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全動法》爭議不斷,最後政府決定暫緩修法。總統府提供

16歲學生上戰場黑歷史曝!
政府《全動法》修錯重點?

2023-03-10 遠見雜誌 蔡炆璇 

國防部公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的議題意外失焦,甚至誤傳將16歲學生造冊上戰場一事。儘管政府最終決定暫緩修法,要求國防部從長計議,可社會各爭議難平。而歷史上,日本沖繩確實曾有未成年學生被迫共赴沙場的事件,究竟當年如何演變?本文帶你深入探討。

國防部先前公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議題卻意外失焦,不僅爆出草案新增的第33條,讓政府在動員實施階段能管制媒體,可能箝制新聞自由而惹議外,另第16條要求主管機關對學校青年動員服勤進行規劃,是為了讓學生上戰場也遭各界抨擊。儘管國防部澄清,絕無將16歲學生造冊一事,可社會爭議難平,政府最終也決定暫緩修法,要求國防部從長計議。而歷史上,日本沖繩確實曾有未成年學生被迫共赴沙場,究竟當年事件如何演變?本文帶你深入探討。

日本二戰沖繩悲歌!16歲學生被迫入「鐵血勤皇隊」

二戰時期尾聲,四處侵略的日本國家,在沖繩島戰役中,民兵死傷非常慘重。據悉,當時島上約47萬住民中,有高達1/3的人遇難身亡。

而日軍主要交火對象美軍,後來也公開戰爭數據,表示沖繩戰役中,平民死傷約14萬人,包括被炮火、空襲無情炸死的罹難者,還有在日軍強迫下集體輕生的百姓,以及遭日軍強迫充當士兵而戰死的居民。

更可怕的是,早在沖繩戰役前,日本軍方就與當地縣府簽訂備忘錄,其中正記錄到,日軍要各校組織14歲至16歲,未滿兵役年齡的少年,並成立「鐵血勤皇隊」,帶著他們進行軍事訓練,好於非常時期,直接編入作戰軍隊,參與戰鬥。

據統計,這支極度機密的少年兵「鐵血勤皇隊」中,有來自沖繩12所中學的1780名年輕男子被迫參加,其中一半以上,約890人最後因戰亂而喪身。

不僅如此,沖繩各女子學校,當年也被日軍下令要組織隨軍護士部隊,分別名為「山丹花」「白梅」「瑞泉」及「梧桐」等,並前往野戰醫院服務。

而這些真實存在的歷史悲歌,爾後還被現代人拍成紀實片《被沖繩之戰撕裂的兄弟》,讓人透過電影目睹戰爭的可怕,戰火是如何讓民眾成為二次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最無辜的犧牲品。

photo1.jpg
圖/日軍示意圖。picryl

為何日軍當年要學生上戰場,又逼居民集體輕生?

1945年當時日軍極其殘暴,不僅戰爭期間,把沖繩人當成美國軍武的人肉護盾,還到處搜刮居民食物,並處死躲藏者。

同時,日軍還為了讓美軍分不出日本本島人和沖繩人,進而殺害會不同地方方言的百姓千餘名,以抑制間諜活動。

就這樣,隨著日軍節節戰敗,軍力嚴重不足之際,深感「來日無多」的日軍,開始變得更殘暴冷血。

有日軍更為頻繁地強暴當地女子,還有日軍對沖繩百姓眾提出極其荒謬的要求,即要大家集體輕生,荒誕的理由是「寧可死也不能被美軍俘虜」「美軍戰勝後會屠殺、強暴你的妻女」「美軍士兵極為野蠻,勝利後會橫衝直撞的殺戮」。

而這些日軍恐怖的造謠,確實讓當時心生恐懼的沖繩人,出現帶妻小從懸崖峭壁跳入海中的悲情場景。

當年整座沖繩島,可說到處瀰漫著死亡氣息,直到戰爭告一段落,美方以人道相待,才讓數以百計的沖繩居民選擇活著,挽救許多寶貴的性命。

經歷過這段殘酷歷史,即便至今,二戰已結束80多年,仍有沖繩民眾難以打從心裡當自己是日本人,因為沖繩島戰役造成當年10萬多人身亡,實在太過慘烈了,除完全惹怒沖繩百姓外,老一輩延續到後代人的內心傷痛更是難以撫平,有人也因此稱其為「鐵雨戰役」(鉄の雨,tetsu no ame)。

