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一九八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曾任海軍總部武獲室「先進戰系(小神盾)」專案參謀,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二○○○年以上校軍職退伍後成為專業作家,迄今創作二十六部長篇小說,成立「黃河渡」與「擺渡黃河」網站,寫作類別以小說為主。早期善用其軍事專業,從政治、歷史的角度建構與現實暗合的軍事小說;後期則跳脫軍事範疇,轉向驚悚、推理、科幻。作品具東方特有的人性味,以及對軍人臉譜的生動刻畫,節奏明快、風格流暢,在緊張衝突中透露出對人「性本善、關心、互信」的期待。

刺蝟與狐狸 

2022/09/09  擺渡黃河

古希臘詩人阿基洛古寫過一句詩:「狐狸知道許多小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這句話深有寓意,兩千四百年後引發牛津大學教授以撒亞.柏林的靈感,並據以出版《刺蝟與狐狸》這本書。書裡解釋道:刺蝟型的人看待一切事物,都會連結到同一個中心思想;也因為如此,他們所言所行都有重大意義。相反的,狐狸知道很多小事,所以會同時追求很多目標,但這些目標常常毫無關聯,甚至彼此矛盾。

再拿我們熟知的動物世界來做比喻:狐狸行動機靈、思慮狡猾,遇到危機時習慣考量各種因素,總希望找一個最好、最安全的防衛方法。刺蝟行動緩慢、思想單純,遇到危機時只會,也只堅持唯一的一招,那就是直覺地將身子縮成一團,然後張開背上的棘刺。

《刺蝟與狐狸》出版後在文壇掀起話題,相關書籍紛紛出版,也引出「狐狸多知,而刺蝟有一大知」這句諺語,課堂上出現許多討論,諸如:你們覺得某某歷史人物是狐狸或刺蝟?應付某某重大事件,我們是當狐狸或刺蝟比較好?

拿「狐狸與刺蝟」來形容台灣的防衛思維,再恰當不過。因為現今有兩股主流,一個是國安團隊支持的「重層嚇阻」;另一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大作《台灣的勝算》所建議的「整體防衛構想」。

為了重層嚇阻,台灣必須尋求一切傳統戰力,建立各種嚇阻與打擊能力,好比潛艦、神盾艦、高性能戰機、地表最強戰車、遠程攻陸飛彈等等,這是典型的「狐狸多知」,想要做得方方面面,所以同時追求許多目標。

整體防衛構想沒有太多想法,基於這是一場「敵人必來,而且距離越來越近」的防衛戰,所以把防衛重點擺在中、短程之內。這是典型的不要考慮太多,「刺蝟有一大知」的防衛招式。

單看兩個構想,難以評斷誰對誰錯。但假如考量有限、不可能大幅增加的國防預算,答案就呼之欲出。

如果台灣的國防預算無上限,國人應全力支持重層嚇阻。畢竟嚇阻力量是點點滴滴的累積,想要「一舉而竟其功」,有其難度。可是,台灣每年有多少國防預算?在總預算不可能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國人必須認清:每增加一分遠距重層嚇阻,就減少一分近岸防衛力量。

現實是殘酷的,如果翅膀不夠硬,就安分地在地上跑,不要妄想振翅高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國防戰略必須有所取捨。台灣是應該追逐狐狸多知,或刺蝟有一大知,撇開軍種本位主義、軍火商的龐大利益,答案還不明顯嗎?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0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