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_125947.jpg


廖宏祥觀點:
潛艦國造與國艦國造的迷思

2022-10-04 07:10 風傳媒

廖宏祥 *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原文發表於2022年9月號的美國《外交學人雜誌》

1.jpg
總統蔡英文(中)大力推動潛艦國造。(總統府提供)

對企業來説,過去的實績是其未來表現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也是政府公部門在招標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如果一個企業在沒有相關領域與規模的經驗,將會因爲不符資格而無法參與競標。

但是民進黨政府卻在2017年將總價超過4800億元臺幣的潛艦合約,授予過去在此領域完全沒有實績表現的台船公司。雖然支持者會説,國防工業不能與一般產業相提並論,但世界上許多國家能自己研製戰機,但是能獨立設計潛艦的國家卻屈指可數。台灣在並未具有設計與製造柴電潛艦經驗的外國政府支持,且得到國外大廠明確技術移轉的承諾,就貿然進行投資,其風險可説高到無法想像。

「潛艦國造」每艘造價是同級潛艦兩倍

由於台灣完全沒有任何潛艦次系統的設計與製造經驗,因此每艘柴電潛艦的單價超過其它國家同級潛艦的兩倍,更與美海軍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單價相差不遠。

更糟糕的是,台船的系統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有待落實,所評估的「技術就緒指數」(TRL)亦不可靠。例如台船設計製造的玉山號萬噸船塢運輸艦,號稱有「匿蹤設計」,卻處處有商船特徵,商規軍用的外行設計錯誤嚴重,戰時功能堪慮。

2.jpg
台船設計製造的玉山號萬噸船塢運輸艦,號稱有「匿蹤設計」,卻處處有商船特徵。(資料照,取自軍聞社)

而國防部也從未對潛艦案,執行「獨立驗證和確認(IV&V)」以降低技術風險,執政黨更以機密爲由抗拒第三方監督,成爲不折不扣的「黑盒子」。

更何況,潛艦下水並不是完工,而是更大挑戰的開始。澳洲的柯林斯級潛艦,當年風光下水後,才發現焊接工法錯誤,主機大軸、槳葉設計不良。台灣以為潛艦下水就是大功告成,是很大的誤解。

解放軍可能也因此認為台灣的「潛艦國造」風險極高,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難怪北京並未像以往高分貝抗議其它國家對台軍售一樣,阻擾外國公司技術支援。他們似乎樂見台灣浪費寶貴的國防預算,在「潛艦國造」的無底洞內。

不需彌補潛艦差距

主張「潛艦國造」的人,或説台灣和中國的潛艦數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但即使台灣可讓8艘新潛艦下水服役,台灣與中國間的潛艦差距也無法彌補。

與美國海軍的 66 艘潛艦相比,解放軍海軍在2030年前預計將有 76 艘各種類型的潛艦。這是他們對美軍「反介入和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一環。據報導解放軍的新型柴電潛艦 039C/D 非常安靜,可對水面艦造成重大威脅。

3.jpg
中國海軍039A型(元級)傳統動力潛艦。 (取自網路)

在2005年,瑞典哥特蘭級潛艦對當時新服役的美國雷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一系列模擬攻擊。哥特蘭級是世界上第一艘配備斯特林發動機絕氣推進系統(AIP)的潛艦,該系統使傳統柴電潛艦能持續數周在水下潛航,不需上浮換氣避免被發現。在該演習中,哥特蘭號運用至今仍極度保密的戰術,多次發動模擬攻擊,而美海軍反潛武力卻從未發現該潛艦。這表明先進的柴電潛艦可以嚴重威脅高價值的水面艦。

國艦國造以卵擊石

這就讓人質疑為什麼台灣在面對龐大的中國潛艦部隊時,卻在「國艦國造」的口號下,擴大建造反潛與防空能力有限的水面艦?在解放軍如下水餃般的建造戰艦時,台灣竟然跟進的智慧在那裡?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國自 1960 年代以來就擁有大量成熟的各型反艦巡弋飛彈。今年4月烏克蘭在烏俄戰爭中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也就是透過無人機偵知目標後,即使齊射少量反艦飛彈,也可對水面艦造成極高殺傷率。而解放軍除反艦飛彈外,更有大量無人機;其電戰能力提升,透過台方軍艦的電波外溢,就能標定位置,造成極大的威脅。

4.jpg
今年4月在烏俄戰爭中,被烏克蘭擊沉的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資料照,美聯社)

從不對稱作戰的角度來看,台灣絕不應與解放軍進行軍備競賽,建造更多的潛艦與水面艦;這種策略既沒有必要,也負擔不起。因此台灣的「國艦國造」與「潛艦國造」政策,似非經過審慎評估和戰略規劃的結果。2023年度的國防部預算大增716億元台幣,是中央政府總預算最高的機關。我們常説把錢用在刀口上,但台灣卻經常把錢丟給國防部,卻對問題本質不甚理解,許多「黑箱問題」並不會自動獲得解決。

