。

他們最早合作行動之一,就是要把 P-51野馬式戰鬥機走私到以色列。 美國空軍已經把這款飛機退役,卻不願意賣給以色列。這些飛機最後被賣到德州一個廢鐵廠,但是,政府並不知道,廢鐵廠的業主馬上以相同價格賣給史溫默。史溫默把飛機拆解,裝入「冷凍冷藏設備」的貨櫃送到以色列。

到了一九五一年,這些人已經可以把蚊式輕型轟炸機(Mosquito)送往以色列。有些是拆解後,用貨櫃運到以色列;有些是在中途加油數次,直接飛到以色列。

其實,本古里安多方佈局,他領導的哈加拿Haganah(猶太人建國前的一個軍事組織,後來併入以色列國防部),也在紐約設立秘密辦公室,猶太黑手黨人蘭斯基(Meyer Lansky) 等,也幫忙募款走私。

另外,有一群頗有創意的武器採購人員,去英國設一空頭電影公司,說要拍二戰電影。他們僱用演員和製片人等,也買了拍電影要用的飛機。在一場空戰的鏡頭,飛機從倫敦起飛,卻轉向飛到以色列。

一九五○年,以色列開始製造步槍,每次測試都炸膛。研究了好久,才發現是作子彈的銅被倉庫的老鼠屎污染。

以色列如何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短短數十年,發展成科技大國?裴瑞斯最有資格解釋。

本書作者說,如果要找一個見過最多風浪的人,非裴瑞斯莫屬。他任職過運輸部、國防部、財政部、外交部。當過二次總理、一次總統。

他建議開發飛彈時,將軍笑他,我們連子彈都沒有,你來找我們談飛彈?

他建議建造核子反應爐時,財政部長告訴他,一毛錢也無法給他,他設法去募了需要的幾百萬美元。

以色列大學不願意配合開發新武器,他就去找別的科學家。

他的毅力驚人,從不退縮。總有創新的方法,繞過困難,解決問題。有高瞻遠矚,膽識過人的人,像他與本古里安,在以色列,比比皆是。

勇敢,創意,求知等特質,已存在所有猶太人的血液。

以色列宣布獨立那刻,就時刻面臨亡國。如果沒有「創意」解決問題,就只有接受死神。窮則變,變則通。猶太人真的會變,創意無窮。也因此,才能存活至今。

由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全世界都看到了,無人機改變作戰形態與方式。

而全世界第一台無人機,就是以色列發明的。

自從一九八五年以來,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出口國,佔全球市佔率六十% ,美國第二,只有廿三.九 %。

無人機的發想,來自以色列軍事情報局(俗稱「阿曼」Aman) 的一位少校布里(Shabtai Brill)。一九六九年,他為了拍照蘇伊士運河河岸,埃及軍隊的布局及當地景觀,從紐約買了遙控玩具飛機,改裝並逐漸改良而成的。

今天,以色列空軍每年飛行時數,將近一半由無人機達成。幾年內,老舊的 F-15, F-16會被淘汰,空軍幾乎全由無人機組成。

有一種無人機「雲雀」,只有十三磅,可以放進背包,起飛後,可以飛到三千英尺,連續三小時。二○一○年,已發放到部隊使用。二○一六年,美國、法國、瑞典、南韓、澳洲、秘魯、加拿大等軍方,全部都採用的這款無人機。

事實上,美國也投入大筆經費研發無人機。

譬如,五角大廈出資贊助洛克希德的「天鷹座」Aquila 無人機,燒了超過十億美元,終於決定不玩了。波音也研發「兀鷲」 Condor 無人機,投入三億美元以後,也中止了。

二○○八年,俄國找上以色列,要買賀密斯四五○無人機。以色列非常震驚。俄國從未向外國購買過軍備,更別說找敵對的以色列。

原來是二○○八年,俄國與喬治亞在南奧塞提(South Ossetia)發生戰爭。喬治亞用以色列製造的賀密斯四五○無人機在空中定期偵查,並成功收集情報。俄國也有舊型的羊茅式 Tipchak 無人機,噪音太大,很容易被發現並攔截。

