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洞見值得台灣借鏡」
法新社盤點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七大優勢
2023年2月13日,烏克蘭頓內次克前線的烏軍指揮官正在下達命令。(美聯社)
俄烏戰火延燒將近一年,烏克蘭的戰車與壕溝戰看似老派,但法新社訪問多名美國軍事專家,他們認為烏克蘭展現的戰略洞見,從中東到台灣的未來衝突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包括更為積極地進行武器儲備,以及善用人工智慧與無人機來對抗強敵。
● 人工智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防專家畢德爾(Stephen Biddle)表示,烏克蘭一直在測試「整合感測器」,利用三角測量法分析不同來源的訊息,建立更全面的戰場面貌。
美國企業帕蘭泰爾公司(Palantir)則為基輔提供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工具,可將數十億位元的資料迅速分門別類,幫助指揮官即時掌握敵軍動向、陣地位置與攻擊目標。
● 自主無人機
無人機作戰在烏克蘭戰場已進入成熟階段,不過俄烏雙方的能力大致相當。世界各地軍隊也正在迎頭趕上,未來的自主無人機將搭載自動攻擊程式,無須經由人類決策便能執行任務。不過這個「未來」在烏克蘭實現。
由AeroVironment開發的彈簧刀無人機有「神風無人機」之稱,能夠鎖定目標後與敵軍同歸於盡。(AeroVironment官網)
目前烏軍正在使用美援的彈簧刀無人機(Switchblade),它具有「目標識別」功能、可以自行鎖定目標攻擊。當然,這種「殺手機器人」也引發許多爭議,包括戰爭可能會脫離指揮官與政治家的控制。
● 公開來源情報分析
「公開來源情報」(OSINT)已成戰爭中不可或缺的情資,俄烏雙方都利用通訊軟體(如Telegram)、商業衛星照片、公共天氣與森林火災地圖、TikTok影片等來源,獲取軍隊作戰地點與潛在目標,並且解讀政治意圖。
2022年2月27日,俄軍的裝甲車在哈爾基夫攻城戰中起火燃燒。(美聯社)
如果俄國官兵用手機聯繫家人或朋友,烏克蘭情報部門就會隨即介入,並且從中取得敵軍位置與所在單位等細節。華府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的洪多(Candace Rondeaux)更表示,其實戰前就有許多「公開來源情報」指出俄軍即將入侵。
● 防空能力
在所有採購匿蹤戰機與轟炸機的資金當中,載人戰機對烏克蘭影響較小、大型飛彈的影響也同樣有限,因為烏克蘭真正需要的是防空能力,也就是使用陸基飛彈擊落空中攻擊的能力。
愛國者三型飛彈最大攔截距離70公里,最大攔截高度24公里。(蘇仲泓)
專家指出,中東的衝突大部分是空中的戰機、轟炸機、飛彈,而不是發生在地面的戰鬥。烏克蘭戰爭也證明了許多國家更需要的是防空武器的儲備,但是當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報價高昂,這也確實是一項挑戰。畢德爾說,軍隊需要昂貴的武器來擊落昂貴的敵機,但也需要便宜的武器來擊落便宜的飛機。
● 武器彈藥:多多益善
專家表示,烏克蘭戰爭所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所有彈藥都會消耗的很快,補給成了一項難題。西方的所有武器庫存都在大幅減少,從小型彈藥到高端精準彈藥無一倖免,烏克蘭的盟友正在盡可能滿足烏方需求。
2022年9月,烏克蘭戰爭,烏軍戰士檢視潰敗俄軍留下的彈藥(AP)
除了仍在進行的烏克蘭戰爭之外,台海兵推也顯示彈藥消耗情況驚人。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研究員華瑟(Becca Wasser)說,最近一次中國入侵台灣的兵棋推演,彈藥消耗速度同樣「令人生畏」。華瑟表示,如同烏克蘭戰爭一樣,「我們不該假設美中之間因為台灣爆發衝突將會速戰速決,洪多則認為美國應該與北約盟邦共享軍事科技、合作生產軍火。
● 去中心化的戰場指揮
烏克蘭靈活且去中心化的指揮方式,在戰場上確實比俄羅斯具備更多優勢。畢德爾說,俄羅斯僵化的集中指揮,一直以來都是個壞主意,這也再次證明了一戰以來的歷史教訓。不過專家也認為,即便是北約各國直到現在,也依舊無法避免高度集中的指揮方式,要做出改革並不容易。
● 作戰決心
華瑟說,烏克蘭現代化的專業部隊,其實要到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才正式建立,她認為台灣的軍隊理應接受更好的訓練。
2022年11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烏軍發射反戰車飛彈(AP)
畢德爾說,烏克蘭戰爭的另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在俄羅斯入侵之初,包括莫斯科與西方領袖都曾質疑烏克蘭人民是否會堅定捍衛家園,「台灣是否能像烏克蘭一樣具有決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