部署聽音系統與美日合作

美海軍在西太平洋布滿了完整的水下聽音系統,對廣大範圍的水下活動幾乎瞭如指掌。根據在1995到96年台海危機時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克萊門斯(Archie Clemins)在數年後,曾對筆者私下形容,台灣國防部對台海周邊的水下狀況感知「有如黑洞一般」。台灣的國防戰略本應致力與強大的美日同盟結合。假如台灣能建立水下聽音系統,除了肩負應有的反潛任務之外,並能與該同盟作情報交流的基礎。

為消除解放軍的水下威脅,台灣可考慮在台灣周邊水域部署 SOSUS(聲音監視系統),或 SURTASS LFA(監視拖曳陣列傳感器系統)。這二種系統都使用水下聽音器陣列監聽水下聲音,尤其是潛艦,並以標定水下威脅位置。由於台灣需要防禦的海域並不十分廣闊,因此這類系統的成本非常經濟實惠。同時台灣假如能部署智能水雷,無人潛艦、和遠程反潛火箭(ASROC)將能有效消除解放軍的潛艦威脅。

公佈敵軍水下活動

2021年解放軍共出動戰機961架次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而超過 17% (也就是每6架次就有1架次)為運8反潛機。鑑於其在台灣領空出現頻率異常之高,可推測由於台灣的4艘老舊潛艦已沒有太多戰力,加上12架P-3反潛機出勤的頻率不高,有可能是解放軍的反潛機,在台海附近與其潛艦部隊進行反潛演習。鑑於敵反潛戰力尚未成熟,台灣海域又是黑洞,應是中國最好的反潛試驗場。

5.jpg
2021年解放軍共出動戰機961架次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超過17%的假次為運8反潛機。(空軍司令部提供)

國防部從未公開解放軍在台灣附近的水下活動,這樣的「黑箱作業」令人不解。鑑於解放軍戰機,幾乎每天侵入台灣領空,而其戰艦也在台灣 12 海浬的領海基線附近虎視眈眈,我們幾乎可以肯定,解放軍潛艦亦應已在台灣週邊近接海域活動。

對於國防部震耳欲聾的沉默,我們可能獲得二種可能解釋:
首先如果國防部宣布解放軍潛艦侵入,但沒有任何手段將其擊沉或至少迫使其浮出水面,軍方可能會害怕丟臉;
其次由於台灣缺乏類似水下聽音陣列的感測器偵知敵潛艦活動,軍方可能對水下威脅渾然不覺。
無論如何,國防部「處處是機密」,看似保密,實則為戰略無知,令人搖頭。

戰術上潛艦無法阻敵

潛艦操作需要多年的培訓和積累經驗,絕非一蹴可及。尚在藍圖階段的台灣新潛艦,就算成軍以後,可能會部署在幾個水域,8艘各負責一個水域,互不干擾。這種守勢部署,在台灣潛艦人員操作尚未嫺熟前,可避免友軍誤擊。

但由於跨海的敵人艦隊勢必有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反潛武力護航,台灣潛艦就算能全部發揮戰力,阻止解放軍艦隊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爲,一艘潛艦攻擊一群水面戰艦,實際上是「自殺任務」。潛艦在發動攻擊後,不可避免地會暴露位置。而由於潛艦速度慢,將很難從敵方反潛武力網下逃脫。即使我軍潛艦有機會發射幾枚魚雷而不被擊沉,也必須立即躲藏,等同於退出戰場,使花費巨資建造的水下武力失效。

因此,建立一支潛艦部隊來保衛台灣的成本效益非常值得懷疑。反倒是美方建議台灣部署大量反艦飛彈,能擊傷或擊沈解放軍戰艦的成本效益極高。而且我軍反艦飛彈並不一定要部署在水面艦艇(例如微型飛彈突擊艇),因爲面對敵軍空中攻擊的存活率甚低。反倒是部署在陸地上、隱蔽良好的反艦飛彈更能重創解放軍。

「潛艦國造」能「如期如質」的目標似乎遙不可及

台灣自行建造潛艦的前景不容樂觀,除了缺乏設計、製造、整合、和測試潛艦的經驗與技術外,這個雄心萬丈的計劃還飽受醜聞和管理不當的困擾。加上軍火掮客内訌和外國技術人員無法保密,「潛艦國造」能「如期如質」的目標似乎遙不可及。

要廢止「潛艦國造」政策,對執政黨的「政績KPI」可能損傷,喊停有困難,但這並不意味不能改變方向。如果台灣真要建造潛艦,應從較小潛艦開始,然後逐步升級,按部就班地積累工程和操作經驗,對建立有效的水下威懾力量至關重要!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話説回來,台灣真的需要潛艦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