由美國、俄國的經驗看來,無人機的科技門檻很高。也由此可見,以色列科技的高度。

★ ★ ★ ★

自由共和國》
黃文局
以色列何以超重視高科技「武器奇才」讀後感(下)

2022/06/05 05:30 自由評論網

以色列為什麼如此重視高科技?因為,他們深刻了解,只有高科技才能讓他們生存。

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認為,這個國家要生存下去,需要達成三個目標:

第一:必須建立一支國民軍隊,實施徵兵制,男女都要服兵役。

第二:要確保新兵的素質,而不是人數。 因此,他強力推動軍人教育。

第三:要在軍中推廣科技。以色列當時是唯一在步兵、海軍、空軍以外還有一個「科學軍」的軍隊。

接下來的卅年,以色列的軍事產業,從只有幾百名員工,成長到超過四萬人。這些公司都很努力開發並生產最先進的科技和武器系統。到了一九九○年,以色列國防出口額超過了十億美元,十年後,更達到四十億美元,已經成為超級軍事強國。

以色列不會太理我們,因為,中國市場比台灣大太多了。世界各國都以自身利益為考量,以色列也不例外。今日,中國軍事力量如此強大,以色列應居首功。

一九七九年二月,以色列國防官員第一次偷偷踏上中國土地。以色列當時已經得知,美國快要公開和中共建交了,如果要冒險前進,現在正是時機。

當時,伊朗柯梅尼(Khomeini) 剛從流亡地的法國,回到伊朗。原有政權垮台,以色列將喪失一個大軍火客戶,中國可以填補這個空缺。替以色列牽線的人是艾森柏格(Saul. Eisenberg),他是在二戰期間逃到上海的猶太人。戰爭結束後,他在中國、日本、南韓作生意,建立商業帝國,成為巨富。

他先讓中國對以色列的武器產生興趣,並且捐出私人飛機波音七○七,讓以色列代表團秘密前往北京。艾森柏格與中國多次開會,然後帶著採購清單回到以色列,包括飛彈、雷達、砲彈、裝甲車等,然後利用這份清單請以色列政府派代表去談。

一九八五年,中共第一次發簽證給以色列農業界的主管,以便學習以色列創新的農業技術,雙方交往愈加頻繁。以色列一直催促北京與他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一九九二年,終於建交。

一九九二年,雙邊貿易不到一億美元,廿年後,飆升到八十億美元。使中國成為以色列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這一切,都是一九七九年那次秘密軍售之旅促成的。

新加坡與以色列的關係,更加密切。一九六五年,新加坡獨立,要求印度和埃及軍事援助,兩國都置之不理,只有以色列由一上校埃拉札里(Jack Elazari)秘密帶領一些人來訓練大約二百名幹部,讓他們成為教官,還幫忙建立基地,建立準則等。

以色列令人驚艷的鐵穹(Iron Dome)系統,連美國都已買了二套。以色列的雷射鐵束系統(Iron Bean),今年開始服役。二○一○年代開始開發的車載直射能量武器(Direct Energy Weapon),二○一四年首次在新加坡航空秀進行展示,並在二○二○年進入小規模部署,成為以色列整合式防空體系內,繼鐵穹、箭式二型(Arrow 二)、箭式三型(Arrow 三)和大衛彈弓(David’s Sling)四款防空飛彈後的第五種武器。

以色列為什麼有如此充沛的創造力?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與創造力,早就灰飛湮滅。

台灣人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意識!

哈佛畢業生,或許擁有最頂尖的教育和博士學位,但那些都是理論而已。以色列前空軍軍官兼國防部督察長艾佛利 David Ivry 告訴我們:「在以色列軍隊,軍人是在現實中取得博士學位。」

以色列工程師的戰場經驗和持續的後備役受訓,作戰的經驗,都能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以色列軍隊在下一場戰爭中需要的東西,以及開發這些東西的方法。

這些人參加過戰爭,看過戰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會閉門造車。

猶太人說,念了好多書的學者,如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好像背了許多書袋的驢子,有什麼用呢?

