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接戰即成活靶?
國軍快速反應部隊軍備總體檢 
驚見載具防護力大漏洞

2022-08-22 09:00 風傳媒 蘇仲泓

photo.jpg
兩岸一旦爆發戰爭,國軍快速反應部隊能否第一時間「堵漏」至關重要,但現階段關鍵部隊在人力、裝備上都仍有值得檢討之處。如陸戰隊悍馬車雖具涉水能力,但因沒有車門、加上因裝有環形槍架必須「露天」,恐讓官兵極易成為活靶。(軍聞社提供) 

「漢光38號」演習實兵演練7月底結束後,隨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訪台,接續登場的中共軍演至今仍未落幕,台海情勢緊張。國軍除採取「高度警戒但保持部署彈性」的方式因應周邊海空域狀況,也持續檢討兵力結構與作戰態樣,具備一支甚至多支能立即投入戰鬥的部隊,如今看來顯然格外重要。

參照中共武力犯台必然採取「速戰速決」、「首戰即決戰」的模式,屆時恐在主戰兵力進入陣地、後備軍人完成動員前,戰況就已底定,快速反應部隊能否第一時間「堵漏」相當關鍵。無論特定人士維安,或確保關鍵基礎設施不被破壞或攻占,憲兵、陸戰隊、陸軍特戰部隊勢必承擔更多責任,在漢光演習中也能看到這樣兵力的使用,而究竟,我方關鍵部隊現階段的優劣勢為何?

駐地都會成應變優勢 憲兵近年組建新興兵力

憲兵最大優勢在於兵力原就部署在都會區內,無論規模較大的衛戍作戰,還是鞏固特定設施的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只要平時做好戰場經營,了解都市環境作戰所需能力,如限制空間戰鬥(CQB)等,基本上可說是如主場球隊在自家比賽,相對熟悉。

也因承擔首都防務,憲兵建軍以快速反應為核心,承襲自「機車連」的「快速反應連」,即是近年新興兵力組建的代表,其重機操作能力與單兵攜行紅隼反裝甲火箭等威力強大武器,以火力加機動性的組合,來應處衛戍區突發狀況。

1.jpg
憲兵「快速反應連」藉由重機高機動特性,在衛戍區遂行戰鬥任務,近年常以車隊編組方式出動,在雲豹甲車周邊警戒;快反連也是憲兵唯一裝備反裝甲武器「紅隼火箭彈」的單位。(蘇仲泓攝)

新重機平戰結合能力待驗證 「捷豹專案」能解套?

然而,憲兵的隱憂,在於載具能否真實反應任務實需,快反連現役重機為1300CC的山葉皇家之星,該車以典禮勤務的導引、慢車編隊聞名,並在首都衛戍大旗下,歷經多年縮編後「東山再起」。惟較低的車身,戰時能否疾駛於殘破街頭,輿論對此多有疑義。為此,憲指部近年啟動新採購案,原預料會選出具越野車特性的車型,可最終仍由長途巡航車型的美式重機出線,最快年內就會撥交,對外界能否「平戰結合」的質疑,最後還是只能交由部隊驗證。

另外,勤(任)務車輛部分問題已然浮現,尤其近年屢傳停電狀況,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成為軍警顯學。憲兵除有駐地優勢及軍司法警察特性外自沒有迴避空間,但平時分駐在北、中、南部的地區指揮部(除衛戍首都的202指揮部)和各縣市憲兵隊,基本仍以一般車型的警備車為主根據軍方發布的畫面,常見憲兵以並不防彈車門的掩護,暴露在敵火下而不自知,除涉及教育訓練觀念,也代表憲兵沒有適用當前環境的用車。

2.jpg
常見憲兵部隊在演訓中以並不防彈的車門掩護自身,等同是暴露在敵火下,除教育訓練觀念,也突顯任務用車無法足防護需求的問題。(軍聞社提供)

憲兵在衛戍區雖有雲豹八輪甲車負責反空機降、機動打擊,但雲豹要能在市區行駛仍多有限制,有識者認為憲兵應裝備如警政署「維安特勤隊」(NPASOG)近年新購的Lenco Bearcat G2輪型甲車,更能滿足防護需求。為此,軍備局刻正執行研發偵搜戰鬥車的「捷豹專案」,料成果將是憲兵迫切需要的標的。

