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坦克:第四代坦克是主角
講武談兵
鐵騎的嬗變:
俄烏衝突影響歐洲陸戰裝備發展
在近日舉行的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以德國萊茵金屬公司、KMW公司以及英國BAE系統公司等為代表的歐洲知名軍工企業展出了多型先進陸軍主戰重型裝備,其中不少型號還是首次公開亮相。可以說,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推出的新型陸戰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未來陸軍武器發展的趨勢。
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展出的主戰坦克主要有KF51「黑豹」、EMBT、改進型「豹」2A7 +和改進型「勒克萊爾」等四個型號。其中,KF51「黑豹」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豹」2基礎上研發的新一代主戰坦克,主辦方為其舉辦了極其隆重的揭幕儀式,成為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最為耀眼的明星。
相比之下,由德國KMW公司和法國奈克斯特公司聯合組建的KNDS集團也推出了新一代 EMBT主戰坦克,但是其受關注程度則遠不如KF51「黑豹」。另外,德國KMW公司和法國奈克斯特公司還分別展出了改進型「豹」2A7 +和改進型「勒克萊爾」XLR,主要適用於現有主戰坦克的改進升級。
其實,萊茵金屬公司的KF51「黑豹」與KNDS集團的EMBT主戰坦克有不少相似點,比如:都採用四人制車組,除了車長、炮長和駕駛員,原來的裝填手改為綜合操作員,主要負責遙控武器站、無人機以及無人車的操控,位於駕駛員的右側,主炮彈藥的裝填則由自動裝彈機完成;兩型坦克都計劃裝備新一代更大口徑的高壓滑膛炮,EMBT主戰坦克的備選項甚至包括法國奈克斯特公司一直在堅持研發的「阿斯卡隆」140毫米滑膛炮;兩型坦克的底盤都是基於「豹」2改進研發而來;兩型坦克都採用了以色列研發的「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兩型坦克在車載電子系統上都採用了最新的NGVA北約通用車輛架構標準設計的全車數字架構,不僅信息化程度很高,而且能夠實現車內各個成員平台的互通互聯互操作。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KF51「黑豹」和EMBT主戰坦克都注意控制了戰鬥全重,前者為59噸,後者稍重,但也只有61.5噸。相比之下,「豹」2A7 +和M1A2 SEPV3等改進型第三代主戰坦克都普遍接近70噸。
KF51「黑豹」坦克配備了一門130毫米滑膛炮。
總的來看,歐洲各國在主戰坦克的研發上採取的應該是全新研製和改進升級兩條路線並重的模式,而針對的假想敵毫無疑問就是以T-14「阿瑪塔」為代表的俄制新一代主戰坦克。而且,從最近持續不斷的俄烏衝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完整且強有力的陸空天一體化作戰體系的支持下,主戰坦克仍然是地面戰場上當之無愧的「王者」。當然,就主戰坦克本身的發展而言,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改進創新,才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戰場。而上述四型主戰坦克的諸多技術特點,就代表了未來主戰坦克發展的某些方向。
首先,四人制車組概念就讓我們耳目一新,因為之前在設想新一代主戰坦克時都認為車組成員越少越好,甚至有人提出過雙人乃至單人坦克的理念。但是,無論主戰坦克的自動化程度有多麼高、專家輔助系統有多麼先進,也很難徹底代替人員的能力。更何況未來主戰坦克所面臨的目標越來越多樣,系統操作更加複雜,所接收匯聚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計算機以及人工智慧不可能代替人員來做出決策。另外,在戰場上如果有車組成員犧牲或者受傷無法戰鬥,那麼第四名車組成員就可以肩負其原來的任務職責。
其次,主動防禦系統和察打一體化的綜合遙控武器站一定會成為未來主戰坦克的標準配置。而EMBT主戰坦克更是額外裝備了一座兼具防空和對地射擊的30毫米自動炮遙控武器站,從而使其多樣化作戰能力更強。
俄羅斯T-14「阿瑪塔」坦克出現后,歐洲多個軍事強國加快了第四代坦克研製的步伐。
履帶式裝甲車:重火力突擊
在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英國BAE系統公司展出了最新一代改進型CV90 Mk4履帶式步兵戰車,而德國KMW公司展出了改進型「美洲獅」以及全新的「履帶式拳獅犬」兩款履帶式裝甲戰車。