以色列的資安,世界頂尖。二○一九年二月台北國際書展期間,班伊斯雷爾(Yitzchak Ben-Israel)曾經以以色列航太局局長的身份獲邀在以色列主題館,針對「軍情分析的盲點」發表演說,二○一八年八月,行政院一些負責資安工作的官員,出訪以色列,在特拉維夫也與斑伊斯雷爾交流,聆聽簡報。但這都是馬英九執政時期,那些官員,是否仍在替台灣效命?!

蔡英文總統最近在嘉義設立無人機中心,可見她也看到未來趨勢。

書中太多精彩的故事及秘辛,期盼讀者自我咀嚼。一定可以滋潤並豐富自己的資料庫。

強烈建議,尤其是國防部、國安局、軍情局、調查局、資安人員與情報官員等,人手一冊。

★ ★ ★ ★

photo.jpg

博客來-武器奇才:以色列成功打造新創生態圈的關鍵

內容簡介

作者在中東衝突的第一線尋找以色列成為軍事強國的原因

無人機、飛彈防禦、電子戰、網路戰都是他們的強項

說穿了,以色列就是世界武器的新創研究室

本書不藏私,完整告訴你如何成為最頂尖的新創團隊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面牆,直接拿頭去撞是很不明智的,你必須想別的方法完成任務。你必須想辦法保持創意。」 ——裴瑞斯,以色列前總理

  神奇,但不神祕。

  以色列在科技新創方面的成就並非遙不可及,只是有沒有欲望走出要改變的舒適圈。以色列有懼怕走上斷頭台的惡夢,因此有了主動改變的動力。它的成功人人都可以複製,而且秘笈全都公開揭露。

  你還在等什麼?

  一個人口僅800多萬小國的以色列,不但是全民皆兵,而且男女皆要入伍,不光是全世界排名第六的武器出口國,還可以培訓數量龐大的武器與高科技產品的研發人員。光是武器本身,就佔了該國總出口的一成。自2007年以來,以色列每年都要出口價值約65億美元的武器。

  為什麼以色列做得到?本書說明許多以色列開發獨特武器系統與戰術的故事,希望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這跟他們的DNA無關,而是勇於創新的開發精神,導致這個彈丸之國有這麼多驚人的成果。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即使在軍中也可以經常看到——鼓勵年輕軍官舉手在重要討論中發言,且可以公開反對上級的意見。在以色列,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學校,或是其他培訓機構,都會教導年輕人要堅韌不拔、敢於質疑權威、不拘禮節、寬容失敗,並培養年輕人跨學科的創新能力。以色列的「強悍」並不建立在體量之上,而是在創新和效率上著手。

  以色列可以說是許多高科技的源頭、始祖!他們的高科技武器是許多國家的軍隊趨之若鶩、求之不得的裝備,是21世紀武器強國的創新搖籃。從衛星到飛彈防禦系統、從無人機到網路作戰,以色列身處於現代戰場投入新軍事科技的第一線,甚至發展出今天傲視全球的尖端科技。除了自用,還有許多出口的機會,甚至利用這些技術做外交、國防合作,奠定了以色列在世界武器強國的地位。台灣在高科技武器發展的道路上,也曾得益於以色列的飛彈技術,研發出屬於台灣的飛彈系統。

  雖然並不算是大國,但以色列投入研發工作的金額卻是世界之最,並且持續獲選為世界最創新的國家之一。如果以色列的想法不夠有創意,這個國家很可能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一種優勢,而這種優勢持續保持在以色列的手上,因為他們確保自己擁有最優秀的人才。

