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
下一波海權革命
無人機制海時代來臨
紀永添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當MQ-9B結合聯合打擊飛彈,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將更為驚人。(聯合打擊飛彈前身海軍打擊飛彈/維基百科)
在日前剛剛舉行的2023年澳洲國際航空展中,生產MQ-9死神(Reaper)無人機的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在會場展出了一幅未來概念圖,內容是新型的MQ-9B天空衛士(SkyGuardian)無人機,掛載聯合打擊飛彈(JSM),暗示未來MQ-9B不只將具備反裝甲、攻陸能力,還可在海上執行反艦任務。軍用無人機一開始只擁有偵察、情蒐的能力,後來配備攻擊武器後,絕大多數也是擔任對地火力支援,特別是在反裝甲作戰上特別有用。以美國的MQ-1、MQ-9等無人機為例,在搭配AGM-114地獄火(Hellfire)飛彈後,可長時間在空中盤旋,獵殺地面的主力戰車、自走砲與裝甲車,表現非常優異。但在反艦、反潛等海上作戰方面,則還在起步階段,通用原子公司此次所釋出的未來概念圖,已揭櫫了另一次海上作戰革命的來臨,頗值得深入討論。
從進入海權時代開始,水面作戰艦艇經歷過多次革命,由風帆戰艦進步到蒸氣動力鐵甲艦,再進入到大型戰艦的時代。但擁有巨型火砲的戰艦,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無情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起降戰機的航空母艦,成為主宰海洋的新霸主。雖然航空母艦直至今日仍是展現國力的象徵,但反艦飛彈的問世,早已開始挑戰航空母艦的地位,特別是由戰機所發射的空射型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造成極大的威脅。在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戰爭中,居於劣勢的阿根廷,使用法製超級軍旗攻擊機,搭配空射型飛魚(Exocet)反艦飛彈,成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的雪菲爾號驅逐艦(HMS Sheffield),震驚世界,也改寫海戰史。不過由戰機發射空射型反艦飛彈,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飛行員要冒著極大的風險,才能增加攻擊成功率,大幅限制了這種戰術的運用。
原因在於現今的水面作戰艦艇,都會配備防空飛彈、電子干擾系統、近迫防禦系統等,以反制敵方戰機與反艦飛彈。為了要突破這些防禦網,越晚讓敵艦發現反艦飛彈來襲,攻擊的成功率就會越高,因為敵艦在沒有充裕時間下,將難以進行層層攔截。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許多反艦飛彈都採取超低空掠海飛行,或最少在末端彈道,下降到敵艦不易反制的高度。掛載空射型反艦飛彈的戰機,為了避免在發射前就被發現,也常會進行超低空飛行,不過這種危險的飛行方式,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會墜入海中。但戰機進行超低空飛行,也不能保證不會被敵艦的雷達系統發現,因為戰機會儘量靠近敵艦發射飛彈,當飛彈的飛行時間越短,就越不容易被發現與攔截。只是戰機太過接近敵艦,很可能難以全身而退,若改由無人機負責這種制海任務,就沒有這種風險。
通用原子公司的MQ-9B是該系列無人機的最新衍生型,主要的特點是延長滯空時間到40個小時以上,酬載能力更強,還符合其他北約國家的航空法規,大幅改善飛行安全性。供陸軍或空軍使用的版本稱為天空衛士(SkyGuardian),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還研發了專供海軍使用的海洋衛士(SeaGuardian),台灣已採購了4架。海洋衛士可依使用國的不同需求,選用具備海洋搜索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再搭配自動船舶識別系統(AIS),能長時間監控大範圍海域,過濾可疑的船隻,並即時傳回海上威脅目標的影像與座標,以供識別。在確認是敵艦以後再交由具備反艦能力的單位發動攻擊,因為MQ-9B只能掛載AGM-114地獄火飛彈,難以進行反艦任務。不過未來在配備聯合打擊飛彈後,不只MQ-9B的作戰距離備增,還將具備強大的反艦能力。
美國MQ-9等無人機在搭配AGM-114地獄火飛彈後,可長時間在空中盤旋,獵殺地面的主力戰車。(美聯社)
因為聯合打擊飛彈的前身為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反艦飛彈。挪威的康斯堡防衛系統公司(Kongsberg Defence Systems)為了取代舊型的企鵝(Penguin)反艦飛彈,研發了一款採用匿蹤設計的新型亞音速反艦飛彈,除了能超低空掠海飛行,進行電子反制,在彈道最末端還能以非常刁鑽的動作,閃避敵艦的近迫防禦系統。因為極為優異的性能,不只挪威皇家海軍已採用,美國海軍也決定以這款海軍打擊飛彈來取代現役的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美國海軍陸戰隊所研發的海軍陸戰隊遠征船艦阻絕系統(NMESIS),一樣採用這款飛彈。此外海軍打擊飛彈還順利拿下英國、波蘭、澳洲、加拿大、馬來西亞、荷蘭等國的龐大訂單,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受青睞的反艦飛彈,而聯合打擊飛彈就是海軍打擊飛彈的空射版。