CV90 Mk4是瑞典的CV90履帶式步兵戰車家族的最新成員。為了適應未來戰場,CV90 Mk4履帶式步兵戰車與時俱進,裝備了以色列「鐵拳」主動防禦系統,該系統相比「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最明顯的技術特點就是可以對付攻頂來襲的彈藥。此外,CV90 Mk4還加裝了1座可升降的雙聯裝「長釘」-LR多用途導彈發射架,可以打擊包括主戰坦克、裝甲戰車以及碉堡工事等目標。而該車的主炮可以根據作戰需要裝備30毫米、35毫米、40毫米以及50毫米等不同口徑和不同結構的自動炮,適應性很強。最重要的是,在新一代履帶式步兵戰車越來越重的背景下,CV90 Mk4的戰鬥全重依然可以保持在35至37噸的這一水平,難能可貴。
KMW公司的改進型「美洲獅」履帶式步兵戰車則在車體後部右側加裝了一座名為TSWA的遙控武器站,主要裝備一具18管40毫米榴彈集束髮射器,主要作用就是打擊從後方或者側面偷襲的敵方步兵、車輛。這一改進也反映出了在當今的葉門、烏克蘭等戰場上機械化裝甲部隊所面臨的伏擊威脅越來越大,那麼履帶式步兵戰車就需要擁有更為全面的全向打擊能力。
「履帶式拳獅犬」是德國KMW公司在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首次展出的新型戰車。不過,從其設計布局和武器配置來說,我們很難將其按照傳統的戰車類型進行分類。比如,該車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裝備了一座大型遙控炮塔,其主要武器是一門120毫米44倍徑低后坐力滑膛炮。所以,其火力事實上與大多數第三代主戰坦克不相上下,戰鬥全重也只有45噸,稱為輕型坦克或者坦克殲擊車也沒問題。
但是,另一方面正因為裝備了不穿透車體的遙控炮塔,所以「履帶式拳獅犬」還保留了一個空間不小的載員艙,可以搭載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所以,這一載員功能又使得該車的定位更像是步兵戰車。不過,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步兵戰車會裝備120毫米滑膛炮這樣的「重火力」。所以,「履帶式拳獅犬」幾乎就成為了一個「四不像」、事實上,「履帶式拳獅犬」與之前的輪式「拳獅犬」裝甲戰車並沒有太大的聯繫,屬於KMW公司另起爐灶,意圖與萊茵金屬公司「山貓」系列履帶式裝甲戰車族對抗的產物。「履帶式拳獅犬」本身就是一個28噸級的通用化平台,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裝備最大17噸的任務模塊,包括不同武器的遙控炮塔以及設備等。與該公司旗下的「美洲獅」相比,「履帶式拳獅犬」的通用能力更強,而且相對來說車重更小,完全防護能力可抵禦30毫米自動炮的打擊,還可以選配「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所以,KMW公司很期待「履帶式拳獅犬」能夠在國際軍貿市場上搶到更多的訂單。
「履帶式拳獅犬」配備了 120毫米滑膛炮,火力堪比一些早期第三代坦克。
自行高炮:性能更出色的低空殺手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本屆歐洲薩托利防務展上還展出了基於「拳獅犬」輪式裝甲戰車底盤的「天空遊俠」30自行高炮。長期以來,自行高炮多採用越野能力更強的履帶式底盤,其中以德國「獵豹」和蘇俄「通古斯卡」為典型代表,而輪式自行高炮的型號則相對較少。如今,「天空遊俠」30自行高炮的出現,宣告了輪式自行高炮新的發展時代已經來臨。
從底盤性能來看,「拳獅犬」輪式裝甲戰車已經是非常出色了,目前甚至已經被英國陸軍選中,作為未來陸戰的主力裝備。英國陸軍從德國大規模採購裝甲戰車作為主力,這也確實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足以證明該車有多麼優秀。而該車的火力部分採用的是一座裝備30毫米高射速轉膛炮和4枚近程防空導彈的遙控武器站,其中前者負責打擊3千米以內的目標,而後者負責打擊2千米至10千米距離的目標,兩者有一部分火力區重合。
「天空遊俠」30自行高炮炮塔四周安裝了相控陣雷達。
「天空遊俠」30自行高炮相比之前的同類型高炮,最為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固定方位布置的多面陣相控陣雷達系統,以代替傳統的機械轉動相掃雷達。這種多面陣相控陣雷達系統既可以實現全方位的無間隙探測跟蹤,也無需安裝佔用空間和增加重量的天線驅動系統,可以說是艦載多面陣相控陣雷達設計理念在陸戰武器上的全新應用。另外,該型高炮還裝備了兩部光電探測跟蹤系統,與多面陣相控陣雷達系統配合作戰,實現全天候作戰能力。
根據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設想,還準備在「天空遊俠」30自行高炮上集成功率為20千瓦的小型激光發射器,作為打擊微小型無人機的主要武器,進一步完善該系統的多用途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