  除了經費,以色列最大的資產是他們珍貴的人民。人民的創新與合作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特性,而是沉浸在一個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環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這種迫切進行的人才培訓,源自於他們的一種憂患意識。以色列整個國家的存在一直都面臨危機。就如構思以色列衛星計畫的負責人對作者所說的那樣:「斷頭臺的陰影能讓人思路清晰。」在一個周邊強敵環伺,四方的敵人都希望將其從地圖上消失的國度,它的人民必須自立自強。「我們有想作出改變的欲望。我們總是在討論應該怎麼改革,同時想出新的方法與想法,重新改寫規則。這就是關鍵性的優勢。」以色列必須有不同於其他人的作法,甚至在能所不能的情況下,完成所有的任務。這是一種奇蹟,卻也是可以借鏡與學習的奇蹟。

  「以色列人並不是和其他國家的人有不一樣的基因,而是他們有一種壓力,一種要贏、要生存的壓力,是這一點逼得我們必須拿出最好的表現。」

本書特色

  1. 作者活潑生動的文字,引述當事人的親眼所見所聞,說明許多至今外界不甚清楚的事件過程

  2. 訪問在歷史上的重要關鍵人物,為作品本身增添了權威性

  3. 剖析以色列立國的過程以來到現今為止,在高科技發展方面的創新與克服萬難的新思維,值得在各個領域做管理工作的讀者借鏡與學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雅科夫.卡茨(Yaakov Katz)

  《耶路撒冷郵報》主編,哈佛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講師。曾擔任《耶路撒冷郵報》的軍事記者和國防分析員近十年,與人合著有《以色列與伊朗:影子戰爭》。現居耶路撒冷。

阿米爾.鮑博特(Amir Bohbot)

  以色列主要新聞網站瓦拉網的軍事編輯和高級國防分析員。曾擔任以色列《晚報》軍事記者。現居以色列南部小城萊哈威姆。

譯者簡介

常靖

  臺大機械系畢,全職譯者。譯作包括專利、電子遊戲、知性雜誌等,業餘軍事與航空迷,海陸空三棲重度軍事電玩玩家。自稱只要看自己對哪個軍事領域比較熟,就能追出自己玩過哪個遊戲。軍事譯作有:《美中暖戰》、《攻擊高度四千米》、《泥濘中的老虎》。

目錄

前  言
序  章
第一章  從地下兵工廠開始
第二章  無人機的發想
第三章  順應變化的裝甲部隊
第四章  充滿以色列色彩的衛星計畫
第五章  「鐵穹婚禮」
第六章  結合智慧的反恐作戰
第七章  電腦病毒攻擊
第八章  軍火外交
結  語  末日戰場
謝  誌
附  註

內容連載 

序 章
 
「把望遠鏡給我,」參謀總長班尼.甘茨中將對他身旁的軍官說。他把望遠鏡舉高到眼前,正當他在冬陽下瞇著眼睛觀察時,遠方的影像馬上對好了焦距,成為清楚的畫面。
 
甘茨正站在卡比爾山上,做著他喜歡的事:打量他的責任區、探索他要保護的每一塊國土。
 
他轉向北邊,清楚看見以色列與敘利亞邊界上、赫蒙山積雪的山頂。他往右轉九十度,看向東方,可以看到約旦。他只要低頭用望遠鏡往下看,就能看到住著約十三萬巴勒斯坦人的城市奈卜勒斯。
 
這樣左右看一看,很快就能明白以色列的國土有多小。甘茨在這裡想著,這個國家幾乎沒有戰略縱深可言,敵人根本就是站在我們旁邊。
 
「那個是什麼?」甘茨問駐地旅長寧錄.阿羅尼上校,他和參謀長一樣,都是空降部隊出身。甘茨指著他說的建築補充問道:「那邊那個,很大、窗戶很多的白色建築是什麼?」
 
阿羅尼把他的槍放到了一旁、調整自己的望遠鏡。「喔,」他說,「那是個購物中心。」
 
奈卜勒斯可不是什麼不知名的巴勒斯坦城市。在二○○○年那場名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暴動」的騷動中,當地成了以色列頭號通緝犯的窩藏據點。甘茨當時是以軍負責約旦河西岸的師長。伊斯蘭聖戰士和哈瑪斯的恐怖分子在奈卜勒斯舊城千迴百轉的石造迷宮中建立了炸彈工廠與總部。舊城是由羅馬人建立,然後再由馬木路克奴隸兵與土耳其人完成。這裡素以隧道網絡與眾多藏身處聞名,很適合亡命天涯的恐怖分子躲藏。
 
