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左)11月4日率先訪問大陸,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歡迎儀式。歐新社
「朝貢外交」?
歐洲領袖接連訪北京
日本專家酸度破表
歐盟宣布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定於12月1日訪問北京,如果連同德國總理蕭茲11月4日訪陸,以及法國總統馬克宏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預計明年初的造訪,可以說北京與歐盟關係出現融冰跡象。
美國自然不樂見此一發展,日本也是。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筑波大學名譽教授、「中國問題全球研究所」所長遠藤譽女士,25日發表評論,指稱這代表歐洲開啟對習近平的「朝貢外交」,聽起來酸度破表。
遠藤譽認為,蕭茲的出訪給歐洲各國起了個頭,象徵歐盟對北京戰略的轉捩點。俄國入侵烏克蘭後,美國順勢要求歐洲盟邦停買俄國廉價天然氣,改買價格貴四倍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已讓歐盟咬牙切齒。「北溪」海底天然氣管線的爆炸,更讓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懷疑,是美國或英國下的手,要讓歐俄完全斷鏈。
法國總統馬克宏預計明年元月訪問北京,這是他在G20峰會場邊與習近平會談時就已經安排好的。跟蕭茲一樣,馬克宏也呼籲北京對莫斯科發揮影響力,讓俄烏早日停戰。估計馬克宏也會帶國內企業一同出訪,帶回一些大單,面子裡子兼顧。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預計將跟進。中國大陸與歐洲本來就無冤無仇,在地緣政治上也沒有矛盾,加強經貿往來才是正辦。
遠藤譽批評,這將形成骨牌效應,最後結果就是歐洲對北京的「朝貢外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