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2.jpg


台灣政策法
煞得住車嗎?

2022-09-16 00:23 聯合報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正當國內媒體的注意力還在年底大選時,美國聯邦參院外委會已在十四日通過「二○二二年台灣政策法案」,此法案可說是台美斷交以來,除了「台灣關係法」,台美關係升級最具旗艦規模的一部法案。其主要內容包括:依國會建議,可將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正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五年六十五億美金無償軍援、以及在軍備移轉上以「主要非北約盟友同等待遇」對待台灣等。

從台灣人最在乎美國如何實質護台來看,「台灣政策法案」讓美方從過去軍售台灣防衛型武器,到現在直接轉為攻擊型武器。烏俄戰爭打到今天,眼看俄羅斯就要吃下敗仗,美國很清楚光是從旁助台,尤其是把攻擊型武器供給台灣,就足以恫嚇中共,就算中共執意攻台,下場可能就是步上俄羅斯後塵。

台灣過去有不同面向的疑美論,最初階的就是「美國頂多嚷嚷台美關係堅若磐石,都是口惠而實不至」。但這樣的論調,已隨著美國對台關係逐漸法治化,退讓為「兩岸關係不穩定,麻煩製造者不是中國也不是台灣,而是美國自己」、「兩岸倘若真的打起來,美國才不會來救」等認知。現在美國國會對台法案一波波的推,從川普時期的「台灣旅行法」開始,先是恢復台美行政與立法高層接觸,再漸至拜登時期的民主同盟、貿易倡議等,行政部門衝的還沒有立法部門快,最後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雖引起後續中共軍演,但基本上也讓美方看到中國能做的頂多就是這樣。

事實上,台美關係急速升溫,就算台灣要踩煞車還不見得踩得住,而且這樣的發展全然是中共自己造成的,也怨不得人。不管台北政界也好、中南海領導班底也罷,其實鮮少針對華府菁英的文化—不管是建制派或民粹派—好好研究過。老美是地表上最強大的計畫控,基本上只要讓美方行政單位形成要做的認知,漸而形成共識甚至文化,外國人發現時都已經太晚。一九七○年代尼克森外加季辛吉的對中破冰,不是如此嗎?美中關係一路升溫到歐巴馬,直到川普才急轉直下,至此局勢大變,就算拜登是個老謀深算的折衷派也擋不住,注定台美急速升溫。

「台灣政策法案」一出參院外委會後,最後在兩院通過入法的機率是高的。因為該法案提出者跨越民主、共和兩黨,提出者之一是今年四月才訪台的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另一位是大川粉共和黨參議員葛理漢。換言之,現在歧見不在兩黨,而是如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所擔心的,不知道如果通過中共反應會到哪裡?法案由梅南德茲提出也說明了一件事情:美官訪台,絕對不是只有象徵性意義而已。目前看來包括蘇利文與布希時代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表達不妥,筆者認為拜登近期應該會有對外說法。但國會端可管不了那麼多,隨著美國期中選舉將近,不管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只會更競相表達挺台反共,這已成為無法逆轉的政治正確了。

photo.jpg
季青漫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