以軍常常派兵攻打這座城市,以便獵捕這些恐怖分子。但近年來,奈卜勒斯越來越繁榮,恐怖活動降到史上新低點,以軍也明顯縮減了對當地軍事行動的規模。
 
在第二次巴勒斯坦大暴動平息後,歷任的以色列政府都試著與巴勒斯坦人談和。艾胡德.歐麥特在二○○八年對巴勒斯坦總統馬哈穆德.阿巴斯,提出了歷史性的提議卻遭到拒絕。二○○九年,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還同意暫停建造以色列墾殖區,以便恢復和談。這是前所未見的一步,雖然和談確實恢復了,他們還是沒有談成。
 
在甘茨於二○一二年來到此地時,巴勒斯坦在奈卜勒斯的證券交易指數正逆著全阿拉伯世界的大熊市問鼎史上最高點。大家都覺得新一輪的和談很快就會開始,並寄予厚望。
 
但甘茨前來約旦河西岸還有別的理由。

幾年前,原本只是突尼西亞的街頭抗議像野火一樣延燒,最後演變成了後來我們所知道的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的格達費被捕並遭到處決;埃及的穆巴拉克遭到戲劇性的推翻;敘利亞的阿薩德則還在與叛軍交戰,其血腥而充滿爭議的內戰造成了伊斯蘭國與全球聖戰士的興起。在黎巴嫩,真主黨還在屯積精密的先進武器,其對以色列的威脅已不再局限於游擊戰,而是成了一支完整的軍隊。
 
在以色列的國防圈內,許多人相當擔心這樣的動盪會擴散,而甘茨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確保約旦河西岸保持安寧,如果不平靜的話以軍也能作好準備。
 
甘茨一開始並非參謀總長的第一人選,而是以候補的身分、在第一位候選人被認定不適任後才接任。
 
原先甘茨本已打算退休,卻在最後一刻被叫了回來。他穿回制服,接過了這個高位。
 
「我最喜歡的事,」他總是這樣和別人說,「就是出外和我的部下一起行動。」
 
聽過了幾回的情資簡報後,這次行程便結束了。甘茨坐進他的裝甲吉普車後座,準備前往附近的直昇機坪。他的侍從官已經有點急了,因為甘茨一如每次類似的行程一樣,總是把時程拖得很晚。吉普車離開基地,並轉入一條顛簸的小路,繞過附近的猶太人聚落,當地的灰泥白色房屋與紅色屋頂就坐落在上頭的山丘上。
 
「停車,」甘茨突然和駕駛說道。
 
「什麼?」駕駛兵問他,同時還一面看著前面荒涼的約旦河西岸小路。
 
「我說停車,」參謀總長更為堅定地重覆了一次,「在這邊靠邊就好。」
 
駕駛兵重踩煞車,把車停在一處高架橋旁。
 
「打電話給寧錄,」參謀總長告訴他的侍從官,他說的就是先前陪著他的那位當地旅長。然後甘茨接過電話。
 
「寧錄,我的吉普車被路邊炸彈攻擊。我受傷了,我身邊有一個人被綁走了,」他這麼說之後馬上掛斷電話,讓阿羅尼連回應的機會都沒有。
 
甘茨爬下車,看了看他的百年靈銀色手錶,並坐在附近的一塊石頭上。他撿起一根樹枝,將上面的沙土拍掉,然後放在手中把玩。「接下來,等著看吧。」
 
幾分鐘內,這條路上出現大量全副武裝的官兵,都是收到警報、前來尋找那位「被綁架」的士兵的。裝甲悍馬車則在上面的山丘上就定位,車上還有電漿螢幕顯示著附近所有單位的位置。他還聽到了微弱的嗡嗡聲,是來自天空中緩緩飛過的偵察無人機。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甘茨一邊注意著這些官兵的動向,一邊看著他的手錶。當阿羅尼十分鐘後終於出現時,甘茨也沒多說什麼。
 
