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_065754.jpg

陳國祥觀點:
台灣民主的含金量還剩多少?

2022-10-05 06:40 風傳媒

陳國祥 *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

1.jpg
頻繁的選舉,似乎並沒能增加台灣民主的含金量。(蔡親傑攝)

地方公職選舉如火如荼進行之際,曾為民進黨政要的蘇煥智、鄭寶清等人發起「台灣二次民主運動連線」,號召「再來一次政黨輪替」。他們痛心執政團隊沒收黨內民主,破壞民主、自由、人權與法治,加大力道控制媒體,且對人民傲慢,踐踏對人民的承諾,將台灣人民的善良與包容破壞掉;現在必須集結大家的力量,落實民主理念,讓台灣回歸初衷。這個拯救民主的運動反映了台灣民主百病叢生,其病根主要在於執政黨恣意妄為,削弱了民主政治的基礎與規矩。

在此同時,歐洲的民主面臨新挑戰,一些國家的右翼民粹政黨聲勢高漲,甚至取得執政權。義大利選民上月底將政權交給一個法西斯獨裁政權嫡系政黨領導的聯盟,這是二戰後歐洲極右勢力最大的突進。「今天對義大利來說是悲傷的一天」,義大利中左翼民主黨領導人承認這場為拯救國家民主的鬥爭已經失敗。北歐的瑞典,一個根植於新納粹主義的極右翼政黨也在兩週前的選舉中聲勢奪人,成為第二大政黨。這兩年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民主國家正在退化,甚至退回到專制,程度為五十年來的極致。

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性民主退化逐漸形成浪潮。被公認為後進國家民主發展典範的台灣,如今民主沉痾的病情加重,最嚴重的是憲政體制權責不分的爭議、憲政體制主力機關自主功能的弱化、國家治理體系的失能、政黨政治失靈造成的偏倚與失序、媒體獨立性的淪喪、民眾相對剝奪感益發嚴重的社會正義淪喪問題、民間社會活力與動能的退落、國家認同的撕裂、極端意識形態對公共論壇理性思辯空間的壓擠、財政收支劃分辦法弱化地方政府的自治權責、人民喪失對國家長遠發展願景與治國藍圖的共識,這些問題都未獲解決且日趨嚴重。

總體的趨向是從完全執政走向專制威權,在野政黨與公民社會完全無法有效監督與制衡,導致民怨四起,也使民眾對民主體制的信心與支持持續減弱
政論家陳淞山提出一個總結性看法:台灣逐漸步入「黑暗時代」的反民主回頭路。

具體的民主退化表現,在於蔡英文總統領導下的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在「總統兼任黨主席」的統治體制下,快速沉淪墮落貪腐化,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大開倒車,貧富懸殊繼續擴大,青年困境更加惡化、長輩照顧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再加上面對中共武統威脅,政府仍然束手無策,如何強兵救國捍衛台灣更是舉棋不定,致使台灣在內憂外患的政經環境下陷入更加嚴重的困局與危局。「第二次民主運動連線」,就是要對台灣政黨的腐敗墮落、失職、失能與失格提出最嚴厲的批判,並推動、落實並完成民主的再深化。

台灣民主的退化有其自身原因的獨特性,也有世界民主國家普遍的通性。政治學家張佑宗指出,目前全球正進入民主衰退期,造就「民主倒退研究典範」社群的崛起,相關討論主要圍繞四大領域:民主倒退、政治(情感)極化導致民主危機、民主制度失去公民支持而產生「民主去鞏固化」以及民粹領袖透過行政權接管而削弱民主制度等問題。

這些問題台灣無一不有。當然,民主退化非由政治單一原因形成,民主危機多是結合社會本身存在裂痕,加上社群平台推波助瀾,民粹主義因之興起並且將其激化,造成該社會在政治認同與群眾情感趨於極化發展,有些國家藉由選舉投票選出民粹領導人,導致民主危機的進一步惡化。

