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_104204.jpg


揭仲專欄:
共軍主力會從南台灣登陸嗎?


2023-02-03 06:50 風傳媒

揭仲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1.jpg
CSIS對中共2026年攻台進行大規模兵棋推演;其中一個的想定場景是,共軍從台灣南部登陸,再一路向北推進。(中國軍網)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1月上旬公布名爲《下一場戰爭的第一場戰役-模擬中國入侵臺灣》的報告,對中共2026年攻台進行大規模兵棋推演;其中在「美國和其他盟友袖手旁觀,中華民國單獨面對共軍進攻」的想定場景中,共軍扮演者決定先登陸台灣南部,再一路向北推進。

在此一場景中,兵推結果顯示因為國軍反艦飛彈未能全面摧毀共軍兩棲艦艇,共軍也能及時修復港口與機場等設施,使共軍約有230個營、16萬5000人成功登陸;但因為國軍憑藉河川逐次防禦,使共軍花了三個禮拜才佔領台南與高雄,第六個禮拜才佔領台中並在花蓮開闢第二戰場,到第十個禮拜才成功佔領台北,整個地面作戰長達70天。

在傷亡部分,國軍地面部隊傷亡總數約8萬5000人,海、空兩軍幾乎全軍覆滅,陣亡者可能達2萬8000人。但共軍也傷亡慘重,在登陸的230個營當中,有65個營失去戰力,總傷亡人數約7萬人,其中陣亡2萬3000人。

南台灣登陸是捨近求遠嗎?

「大型島嶼聯合進攻作戰」力求速戰速決,透過一場快速的決定性作戰,於最短時間內達成癱瘓、分化、瓦解國軍有組織抵抗的效果。

2.png
2023年1月CSIS共軍攻台兵棋推演(取自CSIS.org)

共軍扮演者將主力於台灣南部登陸的選擇,在國內引起不少質疑,認為共軍武力犯台時為追求速戰速決,主力應該會直接攻擊台灣北部,不太可能捨近求遠從南部登陸,再曠日廢時的朝台北推進。

然而,筆者認為這個場景的兵推結果,與短期內──或許就是2026年前──共軍若要對台灣本島實施「聯合登島作戰」,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大致吻合──也就是為了遷就登陸地點以確保登陸作戰成功,使主力被迫在遠離主要目標區的位置上岸。這個兵推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部分中共學者將以武力奪取台灣的作戰,稱之為「大型島嶼聯合進攻作戰」,在實際執行時,將包括「聯合火力突擊作戰」、「聯合封鎖作戰」與「聯合登島作戰」等三種形態,並以「徹底屈服、摧毀台灣本島的分裂勢力」為目的。因此行動一旦展開、付出重大的軍事與政治代價已無可避免後,共軍就應該以奪佔和控制全台灣為目標,才能不讓中共口中的「分裂勢力」有任何死灰復燃之機會。

中共學者在討論「大型島嶼聯合進攻作戰」時,確實強調此一作戰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政治與外交鬥爭的制約」,特別是「強敵軍事干預」;因此應力求速戰速決,透過一場快速的決定性作戰,於最短時間內達成癱瘓、分化、瓦解國軍有組織抵抗的效果;避免為各種干涉、干預與可能的連鎖反應,提供更多的機會與時間。

短期內共軍主力還是藉兩棲登陸

就如CSIS設定的2026年以前,共軍若要對台灣實施「聯合登島作戰」,必須從海上對台灣實施兩棲登陸作戰。但台灣可供大規模兩棲登陸的灘頭極少,第一波登陸地點可能會與大台北地區有一段距離。

3.jpg
若共軍大、中型運輸機集中使用,以80%的妥善率計,頂多能投送第一波需從空中進入台灣兵力數量的50%。圖為解放軍主力運輸機運-8。(空軍司令部提供)

然而,短期內共軍在實施「聯合登島作戰」時,雖已能採用結合平面登陸與垂直登陸的「立體登陸」模式。但國軍「戰略預警」、「一體化聯合防空作戰」與「聯合制壓作戰」具備一定能量,「抗登陸防衛體系」也尚稱完備;加上共軍自身在戰略投送與現代化聯合作戰指揮管制能力等方面仍然不足,僅「精確打擊火力」具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地面攻擊部隊的主力還是只能在若干空降與機降部隊的支援下,循傳統兩棲作戰的方式登上台灣陸地。

以空中戰略投送能力為例,中共學者估計武力犯台若要具備速戰速決的條件,則在「聯合登島作戰」階段,第一波就需要從海上和空中投送約12至15個旅;且其中有一半、約6至7個旅,需由大型運輸機與直升機從空中快速投送。但現階段若將共軍全軍的大型與中型運輸機集中使用,以80%的妥善率計,頂多能投送第一波需從空中進入台灣兵力數量的50%,離標準還有不小的距離。

換言之,短期內、或許就是CSIS所設定的2026年以前,共軍若要對台灣實施「聯合登島作戰」,在空中投送能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地面攻擊部隊的主力還是必須從海上對台灣實施兩棲登陸作戰。

但傳統兩棲登陸作戰不僅所需登陸場的正面與縱深較大,對登陸地點的海岸地形、水域水文條件,與海岸線後方地形地貌等,都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使短期內共軍若要對台灣實施聯合登島作戰,為了遷就極少數可供大部隊登陸的灘頭,第一波地面攻擊部隊主力所挑選的登陸地點,可能會與國軍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區域──例如大台北地區──有一段距離。