「好,謝謝。再見。」他一邊說一邊爬上車,然後揚長而去。
 
這天對甘茨而言是很普通的一天,但他抓到機會可以點出他的觀點。中東地區現在正陷入嚴重的混亂,而這位以色列軍的將軍希望確保他手下的部隊都準備好迎接隨時會爆發的戰爭。
 
「在區域如此不安定的狀況下,下一次戰爭找上門時,我們可能不會事前獲得預警,」甘茨說,「但我們還是會贏,因為我們的官兵到時都會作好準備,而且手邊還有最好的科技輔助。」
 
這天下午,甘茨用在這次突襲演習中的裝備,只是以色列滿布全球軍武市場,自行生產的眾多軍事科技裡的一小部分而已。
 
悍馬車車上裝載的電漿螢幕是以色列軍革命性的戰場管理系統「獵人」(Tzayad)的一環。Tzayad是希伯來文「獵人」的意思,其運作的方式類似汽車上的GPS系統,但它能顯示附近地區內所有部隊的確切位置,同時還能區分敵軍與我軍。如果有士兵發現敵軍陣地,他只要在數位地圖上輕觸一下,其他所有使用「獵人」戰管系統的人員馬上都會看得到。
 
這個科技改變了作戰的方式,並明顯改變了戰場,使發現敵軍到開火攻擊之間——「感測到射擊」——的時間縮短。「獵人」的精確性與在以色列軍的成功案例都受到外界的注意。二○一○年,澳洲斥資三億美元購買這套系統。到了二○一四年,拉丁美洲又有一個國家花了一億美元購置。
 
緊急前往現場救援參謀總長的士兵,手上拿的「他泊」突擊步槍,是以色列武器工業公司開發的新型突擊步槍。它的重量輕盈、精準度優異且長度較短,得以取代美製M16步槍,成為以軍的標準配備。自這款步槍配發給以軍各部隊之後,它的足跡已遍布世界各地,從哥倫比亞到亞塞拜然、從馬其頓到巴西都有。
 
甘茨那輛遇到假想炸彈攻擊的吉普車,裝有「帕拉山.沙沙」公司設計製造的裝甲板。這家以色列公司位於上加里利的一處基布茲,就在與鄰國黎巴嫩之間的動盪邊界上。
 
這家公司成立於一九八○年代,就在聚落裡的白灰泥房舍與奇異果園之間白手起家。該公司的創新裝甲產品採用高密度材料製造,可以替車輛擋下火箭推進榴彈與應急爆炸裝置,同時又不會增加太多重量,因此很快就被以軍看上。

當美軍開始在阿富汗與伊拉克作戰時,IED馬上成了官兵的頭號殺手。帕拉山公司接到的訂單開始暴增,獲利也跟著水漲船高,從二○○三年的兩千三百萬美元一路成長,到二○一一年已超過五億美元。
 
在奈卜勒斯上空,以軍的無人機正緊密監視著這座巴勒斯坦城市與其附近的以色列部隊。當年稍早,以軍才剛啟動天騎士專案,讓第一線的營級單位配備輕量化的雲雀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由艾比特系統公司製造,他們是以色列一家相當先進的國防製造商。雲雀無人機是像美式足球的四分衛丟球一樣以手擲方式起飛,能提供關鍵高地後方的情資,讓步兵作戰可以取得重要的情報。軍方取得這款無人機,使以色列得以繼續鞏固其開發無人機與無人武器系統的世界領先地位。
 
從衛星到飛彈防禦系統、從無人機到網路戰,以色列身處於現代戰場部署新軍事科技的第一線。本書會描述以色列這個人口只有八百萬人的小國如何成為世界最先進的軍事強權之一,並發展改變全世界作戰方式的科技。
 