這些問題是舉世皆然的通性。
至於台灣的民主化退化則有一些特殊情況。
政治學家朱雲漢認為,台灣有著一黨威權體制的歷史遺緒、分期付款式的民主轉型過程、國家認同衝突造成的社會撕裂、兩岸關係對峙所導致的台灣安全難題與政治前景的不確定,以及台灣所採取的憲政改革路徑與修憲結果,特別是台灣所採行的半總統制、國會選舉採取以單一席次選區為主的兩票制,以及國會席次經過急遽減縮等制度設計因素。

2.jpg
台灣維新台北市長參選人蘇煥智(右二)、台南市長參選人許忠信(右一)、桃園市長參選人鄭寶清(左二)、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左二)等人30日出席「台灣二次民主運動連線」成立大會。(顏麟宇攝)

這些問題都未獲徹底解決,其陰魂還繼續發威中:一黨威權體制再現、民主轉型不完整、對中立場撕裂社會、憲政體制權責不明、政黨對立嚴重、立委席次過少而助長濫權等問題長存不解。

在普遍性趨向與獨特性因素疊加之後,台灣民主制度的運作愈益失靈,出現了「民主去鞏固化」危機。台灣如同世界許多民主國家,由於民眾對現實政治高度不滿,所以對民主機構的信任基礎越來越薄弱,對民主治理績效不彰的反感不因政黨輪替而化解;愈演愈烈的藍綠對立問題,與美國越來越尖銳的紅藍對抗問題神似;台灣由於立場對立、各堅持己見、絕不妥協而導致國家認同與公共政策議題陷入而僵局無法解決,與政治學者為解釋美國政府治理能力癱瘓所提出的「否決政治」(vetocracy)模型如出一轍。


有學者認為,人類政治發展歷史可能已經進入「全球民主蕭條」階段,台灣也在這個風潮中。全球各地近年捲起反民主傾向的民粹政治運動風潮,民主正當性基礎備受衝擊。台灣的民主無法超脫全球自由民主體制所普遍面臨的政治衰敗與合法性危機,特別是民主治理危機不得善解,且持續惡化。

從第一次政黨輪替開始,台灣民眾不但未體驗到政權輪替帶來的民主改革紅利,反而飽嘗政局衝突與動盪造成的經濟衰退惡果,經濟除了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之外,產業升級瓶頸始終難以突破,國內投資意願長期低迷,經濟邊緣化問題也日益嚴峻,民眾更感到民主體制不僅無力回應當前台灣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各項重大挑戰,反而使其日益惡化。

由於民眾對於民主治理品質普遍失望,各階層、各年齡層普遍瀰漫著迷惘、失落與挫折感。
尤其是面對中國大陸的快速成長,更感到壓力倍增,而執政者除了鼓動反中激情之外,也提不出對應善策,致使民眾更感到彷徨無助。

民主治理危機也動搖了台灣民主體制的正當性基礎,民眾對於民主體制優越性普遍信念走低,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不斷將權力極大化,侵犯憲政體制核心機構的自主性,並將權力伸延到社會各領域,特別是操弄媒體與運用網軍,更加重了民眾對體制的不信任感,動搖了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台灣如同許多民主後進國家,民主發展本來就有揠苗助長的意味,民主憲政穩定運作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條件尚不完備,諸如專業化的文官、獨立的司法與媒體、中立的情治單位與軍隊、成熟而專業的公民社會。台灣民主原本先天不足,所創造的有限成果也被濫用的、腐化的權力嚴重侵蝕,令人懷疑台灣民主的含金量究竟還有多少?

一些政黨、政客與民眾熱切擁抱民主體制,固然有其信念上的緣由,也不乏是基於民主有其工具價值,可以打擊異己,可以掌握與瓜分國家資源,可以追求獨立夢想。許多民眾不知民主也有黑暗面,天真地期待民主可以帶來良好治理,促進經濟發展,帶來社會公平正義。
台灣經過幾輪政黨輪替之後,證明政治體制無法有效回應這些需求,對民主的支持逐漸動搖。現在大家越來越明瞭,民主無法畢其功於一役,必須不斷精進,需要第二次乃至永不休止的改革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