康斯堡防衛系統公司在海軍打擊飛彈大獲成功以後,又與美國的雷神飛彈暨防衛公司(Raytheon Missiles & Defense)合作,發展一款能由美國空軍與海軍戰機掛載使用的通用飛彈。為了能放進F-35匿蹤戰機的內部彈艙內,聯合打擊飛彈的外型做了修改,但配備更具威力的彈頭,而且能攻擊陸上與海上的目標。這也代表聯合打擊飛彈,將取代過去反艦、反裝甲、攻陸等不同用途的飛彈,除了可以大幅簡化後勤負擔,也讓戰機執行任務時更有彈性。由於空射型的飛彈在發射時已擁有高度與速度的優勢,因此聯合打擊飛彈在進行低空掠海飛行時,射程已可達到180公里,若設定為一開始進行高空巡弋,在最後才降低飛彈高度,射程甚至能突破550公里,將是未來F-35戰機的殺手鐧。除了挪威以外,包括日本與芬蘭等國都已經決定採購聯合打擊飛彈。
可以想見,當MQ-9B結合聯合打擊飛彈,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將更為驚人,特別是聯合打擊飛彈還將推出反輻射的功能,以後最危險的防空網壓制任務,也能交給滯空能力驚人的無人機來執行,大幅降低了飛行員的風險。海軍版的海上衛士在掛載聯合打擊飛彈後,可長時間巡邏廣大的海域,在發現可疑目標時,立即進行識別,確認是敵艦後,能第一時間發動攻擊,不必再仰賴水面艦艇或戰機趕來發射反艦飛彈,作戰效率將大幅提升。雖然目前長程巡弋反艦飛彈的射程,也動輒號稱有數百公里,高超音速彈道反艦飛彈的射程更突破一千公里以上。
但這種長程反艦飛彈其實有幾個缺點,
一是非常考驗聯合作戰的配合能力,因為在前方偵察目標與在後方發射飛彈的,並不是同一個單位。
其次是飛彈發射後,將難以挽回,而且長程飛彈往往非常昂貴。
相較之下,無人機與空射型反艦飛彈的組合,在戰術運用上非常有彈性,能選擇持續監控、攝影蒐證、武力嚇阻或發動攻擊,更適合在情勢複雜的海域執行巡邏任務。雖然較精密的中、大型無人機與空射型反艦飛彈也不便宜,但與水面艦艇相比,還是划算許多。特別是今日配備艦載相位陣列雷達與垂直飛彈發射器的大型巡洋艦或驅逐艦,造價已是天文數字,航空母艦的價格更驚人,艦上還搭載大量的艦載機,是最有價值的目標。即使以多架掛載空射型反艦飛彈的無人機進行飽合攻擊,仍然非常值得。多枚空射型反艦飛彈同時發動攻擊,將讓敵方艦艇承受極大的壓力,特別是採用同時彈著(TOT)戰術,讓反艦飛彈在同一時間抵達敵艦,可使敵艦的各種防禦系統分身乏術。這種無人機的蜂群戰術,在未來一定會快速普及,成為新的制海利器。
台灣已擁有初步能力跟上這一波海權革命,但需要下定決心,並投入充足的資源,才有機會搶佔先機,取得優勢。(圖片取自海軍臉書)
無人機除了發射空射型反艦飛彈外,之前MQ-9才進行過另一項測試,掛載了尺寸更小的小鷹(Eaglet)無人機,在飛行途中施放。這種小型的無人機,可以執行更危險的偵察、電戰干擾、或訊號中繼等任務。未來這種能在空中發射的小型無人機,還可以換成繞行式械彈系統(Loitering munition system),也就是俗稱的自殺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雖然繞行式械彈系統突破艦載防空網的能力,遠遠不如反艦飛彈,卻有成本便宜,可在空中盤旋偵察,最後再發動攻擊,很適合突襲防空系統較薄弱的小型水面艦艇,或是擔任誘餌來吸引敵艦的注意力,掩護反艦飛彈攻擊。可以這麼說,無人機絕對會快速改變海上作戰的樣貌,甚至執行反潛任務的測試,都已經進行過很多次了,能從空中投擲聲納浮標,協助水面艦隊偵察水下目標,將逐步取代反潛巡邏機。
中國近幾年快速興建大批的驅逐艦與護衛艦,水面艦艇的數量甚至已經超越美國海軍,但台灣發展下一代飛彈巡防艦的計畫卻中途夭折。即使興建輕型巡防艦的替代計畫能夠順利完成,在艦艇數量上,與解放軍相比仍處於絕對的劣勢。中國為了進一步對台灣施加軍事壓力,近期還派遣艦艇,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常態性的騷擾,甚至出沒在東部海域也不是新聞了。面對這種嚴峻情勢,台灣只能被迫發展機動型的岸置反艦飛彈,以嚇阻中國艦艇,但這是一種防禦性的戰略,雖然有效,卻讓台灣陷於被動,漸漸流失主動出擊的靈活性。利用無人機來執行制海任務,是國軍可以嘗試考慮的方向。一來台灣已宣誓組成無人機國家隊,全力發展無人機產業,其次這是典型的不對稱戰略,以較便宜的無人機來對抗昂貴的大型水面艦艇,可彌補雙方在數量上的差距。
台灣採購的4架MQ-9B海洋衛士,要價不斐,要負責重要的偵蒐任務,雖然可以掛載國軍現有的AGM-114地獄火飛彈,但在短時間內應該很難取得聯合打擊飛彈,擁有反艦能力。因此比較有可能發展的載台,是台灣自製的騰雲二型與銳鳶二型無人機。較大型的騰雲二型有掛載空射型反艦飛彈的潛力,不過台灣目前並沒有國造的空射型反艦飛彈,F-16V所掛載的AGM-84L魚叉飛彈,美方恐怕不會輕易釋出介面,讓台灣能自行整合到無人機上發射。不過媒體曾報導國軍正在研發空射型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可能較有機會。至於剛剛才曝光的銳鳶二型體型較小,除非國軍有意發展輕型短程反艦飛彈,否則較為困難。整體來說台灣擁有初步的能力,跟上這一波海權革命,但這需要下定決心,並投入充足的資源,才有機會搶佔先機,取得優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