修改《全動法》背後,忽視國安民防恐才是最大隱憂

有鑑於此,對於國內誤傳,國防部計畫讓「16歲青少年上戰場」的假訊息,台灣家長才如此憂心,深怕上述的慘痛教訓重演。

但國防部長邱國正雖於3月6日強調,完全沒有動員16歲學生上戰場這回事,還直指國軍入伍是18歲後的事,怎麼可能讓未成年沒經過任何訓練就持槍打靶,這些都有嚴格規定,更遑論叫他們出兵作戰,若這些人真的要來,邱國正還半開玩笑地說「我還會怕咧」。

photo2.jpg
圖/國防部長邱國正。總統府提供

接著邱國正話鋒一轉也坦言,自己身為軍人是反對作戰的,但想保家衛國,國防部不能不做準備,準備愈周延,狀況發生時遇能按部就班。

此外邱國正更強調,一旦作戰,如何有效掌控國家戰略物資並應用,以達到全民防衛、全民作戰的效果,才是修改《全動法》真正的用意。

因此基於這理由,國安會、行政院都有出面召集許多部會,研議全民防衛動員的一個準備法,可就外界爭議來看,的確有些事不夠周延,像是原本八個部會受科技或環境變遷的影響,另外還要面臨徵集問題。

無論如何,後續國防部都會綜整相關資料,以供跨部會協調,把全部意見列進去,並逐條審定,避免造成日後紛擾。

然而事實上,在台灣於戰爭時動員民間力量,進行民防相關工作的法規一直都存在著,好比《民防法》《民防法施行細則》《民防團隊編組訓練演習服勤及支援軍事勤務辦法》等。

其中《民防法》第5條第1項第3款後段,就規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在校學生,應參加各該學校防護團編組支援服勤」,又高中以上學校也都必須安排軍訓、護理等課程,以備學生在戰爭時期進行動員。

因此台灣國防最大的隱憂之一,也許不在修改《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而是民防演練不能老是做做樣子,例如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或萬安演習,政府每每都為了不想擾民,或引發民怨,都只動員最小人力,完成超小規模的演練,如此做法,雖然體恤民眾日常生活,卻也似乎間接證明,政府與國防部長年忽視國安民防工作的重要性。

※ ※ ※ ※ ※

photo.jpg
圖/國民黨籍立委、前陸軍中將吳斯懷。取自吳斯懷臉書

《全動法》四大爭議:5分鐘讓你一目了然

2023-03-01 遠見雜誌 彭杏珠

228連休假後的第一顆震撼彈,竟然是「16歲娃娃兵」「媒體、網路被納管」的新聞。國防部繼延長義務役一年後,日前又於網上公告將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內容包括對16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造冊」;必要時將對媒體、網路納編、納管,由於事涉敏感,讓外界恐慌不已。到底什麼是《全動法》?跟民眾有何關係?爭議點何在?5分鐘讓你一目了然。

去年12月29日,總統蔡英文正式宣布義務役延長為一年,從2024年元旦起生效,恢復徵兵制。亦即2005(民國94)年出生的役男,必須當兵一年。從各種蛛絲馬跡顯示,政府已在為「作戰」做準備。

這次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簡稱全動法)修正案,也再次印證外界的擔心。

由於多數民眾對《全動法》霧裡看花,《遠見雜誌》專訪國民黨籍立委、前陸軍中將吳斯懷,幫讀者釐清《全動法》修正案的爭議點?將對民眾造成什麼影響?

其實,從去年起,政府就開始研擬《全動法》修正草案。此法,並非單純的國防事務,還涉及內政部、教育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數位發展部等部會。國防部彙整好各部會的草案後,提交給行政院,最終由行政院跟國安會決議後,再送至立法院審查。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立委即便知道正在研擬修法階段,還是有點意外,國防部會在228連假的前夕,上網公告修正案的條文,導致連假期間開始發酵,隨後並引發軒然大波。「主因是各種定義都不清楚,諸多語焉不詳之處,未諮詢學者專家,也沒有聽取民意,就貿然想修法,當然會造成外界的恐慌,」吳斯懷說。

請政府釋疑:《全動法》的四大爭議處

修正案有兩件事最受關注,就是「要求對16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計畫造冊」,以及「必要時將對媒體、網路納編納管」。引發家長們的恐慌,憂慮台灣是否會出現「娃娃兵」;媒體也如驚弓之鳥,擔心「新聞、言論自由」被箝制。

吳斯懷提出修正案的四個主要爭議點:

首先,根據憲法,一般民眾並無「軍事」任務,執政黨必須讓全民知道,台灣到底是要走「全民防衛」還是「全民皆兵」?這是總統的權責。

目前,中華民國的全民防衛動員,區分為軍事動員及行政動員。軍事動員包括軍隊動員及軍需工業動員,由國防部負責執行,中央各機關配合辦理;行政動員包括精神、人力、物資、經濟、財力、交通、衛生動員,由中央各機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執行。

吳斯懷說,平民百姓(包含年輕人)並無軍事任務,只是作戰時予以支援,而且不會配發武器裝備。執政黨希望年輕人保鄉、保校,請問到底要如何保衛,是配發武器給他們嗎?這點很重要,必須釐清。根據《日內瓦公約》而擬定的《武裝衝突法》,平民百姓手持槍枝、砲彈等武器,就是敵人「合法」的攻擊目標,請執政黨說清楚,會不會配發武器給民眾?