以色列的成功讓眾多航太產業巨掣、軍火製造商甚至是國家代表蜂擁來到這個猶太國家,以便學習該國獨特的創新、進步與科技。
 
美國、法國、英國、印度、俄國與澳洲的大企業常常與以色列的國防產業合作,而這些以色列公司的規模往往比其外國合作對象小上許多。
 
如果回想到短短六十年前,以色列的主要外銷商品還是橘子和假牙,這個故事就更引人入勝了。今天的以色列以電子產品、軟體和先進醫療裝置為主要外銷產品。
 
根據英國軍事工業刊物《詹氏集團》所提供的資料,以色列是世界排名前六名的軍武外銷國。光是武器本身,就佔了該國總出口的一成。自二○○七年以來,以色列每年都要出口價值約六十五億美元的武器。二○一二年以色列的國防產業創下了新紀錄,一共出口了七十五億美元的武器。
 
雖然以色列並不算是大國,但投入研發工作的金額卻是世界之最(大約佔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四點五),並且一直獲選為世界最創新的國家之一。雖然以色列投入研發的金額本身就已相當優異,其中還有約三成屬於軍事性質的產品。相較之下,德國的總研發經費只有百分之二、美國只有百分之十七屬於軍事用途(註二)。

CNN主持人兼知名新聞專欄作家法理德.札卡瑞亞曾如此評論以色列:「此國的武器明顯比其對手更為先進,有時甚至超前一整個世代。以色列的科技優勢對現代戰場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註三)」
 
以色列是怎麼做到的?
 
這正是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我們舉出許多以色列開發出其獨特武器系統與戰術的故事,希望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每一種武器都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局勢下問世。發明這些武器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靈感與動機,同時利用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多元化特性,打造出了以色列獨特的創新文化。沒有任何的特性是特立獨行而不與其他事情有關聯,它們都是合作寫下以色列成為軍事強權的歷史。
 
常常有人說以色列的文化充滿著矛盾。這個國家數十年來都試著與巴勒斯坦締造和平,但直到今天卻都未能成功重現一九七九年與埃及、一九九四年與約旦的談和。這個國家的國民不分男女都必須服兵役,但這樣非但沒有製造出一個充滿紀律的社會,反倒成了以色列著名的悠閒、非正式文化的主要來源。
 
以色列全國只有八百萬人口,沒有天然資源,但這個國家卻有僅次於美國與中國、世界第三多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公司。自以色列建國以來,每隔十年都有發生戰爭,但每年仍然吸引約三百萬人次的觀光客。
 
若要解釋以色列在經濟與軍事上的成功,這個國家持續面臨的眾多威脅與自建國之初便持續不斷的生存之戰,應可讓我們窺見當中的部分原因。
 
舉例來說,甘茨將軍的母親在納粹大屠殺期間就是卑爾根—伯森集中營的囚犯。她是戰後歐洲幾萬名尋找新家的猶太裔難民之一。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幾十萬名伊比利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後,被趕出自己位於不遠處阿拉伯國家境內的家園。
 
如此的生存之戰從沒停過。在以色列各地,糧食都必須配給、沒有大眾交通工具,而醫療服務也非常不可靠。以色列整個國家的存在一直都面臨危機。
 
當一九四八年以阿戰爭開始時,許多這些大屠殺的倖存者才剛下船,就收到了以色列政府配發的步槍,然後被送往前線作戰。他們一句希伯來文都不會講,還有許多人就這樣死在戰場上。但與他們一起作戰的軍人,都說他們十分勇敢,終於能有機會為自己的同胞和祖國而戰。

雖然以色列人面對的狀況相當嚴竣,但從一開始就處於逆境的這一點,也迫使他們發展出生存所需的重要工具,例如臨機應變、適應環境變動的能力等。
 
曾任以色列助理國安顧問的魯文.加爾如此解釋這個過程:「新生的以色列國防軍以專心投入、努力、情報與臨機應變等能力,解決一開始在數量上的不足。而這最後也成了以色列軍人的特質。」
 
以色列這時手上除了移民到這個新國家的人力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資源,因此必須善用手上擁有的一切。以色列面對的敵意,以及自建國之初——至今在伊朗等地仍有——便存在主張消滅以色列的呼聲,都使這裡的人努力發揮創意。換句話說,如果以色列的想法不夠有創意,這個國家很可能會不復存在。
 
