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
強權過招展虛實
進退應對現趨勢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雙英出訪後餘波盪漾,臺灣社會引發政治論戰,而大陸亦針對蔡英文總統在美過境外交,運用其軟實力與硬實力,透過軟硬兼施手段,分別針對不同對象,祭出各項制裁措施,而北京外交部、國防部以及國臺辦三大對臺發言系統,亦惡狠狠發出聲明,啟動文攻序曲,同時解放軍亦循例進行軍事演習,藉由武嚇施壓表態。
儘管表面上整個過程是環繞臺灣,不論是運用政治制裁手段,鎖定美國智庫機構以及臺灣特定政治人物與黨政體系所資助支持智庫及國際組織,甚至是採取軍事手段,實際派出部隊兵力在臺灣周邊海空域,以戰備警巡名義,刻意迫近臺灣本島,再加上在大陸沿海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演練。但這些政治制裁以及軍事活動,真正被考驗測試對象,其實是將焦點放在華盛頓以及其他國家如何回應。
對比2022年8月當時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實際到訪臺灣後,北京所採取各項軍事與非軍事策略,本次顯然是針對拜登政府在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時,已經刻意縮限諸多活動行程,並且降低其規格,就算現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洛杉磯雷根圖書館會晤蔡英文總統行程與發言內容,亦顯然透過媒體問答,再三對北京表態喊話,因此確實是明顯有所調整。
本次就中國大陸所採取之政治制裁手段來說,基本上是刻意迴避影響北京與華盛頓相互間之政府互動聯繫機制;僅由其外交部部長秦剛以《關於對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里根圖書館及其負責人採取反制措施的決定》為名,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令第一號」,針對哈德遜研究所、雷根圖書館等2家機構,嚴格限制中國境內的高校、機構等組織和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交流、合作等活動。
同時該項外交部令亦同時對哈德遜研究所董事會主席薩拉·斯特恩(Sarah May Stern)、所長約翰·瓦特斯(John P. Walters),負責雷根圖書館日常維護的雷根基金會前執行主任約翰·希布斯奇(John Heubusch)、首席行政官喬安妮·德雷克(Joanne M. Drake)凍結其在中國境內財產、禁止中國境內組織、個人與其交易合作、對其本人不予簽發簽證並不准當事者入境。而針對臺灣部分則是由國臺辦另行發布,顯然整個政治制裁主要指向目標,確實是有所調整。
至於軍事回應手段,其實質內容亦有相當大變化。特別是不論本次運用任何軍事演訓與活動,解放軍未在臺灣本島周邊劃設禁航區,同時亦未將任何實彈射擊靶區設定在緊鄰臺灣本島海域與空域。儘管在2022年8月4日12時共軍開始演習後,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射擊演練課目,並在當日下午就宣布解除相關海空域管制措施,但對臺灣對外民用航空活動確實產生明顯衝擊;但本次確實是未曾產生同類效應。
至於解放軍派遣機艦在臺灣本島周邊海空域刻意迫近施壓,在2022年8月後就已經是軍事活動常態,本次只是在單日機艦活動頻率與數量上有所增強,但活動樣態確實並未顯現出明顯差異。儘管媒體還是積極報導雙方艦艇相互接近,但若是對比去年所曾經出現過對峙狀況,嚴格來說並未讓緊張態勢進一步惡化。
但是從去年美軍雷根號航艦打擊群編隊,雖然在共軍以軍事演練實彈射擊手段回應裴洛西出訪臺灣時,受命於日本本島南方海域保持海上機動,但卻刻意與共軍活動海空域保持距離,並未擺出95與96年臺海導彈危機同樣姿態,當然亦未能產生相同戰略嚇阻效應。當時僅有日本自衛隊派遣機艦,針對在其周邊海空域活動參與武嚇臺灣之解放軍艦艇,進行情報收集與警戒監視行動。
本次雖然美軍尼米茲號航艦打擊群編隊,亦在共軍對臺透過軍事演練實施武嚇行動時,在相同海域實施海上機動與軍事演練;但整體軍事態勢卻因共軍山東艦航艦編隊,亦在尼米茲號航艦打擊群編隊與臺灣本島中間海域活動,產生相對性變化,甚至山東艦所進駐艦儎機部隊兵力,亦直接從其巡弋海域直接闖入臺灣防空識別區內空域,對於臺灣社會大眾來說,亦產生某種程度心理衝擊。
不過若是本次觀察美國拜登政府對於臺海如此態勢變化所採反應之落差,顯然整個發言基調確實是產生明顯差異,讓人覺得不過是刻意淡化過後之外交辭令與官樣文章。同時美軍駐防在琉球,亦未曾積極派遣情報偵蒐機艦,在臺灣本島周邊海空域,針對共軍機艦活動進行情報偵蒐與警戒監控作為。同樣東京對於本次共軍對臺武嚇施壓,相對反應程度亦不如去年同樣積極明顯。
強權過招展虛實,進退應對現趨勢;對比去年裴洛西來訪以及本次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與美方政治人物互動後北京所採回應手段,顯然在類別與強度上存在著差異性與層次感,同樣臺海周邊各方回應模式與強度,亦隨之產生變化。不過對臺灣社會來說,特別對綠營執政高層來說,其真正關注重點必然是華盛頓與東京是如何因應態勢發展,此將影響到明年年初綠營面對中央公職人員選舉選戰策略。
坦白說,綠營選戰高度仰賴「抗中保臺」這張牌,透過刺激挑弄北京,引發中共強勢反應,然後順勢操弄亡國感,再強調美日全力挺臺,北京對臺極端憤怒卻無可奈何,透過逞其快意來進行社會動員,順利催票固票來掌握政治支持與選舉票房。這種刺激反應循環選戰操作模式,隨著東京與華盛頓面對北京,因應雙方實力虛實漲跌,連動到對北京應對策略變化,未來還能剩下多少空間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