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
波洛西訪台成了拜習博弈的籌碼
2022-07-27 07:59 聯合報/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最近美國眾議院議長波洛西有意訪台,掀起熱議,此行確實茲事體大,故先以外媒放話來試探,否則自可正式宣布。但從以往類似案例來分析,波議長並非不會改變意見。
1995年李登輝訪美,當時台灣出資250萬美元聘請瓦西迪公關公司遊說各方,尤其是美國國會,主因美行政部門反對,但國會支持度甚高,最後行政部門同意放行,結果引起解放軍試射飛彈的台海危機。事後美國國務院邀約議員參加李登輝的就職典禮,結果大家都望而卻步,因為知道惹禍了。由此可見美國行政機關的意見確實略勝一籌,而國會議員比較關注選票,行動比較粗糙。
再者,2021年一月上旬,當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福特計畫訪台,北京強烈抗議,聲稱解放軍軍機將伴飛甚至同時飛越台北,導致其行政專機已經起飛後又折返。其實,當時川普將在十天後下台,美方連打帶跑,時間點確實有利,北京事後要反應時已經換人。而克拉福特的地位與波洛西相距甚遠,可見北京將不會放鬆對當前情勢的作為。
雖然美國三權分立,相互制衡,但是行政機關還是可以曉以大義,道德勸說以及政治影響。尤其,拜登已婉轉表示美軍方不認為是個好主意,而美國總統就是三軍統帥,國安顧問蘇利文更強調對兩岸的政策未變,再加上拜登看似急於與習近平通話,可見美行政部門的反對立場十分明確,不願見到大局受到干擾。
更進一步觀之,外國政治人物訪台,其實都可獲得相當的政治利益,主因西方國家的反中情緒高昂,而台灣是以小博大,看似站在道德高地,與台灣加強關係,必可因支持弱小而博得選票。這對波洛西自然一體適用,當然還有可能再加上一些經貿利益,美前國防部長艾斯博的台灣全民皆兵說,就是再清楚不過的實例。
但是,當拜登有意與習近平通話,所可能獲得的利益必然超越上述。雖然並不一定會有多大成果,但是雙方的期待均高,從烏克蘭到通膨、糧食與能源以及兩岸等,一來一回,自然更可以拉抬拜登與民主黨的頹勢。再看共和黨或川普在美國的上揚聲勢,適時拉抬一下拜登,是否更加符合北京的利益?
由此可見,波洛西近日的訪台計畫,將對美方形成小道與大德的差異。尤其,若波議長改變計畫,這不啻增加拜登的影響力,以及與習近平博弈的籌碼,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擦槍走火,以虛換實,相信波洛西會做出明確的抉擇,否則結果確實難料。
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右)計畫訪台,拜登(左)婉轉表示美軍方不認為是個好主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