如果執政黨堅持要全民上戰場,就必須修改憲法等相關法令,否則就是違憲。

第二是,這次針對16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造冊」,修正案卻一語帶過,並無明確的定義。這個業務歸教育部管轄。

吳斯懷點出諸多疑慮之處:未明確說明16歲以上學生是男性還是女性;到底是採戶籍地還是學籍地,例如有台北的學生考上高雄的大學,任務編組要算在哪裡?16歲以上沒有繼續讀書的年輕人,要不要動員造冊?

因應不實新聞訊息處理,廣播、傳媒人員可納編徵用

第三是,《全動法》首次將廣播、傳媒人員納編及徵用,引發外界撻伐。該條修正案是NCC、數位發展部的業務範圍。

現行法律,是將動員準備分成精神動員、人力動員等八大類,修正草案卻將精神動員改為教育動員,甚至新增了訊息傳播、金融外匯和資通動員這三項,而這三項當中,跟網路、媒體相關的動員,就占了一半以上,令人匪夷所思。

另外,現行法律的動員整備是以物資為主,新法卻巨幅增加對「人力」的納管,強調是為了「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可以對廣播、傳媒人員納編及徵用 。

吳斯懷說,國民黨等在野黨好不容易才擋下「數位中介法」「保防法」,《全動法》修正案,不就等於讓「數位中介法」「保防法」借屍還魂了嗎?

第四,最可議之處是,《全動法》草案竟然出現了兩個「空白授權」。意即,執政黨可以為所欲為,不用接受監督。

首先是,「動員準備階段」並無明確的定義,到底何謂平時?何謂戰時?何謂準備階段?誰說了算。是否只要執政黨認為有必要,隨時都可以視為「準備」階段,並要求網路平台、新聞媒體、資通產業提供所有必要的人事資料,供其納編及徵用。這是屬於總統的權責。

對,大家沒有聽錯,修正案通過後,政府就可以隨時將新聞媒體、網路媒體、自媒體、社群平台等的從業人員,納編列管。

試問蔡總統:台灣到底要全民防衛,還是全民皆兵?

第二個空白授權是,現行法令,各動員準備方案的主管機關皆有明確規定,例如教育部主管精神動員、內政部主管人力動員;修正草案卻變成:由行政院指定所屬機關或單位為主管機關。這是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權責。

兩個「空白授權」讓執政黨的權力無限擴張,立法院難以監督,甚至導致媒體喪失「第四權」,執政黨更方便將新聞、網路媒體、政治評論員、名嘴、政治網紅、社群、資通等納編納管。

photo1.jpg
圖/總統蔡英文。總統府提供

「何謂假新聞?不實訊息?誰說了算?修正案如果通過,影響所及絕非16歲以上學生、媒體新聞從業人員,而是攸關全民的福祉,」吳斯懷說,在野黨會傾全力監督。

在軍中服役44年的吳斯懷向蔡英文總統喊話,不要躲在背後下指導棋,國防部沒有權限決定要「全民皆兵」還是「全民防衛」;不要口口聲聲說:兵戎相見非選項、願求兩岸和平;沒有人要戰爭,台灣政府跟人民也是……。但實際作為卻是朝向「兩岸開戰」做準備。

「避免戰爭,追求和平」幾乎是全民的共識,連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接受質詢時,都點頭認同。但,從設立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大幅增加軍購預算、延長義務役一年,再到美國國務院同意出售M136「火山」(Volcano)布雷系統給台灣、《全動法》修正草案,民眾似乎很難感受到執政黨想「避免戰爭,追求和平」。

請蔡英文總統不要再迴避了,台灣到底要全民防衛還是全民皆兵

國防部澄清新聞稿

近日部分媒體報導對「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以下簡稱全動法)預告修正草案有所質疑,國防部特再說明如下:

一、全動法自民國90年11月14日公布施行,曾於103年及108年歷經2次修正,惟因現行條文內容,多偏重規定動員準備事項,但就動員實施後指揮體系及戰時徵用等規範顯有不足;且經考量區域威脅情勢,以及凝聚「全民國防」理念共衛家園之必要,國防部啟動修法工作,期能周延相關配套、完備整體動員機制。

二、由於非常時期緊急動員作業之成效,攸關國家存續,世界各國均強調平時要能周全整備,戰時方能有備無患。現行全動法第13條即規定,各動員準備機關應對可動員之人力、物力、設施等,進行調查、統計及規劃,並得實施演習驗證,目的也是為確保戰時依計畫動員、發揮國力,有效抵禦外敵入侵。全動法既屬進入緊急命令狀態的非常時期法制,則相關依法規定的必要管制措施,自僅適用於實施動員時期,絕不會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之自由與權益。

三、全民防衛動員法制工作,為民主國家面對敵國威脅時,保障國家安全與人民生存的必要措施。國防部於修正草案公告期間,對於各方意見將會納入參酌研修,再依程序陳報行政院審查,此屬正常之法制作業。本部至盼各界對此修法能基於保護國家安全的共同目標,本於事實理性溝通討論,希勿任意渲染扭曲、混淆視聽,本部特此再嚴正澄明此項修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以兼顧民眾權益與保障國家安全之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