這樣的公式十分簡單,就像構思以色列衛星計畫的海姆.艾希德和我們說的一樣:「斷頭臺的陰影能讓人思路清晰。」
 
但這只能解答一部分的疑問。以色列不是世上唯一在敵意下繁榮發展的國家。舉例來說,南韓也有類似的國安威脅、也有成長快速的經濟,但他們發展先進武器的腳步卻沒有這麼快。
 
以色列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國家完全沒有結構。把這點稱為是一種優勢聽起來也許很怪,但正是這種打破社會階級的特點協助推動了以色列的創新。以色列到處都可以看到全國有多麼缺乏階級性。在軍隊裡、在街上,甚至在政府官署裡,都可以看到低階幕僚以親密的外號稱呼他們的部長。
 
而以色列這個國家外號實在是太多了。總理納坦雅胡的外號是「Bibi」、前國防部長雅阿隆的外號是「Bogie」;以色列總統李佛林外號叫「Ruvi」,反對黨黨魁赫佐格則是叫「Buji」。
 
而在以色列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會走各式各樣的捷徑。以色列是個小國家,國民和國家元首與其他首長之間往往只隔著一個人,因此大家都很擅長利用「protexia」——波蘭文「關係」的意思——考進大學到預約知名心臟外科醫師,無所不用。
 
前面已經提過,一般認為以色列的兵役義務,正是上述不正式風氣的主要來源。以色列人在軍中學到一種強烈反對階級意識的想法,還有一種敏銳的「衝撞」意識。這個意第緒語的詞可以大略翻譯成「大膽」、「膽識」或是「膽量」。

雖然以色列人面對的狀況相當嚴竣,但從一開始就處於逆境的這一點,也迫使他們發展出生存所需的重要工具,例如臨機應變、適應環境變動的能力等。
 
曾任以色列助理國安顧問的魯文.加爾如此解釋這個過程:「新生的以色列國防軍以專心投入、努力、情報與臨機應變等能力,解決一開始在數量上的不足。而這最後也成了以色列軍人的特質。」
 
以色列這時手上除了移民到這個新國家的人力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資源,因此必須善用手上擁有的一切。以色列面對的敵意,以及自建國之初——至今在伊朗等地仍有——便存在主張消滅以色列的呼聲,都使這裡的人努力發揮創意。換句話說,如果以色列的想法不夠有創意,這個國家很可能會不復存在。
 
這樣的公式十分簡單,就像構思以色列衛星計畫的海姆.艾希德和我們說的一樣:「斷頭臺的陰影能讓人思路清晰。」
 
但這只能解答一部分的疑問。以色列不是世上唯一在敵意下繁榮發展的國家。舉例來說,南韓也有類似的國安威脅、也有成長快速的經濟,但他們發展先進武器的腳步卻沒有這麼快。
 
以色列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國家完全沒有結構。把這點稱為是一種優勢聽起來也許很怪,但正是這種打破社會階級的特點協助推動了以色列的創新。以色列到處都可以看到全國有多麼缺乏階級性。在軍隊裡、在街上,甚至在政府官署裡,都可以看到低階幕僚以親密的外號稱呼他們的部長。
 
而以色列這個國家外號實在是太多了。總理納坦雅胡的外號是「Bibi」、前國防部長雅阿隆的外號是「Bogie」;以色列總統李佛林外號叫「Ruvi」,反對黨黨魁赫佐格則是叫「Buji」。
 
而在以色列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會走各式各樣的捷徑。以色列是個小國家,國民和國家元首與其他首長之間往往只隔著一個人,因此大家都很擅長利用「protexia」——波蘭文「關係」的意思——考進大學到預約知名心臟外科醫師,無所不用。
 
前面已經提過,一般認為以色列的兵役義務,正是上述不正式風氣的主要來源。以色列人在軍中學到一種強烈反對階級意識的想法,還有一種敏銳的「衝撞」意識。這個意第緒語的詞可以大略翻譯成「大膽」、「膽識」或是「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