陸戰隊需馳援要港 「唯一載具」悍馬車防護力存疑

陸戰隊具備遂行兩棲登陸能力,在整體採守勢的國土防衛思維下,被視為少數具攻勢性質的國軍精銳。其中,陸戰六六旅駐桃園龜山,近年除分兵進駐台北市強化衛戍兵力,再來則是部署位於新北市八里的台北港,因港埠設施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對敵後續大兵力、重裝備下卸,具相當戰略意義與價值。

至於如何確保不遭敵攻占或破壞,一旦潛伏的敵特攻展開行動,陸戰六六旅就要派兵應處,第一時間料先以搭載20機砲、40榴彈槍的悍馬車搭載應變兵力抵達現場。若情況擴大,還能接續投入戰車營的M60A3戰車及防空連的DMS雙聯裝刺針飛彈等裝備,無論敵軍平面或立體(機降)進犯,都有足夠兵火力壓制與狙擊。

相同概念放到位於南部的高雄港亦然,一旦港內信號塔台遭敵攻占,欲導引其後續兵力進港,陸戰九九旅應變排就要趕抵將設施奪回,相關科目今年漢光都有實施,足見陸戰隊當前肩負應處區域突發狀況特性。

由於登陸後,恐距岸數百公尺就會進入城鎮區,待順利搶灘,隊員會接續在模擬建物實施限制空間戰鬥,陸戰隊對城鎮戰的準備,顯然具一定火候。惟問題跟憲兵一樣,儘管陸戰隊的唯一載具「悍馬車」雖裝有涉水套件,但沒有車門的設計,加上頂端又因裝有環形槍架必須「露天」,行駛過程極易成為活靶。

3.jpg
陸戰隊針對城鎮戰的準備具一定火候。(取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供)

精實戰力深植人心 特戰到處救火兵力恐遭切割

最後,則是因傘降能力、同為國軍罕有具攻勢色彩的陸軍特戰部隊。相較憲兵和陸戰隊,特戰可以更小兵力執行任務,如各自具備不同職能(前管、前觀、通信、爆破、狙擊、救護)的特戰六人小組,就有獨立偵察、滲透敵後的能力。近年特戰最大的任務變革,可從年度長距離行軍任務課程內容一窺堂奧,即將過去多在山隘區襲擾伏擊的重心,改為進入濱海城鎮區,協助各作戰區主力部隊守住轄內重要戰略標的。若參照今年漢光演習想定,特戰部隊除在多個現場扮演假想敵,甚至還有同場兼任應援部隊的情形,拉到南部還要跳傘,可謂是最常「分飾多角」的國軍部隊。

特戰部隊現階段最大的挑戰,應是兵力是否足以因應當前賦予的任務。在國軍仍處於裁撤、縮編,及招募、流失人力問題始終嚴峻的大環境下,特戰部隊更因其戰力形象,儼然成為綿密各地防線的救火隊,本因留作戰略預備隊在關鍵時刻投入,卻因責任區多地爆發戰鬥,都要分遣人車裝備投入,甚至最後還要從支援變成負責攻堅,顯然不合理。

4.jpg
參照今年漢光演習想定,特戰部隊除在多個現場扮演假想敵,甚至還有同場擔任假想敵和應援部隊的情形,拉到南部還要跳傘,分飾多角情況相當嚴重。(軍聞社提供)

後備補實快反任務人力 組建「特戰後備」可望成國軍新王牌

裝備疑慮可靠採購汰換解決,人力部分,除多單位通力合作,今年漢光演習無論憲兵之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還是陸戰隊之於台北港反特攻,都能看到後備兵力投入。防禦標的雖增加,但大都侷限在特定區域,演變成大規模戰鬥時可能性較低,憲兵和陸戰隊的後備部隊正好補足此人力。

惟特戰部隊乃至更高級別特勤隊退伍者,未見有獨立教召管道。是故這些「特」字輩退伍的資深士官、士官長,只能在基層擔任幹部或作步兵用,若將相關人員拉出來專長復訓,後備特戰無論編制大小,都有成為國軍重要殺手鐧的潛力;快反兵力亦將獲得實質提升,值得國防部省思。

5.jpg
特戰部隊乃至於更高級別特勤隊退伍者,未見有獨立教召管道,「特」字輩退伍的資深士官、士官長,只能在基層擔任幹部或作步兵用。(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