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1.jpg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若要完成立法,還有後續流程要走。圖為台北西門町「美國街」,地面上有美國國旗。記者林澔一/攝影

新聞眼
未來只能聽美指令
台將失建軍主導權

2022-09-16 03:29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張文馨

充滿爭議和變數的台灣政策法案,終於跨出美國國會參院外交委員會。但面臨期中選舉壓力,政黨和國會議員面對此法案各有盤算,拜登政府如何拿捏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都會左右這部法案存廢。

自美中台局勢升溫以來,國會議員競相提出各種挺台提案,甚至要求美台建交;為了應對解放軍加大對台灣的脅迫行動,對台軍事融資、安全援助等提案去年就陸續提出。

這項台灣政策法案,其實摻和了近年來各種提案的內容;有軍事安全、國際參與,也有學者交流與經貿合作,較為特別的是無償提供台灣軍事援助,以及對北京高官的制裁。

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身兼提案人,動用排案權讓台灣政策法送出委員會,但兩黨國會議員若未能和行政部門取得共識,能留給台灣政策法審查到通過的時間並不多。

會期從現在起到明年一月三日,開會時間不到五十天,法案先要參議院全院通過,期間眾議院可以提出對案或照單全收參院版,時間極為有限。若兩院版本有落差,還需加開協調會議,直到達成共識,才有機會通過並送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

若行政部門不同意,拜登還能對國會通過的法案行使否決權,那麼兩院還得投票推翻總統的否決,當中牽涉複雜政治角力,又會是曠日費時的變數。

此外美國國會議員對這項法案支持程度不一,這是一部贏得跨黨派相挺卻非壓倒性支持的法案。外委會的表決十七票贊成、五票反對;反對的五票裡包含了四位與主席同黨的民主黨議員。這部法案若要持續向前,民主黨恐得花費不少力氣整合。

其次白宮高層在審查會前就對法案內容表明憂心,行政部門的保留甚至反對,態度明顯。

從內容看,無償提供軍事援助對台灣是創舉,但這裡指的是裝備不是現金,全數都要花在美國國防工業廠商上,不是給台灣自我投資研發。

台灣安全環境並非瞬間惡化至此,多年來都能編列預算支應,如今多了一筆天上掉下來的財富,卻不能隨心所用,不免讓人憂慮台灣未來只能聽從美國的指令,將失去建軍主導權。

根據國會研究中心去年九月的報告,美國二○一九年對全球提供的安全援助是六十一點六億美元,預算與實際執行幾乎打平,幫助部分低開發國家,唯一的先進國家是以色列;而國務院二○二一年要求的預算規模是五十五點七億美元。

如今,一部台灣政策法就開出五年六十五億美元,雖凸顯國會對台灣的支持,但若沒有得到行政部門最終背書,法案終將淪為鏡花水月。

一九九九年「台灣安全加強法案」就是先例。這部法案當年也是以翻修「台灣關係法」為出發點,但柯林頓政府憂心造成區域不安而公開反對,時任外交委員會資深參議員的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也高度保留,最後全案胎死腹中。

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就算台灣政策法通過了,美國和台灣仍然是非官方關係。美台過去四十多年靠著台灣關係法,以「戰略模糊」為核心思考的彈性,成功讓不少兩岸的危機化為轉機。

在台灣關係法的架構下,要五毛可以給一塊,也可以只給兩毛或甚至不給。運用之妙,存乎美國對台海平衡的認知。台灣政策法充其量就是打破台灣關係法部分「模糊」的界限,明確規定必須要給五毛,卻少了可能拿一塊的空間。「清晰」或許滿足了某些人要求美國應明確表達保衛台灣的胃口,在美台沒有邦交現實下,卻限縮行政部門裁量的彈性,對台灣而言,此法禍福難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