合適登陸的14處「紅色海灘」地貌變化大

如今僅有少數還能實施旅級部隊兩棲登陸的灘頭包括:北部寶斗厝海灘、海湖海灘、中部甲南海灘與南部喜樹海灘,另外再加上國軍實施兩棲登陸訓練的屏東加祿堂海灘。

美籍學者易思安(Ian M. Easton)在其著作中,曾提及在台灣本島全長1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中,合適的登陸海灘僅有14處。但跟據某位國軍宿將的看法,這14處海灘早年確實因為可實施旅級(含)以上之大部隊兩棲登陸,被國軍註記為「紅色海灘」。可是多年後,這14處灘頭的地形、地貌與後方人工聚落設施都已產生極大的變化。如今僅有少數還能實施旅級部隊的兩棲登陸,或許就包括陸軍參謀長章元勳中將在1月17日國防部記者會中主動透露的:北部寶斗厝海灘、海湖海灘、中部甲南海灘與南部喜樹海灘,另外再加上當日章參謀長未提到、卻是國軍實施兩棲登陸訓練的屏東加祿堂海灘。

4.jpg
易思安列出14個適於登陸作戰的海灘。(易思安的新版2049研究所報告)

雖然林口的寶斗厝海灘離大台北地區較近,卻有下列三大不利因素:
第一,由於地形地貌的變化,使得每梯次可登陸的部隊規模,已較早年被列為「紅色海灘」時大幅縮水;
第二,國軍地面常備部隊的主力原本就位於北部作戰區,兵力火力遠較台灣其他地區雄厚,使登陸共軍在每梯次能登陸部隊數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即便有運輸機空降和直升機機降的兵力協助,仍舊很難突破國軍的防禦;
第三,若從北部這兩處灘頭登陸,攻擊部隊從灘頭朝內陸推進後沒多久,就會進入城鎮與都會地帶,很快地轉入城鎮作戰,不利於在登陸後數小時內達成建立登陸基地的目標。

前述三大不利因素,或許就是此次CSIS所做2026共軍犯台兵推中,共軍扮演者選擇將地面攻擊部隊主力從台灣南部登陸的主要理由。

事實上,在中共學者的著述中,也曾提及若從台南和高雄間的地區進攻,或許就是台南的喜樹海灘,則共軍攻擊部隊也將和從林口寶斗厝海灘登陸時一樣,會很快地轉入城鎮作戰,不利於建立登陸基地。

換言之,當前共軍為確保第一波地面攻擊部隊能成功登陸,主攻部隊可能會被迫挑選離國軍常備部隊主力所在的台灣北部距離較遠,且海岸地形比較適合開闢登陸基地的地點──或許就是南台灣,例如屏東加祿堂──實施登陸;並在若干運輸機空降與直升機機降兵力的支援下,先擊破當面防禦的國軍以確保灘頭陣地,再將個別灘頭陣地串聯擴大為登陸基地,讓後方梯隊與物資成功登岸;然後再從登陸基地躍出,轉往攻擊台灣各要害目標。

但這個選擇固然有利於第一波共軍成功登陸與確保登陸基地,卻難以符合速戰速決的要求,不僅使後續的作戰曠日廢時,付出的成本也比較高。CSIS在2026年「中華民國單獨面對共軍進攻」場景的兵推過程,似乎就印證了這一點。

共軍也在調整戰術提升能量

當時間越接近2035年、甚至2032年時,其武力犯台「聯合登島作戰」的型態也會逐漸演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岸對岸」攻擊模式。

為突破前述限制,讓武力犯台作戰能具備速戰速決的條件,共軍已著手進行「聯合登島作戰」的轉型。日後隨著共軍在大型兩棲突擊艦、大型運輸機、大型運兵直升機、氣墊登陸船等新式載具數量的成長,與共軍組織、戰術、戰法的調整,及執行現代化聯合作戰指揮管制能量的提升;當時間越接近2035年、甚至2032年時,其武力犯台「聯合登島作戰」的型態也會逐漸演變為「全方位、全時域、全空域」的「岸對岸」攻擊模式。

5.jpg
共軍大型兩棲突擊艦等新式載具數量成長讓共軍組織、戰術、戰法跟著調整。圖為習近在三亞軍港視察最新服役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翻攝央視)

部分中共學者強調這種方式「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可以更快的速度超越敵抗登陸障礙,在對方預料不到的時間、地點和天氣條件下,在敵防禦地域的全縱深多個方向上登陸,極大地提高了登陸作戰的有效性」。

意味著在這種模式下,共軍第一波地面攻擊部隊就可劃分為許多營級的戰鬥群,在網狀化指揮系統的支撐下,從東南沿海各戰略投送基地與戰略投送點,搭乘各式空中與海上高速載具,快速越過台灣海峽與台灣本島海岸線的設防地帶,從海上與空中多點、同時進入台灣海岸線及海岸線後方,對國軍防衛體系的重心,包括大台北地區,實施全縱深攻擊。中共的學者甚至強調,以軍改後的合成營為核心所編組的營戰鬥群,戰力與軍改前的旅團級部隊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具備突破登陸地點周邊國軍防禦的能力。

另外,為處理「聯合登島作戰」龐大的人員與物資,港口碼頭設施成為最重要的物資裝備樞紐。但因為戰時不僅台灣本島的港口可能遭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使用;台灣本島多數的海岸地形也讓登陸共軍難以找到符合條件的大面積海岸,來開設登陸基地,導致後續增援部隊及裝備物資卸載的難度加大。

因此,共軍另一個改善重點,就是提升「無碼頭卸載」能力,使登陸共軍能夠在傳統上不利於搶灘的灘頭或嚴重受損的碼頭成功開設登陸基地,讓後續攻擊梯隊與所屬之重裝備及物資,能快速地登上台灣陸地,解決武力犯台作戰在聯合後勤支援方面的重要課題。

一旦共軍「聯合登島作戰」轉型成功,其地面攻擊部隊的主力就有更高的可能性,直接攻擊大台北地區,以確保能速戰速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