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左)曾不只一次公開批評蔡總統(右)的能源政策,並指出蔡曾對他說,能源轉型在2024年之後就不是她的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屋頂下
當然有妳的事
二○二四後的蔡英文
還有兩個星期,九合一選舉之後,台灣將立即進入二○二四總統大選的政治年,也就是到了蔡英文將結束兩屆八年總統任期退場的時間了。
「二○二四年後就不是我的事了。」與李遠哲談能源政策時,蔡英文曾這麼說。
非僅能源政策而已。二○二四年以前這兩屆八年,畢竟是蔡英文的事,責無旁貸;至於二○二四年後,若有遺愛是蔡英文之功,若有遺禍也罪無可逭,不能說「沒我的事了」。
例如,兩岸關係。蔡英文在二○一六年首任前,兩岸關係曾達到馬習會的水準。但在今日蔡將離任之際,她似乎以操作「抗中保台」與「芒果乾」而沾沾自得;殊不知,因此已使兩岸關係陷於「只能仇恨/不能和平,只能衝突/不能互惠,只能零和/不能雙贏」的凶惡情境。
這究竟是蔡英文在兩岸操作的成功或失敗?二○二四後的兩岸關係難道就沒有蔡英文的事了?
比如說,賴清德可能是二○二四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這有沒有蔡英文的事?在兩岸政策上,究竟將是蔡影響賴,還是賴影響蔡?
賴清德說,他將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的路線。不過,蔡英文只把話說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地步,並未說「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但賴清德則逕稱「台獨就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並謂這是台灣社會的共識(語境與「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不同),愈描愈黑。
這麼一來,蔡英文所作「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種種試探,已被賴清德轉化為「中華民國就是台獨」,或「四個堅持」就是「台獨」。
賴清德說,他不會對「我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一說進行微調。但他卻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嫁接到他的「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也就將蔡英文歸類為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這難道是蔡英文追求的歷史定位?
類此,對於兩岸政策,蔡英文能說「二○二四後就不是我的事了」嗎?
回頭說能源政策。世界經過這幾年的能源情勢衝擊,日、韓、德等反核標誌國家皆已大幅調整其非核或減核政策,韓國尹錫悅新政府甚至指其前任的脫核為「愚蠢」,歐洲則出現將核能視為「綠能」之議。可以這麼說,對於自給油氣能源短缺的國家而言,核能已被視為「經濟主權/能源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何況,非核政策對台灣尚至少有兩種特殊的影響:
一、從戰爭面看,我是最早指出「非核不利台獨」者之一。民進黨的台獨政策趨向備戰或挑戰,卻以非核為目標,這不啻是自殺的路徑。此一觀點如今已成常識。
二、從發展面看,台灣如今將高耗能的半導體業炒得如此火熱,能源供應如何解決?其實,台灣的安全依托,不止在留住半導體業,而更在促進加強台灣在各種可能方面的國際經濟鏈及供應鏈中的地位,朝向九○年代一度熱議的「亞太營運中心」那種概念發展,這個宏大的意圖更必須有穩靠的能源體系支撐。不可能廢核,但可討論配比。
也就是說,不論戰爭或發展,二○二四後核能在台灣能源結構中的地位應當仍待斟酌,蔡英文說這不關她的事,卻必定仍是我們台灣大家的事。
再談民主法治,這是最核心的問題。蔡英文喜以民主法治自誇,其實她卻是解嚴以來對民主法治摧殘最甚的政府,傷害到骨髓裡。
教育部將蔡英文的教授升等檔案密存三十年,是典型事件。這是運用行政權的獨占地位,扭曲法律與制度的正當運作,完全輾壓民意對於公義的期待與追求。亦即:行政輾壓,踐踏民主。
蔡政府的許多重大政治操作中,皆呈現這種幾乎一模一樣的模式。
例如,設立促轉會及不當黨產會等機構,公開自詡為「東廠」。只呈現鞭屍蔣中正的民意,卻壓制了感懷其反共保台的民意,甚至篡改歷史。難道將中國「東亞化」及將台灣「南島化」是主流民意?又如,操控NCC,將傾藍媒體中天新聞台撤照是民意?百般扶持綠友友鏡電視是民意?或意欲將TVBS移頻是民意?又如,把持了教育部,卡管案擺明了就是要「黨與政」介入校園,這是民意?林智堅論文案,公然以政治權位糟蹋校園榮譽,這是民意?又如,衛福部盤踞了疫苗關卡,意欲炒作高端奇蹟,多方阻擾民間外購疫苗,甚至恐嚇「根本買不到」,這又是民意嗎?再如,玩弄體制,我可以公投綁大選,你不可以,這是不是民意?
這些例證,皆與「封存蔡英文檔案三十年」完全一樣。用獨占的行政權輾壓一切,以「反蔣/反中/反中天/反核/卡管/挺林智堅/扶植高端」為「民主」,卻全力打壓與政權當局不同的民意。行政權如此囂張跋扈,被輾壓的民意及民主豈有活路?
尤有甚者,形形色色的「標案」已成為蔡政府無孔不入的政治工具,大自高端「綁標」、蘇貞昌女蘇巧純的二三設計公司桃園市府標案,小到大港開唱、一四五○,處處可見「標案」聯結的「國庫通私庫」的食物鏈。蔡英文的「標案政治」已經將民進黨異化為一家「台獨公司」,政治也就日漸沉淪為浮士德化的骯髒產業了。
台灣的民主法治異化到這種地步,民進黨又「標案化/台獨公司化」到這步田地,蔡英文留下了這樣的一個台灣,造就了這樣的一個民進黨,說得輕巧,「二○二四後就不是我的事了」?
擔任兩屆八年總統,不可能像抹完嘴就扔掉一副免洗餐具。二○二四年後,蔡英文不論面對自己或面對台灣,當然都有她的事。
言兩岸關係,李登輝和陳水扁卸任後,皆更倒向台獨,蔡英文是否也要跟隨賴清德作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言台美關係,蔡英文難道決定要讓台灣作一隻美國刺蝟?言能源政策,蔡英文會不會等著讓時間來證明她的「愚蠢」?言民主法治,蔡英文要如何面對民進黨這個腐敗沉淪的「標案總部/台獨公司」?這更是個深到骨髓裡的問題。
蔡英文卸任時留贈台灣的大禮,是讓青年回到一年的義務役。這個大禮,可謂總結了蔡英文八年來的方方面面。在送出這個最具標誌意義的大禮時,蔡英文也可以總結思考這八年的得失,以及二○二四年後的自己及台灣。
許多事皆因妳而生,不會沒有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