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shot_20230502_083504_Chrome.jpg

郭董別說外行話 
科技島與彈藥島可以並存

2023年05月02日 07:00 上報

吳崑玉 ※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photo.jpg
南韓面對北韓威脅,從1950年起就是個「彈藥庫」,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發展出「科技樹」,而且還將兩者結合,成為「科技軍火王國」。圖為南韓K9「雷鳴」自走砲。(翻攝南韓國防部Flickr)

郭董要「科技島」不要「彈藥島」話音未落,美台商會組織的美國25家軍火廠商已經抵台,進行一系列參訪與洽談。目標是建立美、台廠商間的技術對應與工業合作關係,既用於供應台灣自身防衛需要,亦希望未來可打入美國軍火市場,使台灣國防產業得以突破天花板,打進國際市場。

南韓從1950年起就是個「彈藥庫」

換句話說,郭董的「科技/彈藥」二分法,根本是個外行話,沒人理他,相關作業照樣按表操課。鴻海的技術能力比得過三星嗎?別鬧了,鴻海至今只是個代工廠,三星卻能不斷設計出新產品,是很強的系統整合商與品牌經營者,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南韓面對北韓威脅,從1950年起就是個「彈藥庫」,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發展出「科技樹」,而且還將兩者結合,成為「科技軍火王國」。近日波蘭向南韓買K2主戰車便是一例。在現代戰爭需求下,科技與彈藥不特不是對立的,更是緊密結合的,這是國家長期面對軍事威脅給逼出來的,以色列也是因此成為軍工大國的。

南韓是怎麼走到這一等級的呢?日前某位軍事前輩說了個故事。1976年,LG集團成立了LIG Nex1公司,收購許多國防小廠,並與韓國的中科院—國防科學研究所合作,研發並供應韓國部隊的彈藥及裝備。LIG Nex1研發的KP-SAM(神弓)肩射式地對空導彈,性能優於美軍的FIM-92刺針導彈,射程達7公里,比刺針遠,還有敵我識別系統,但價格遠低於刺針,現在成為韓軍的主要裝備之一。

1.jpg
LIG Nex1研發的KP-SAM(神弓)肩射式地對空導彈,性能優於美軍的FIM-92刺針導彈。(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LIG並不是全靠自己摸索取得成功,而是廣泛的向全世界搜尋最好的零件,透過自家研發整合,組成物美價廉的系統。前輩說道,多年前LIG向美國軍火廠商買了顆紅外線尋標頭的技術,先裝在2.75吋火箭上,使其具有導引能力。後來覺得威力不足,於是裝上5吋火箭,用來對付北韓的氣墊船與高速快艇,一打一個準。去年美國軍火展中,LIG這款5吋導引火箭,竟然是由雷神公司代銷,引起美軍很大興趣,有望進入美軍採購。這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合作」案例,從技轉、研發、整合、工合、到外銷反銷,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流路,與傳統上認定軍火商=吃政府的印象,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以色列軍工業早已進入美軍供應系統

以色列軍工業也有著相似的發展路徑,但其技術能力又比韓國高上一個檔次,早已進入美軍供應系統。因為窮,所以只能窮則變,變則通。從1948年獨立戰爭開始,以色列人便被逼出來一套超級會改裝備的硬底子工夫,從戰車到戰機無一不改,我們現在進的F16-V,其原始改裝構形,很多是以色列人改完讓美軍抄去,美軍再改來賣給其他國家。

現代無人機的發想與應用,亦起源於以色列人有即時偵察埃及、敘利亞軍事活動的需求。傳統特種部隊偵察傷亡太大,以色列駐美武官看到美國小孩在玩模型飛機,便買了幾架運回去研究。一開始只是裝個照相機用於偵察,1982年貝卡山谷一戰,以色列用無人機裝上鋁箔當作誘餌,引誘貝卡山谷的敘利亞防空飛彈部隊開機,鎖定位置後,空軍、火箭砲開火齊射。兩個小時內,消滅了敘軍30個地對空飛彈陣地中的29個,並擊落了82-86架敘軍戰機。從此,無人機一戰成名,成為各國軍備發展重點,但我國軍方直到俄烏戰爭才真正開始重視無人機作戰功能,活活落後了以色列40年。

現在中科院推出的劍翔無人機,其原型就是以色列航太(IAI)出產的哈比無人機,那是人家1990年代研發的產品。以色列除了IAI,拉斐爾(Rafael)公司的飛彈也極為出名,鐵穹防空系統、長釘反戰車飛彈、參孫遙控武器站、戰利品戰車主動防禦系統均是其產品。鐵穹防空系統是為了應對恐怖組織火箭襲擊而誕生,其研發過程經歷至少十年,靠當時國防部長裴瑞斯堅持才得以研製完成。據說,台灣有家鋁合金廠商,便是鐵穹外殼的供應商。人家的「國X國造」,也是全世界尋求最好、最合成本效益的零附件,沒人能閉門造車的。

2.jpg
鐵穹防空系統是為了應對恐怖組織火箭襲擊而誕生,其研發過程經歷至少十年,靠當時國防部長裴瑞斯堅持才得以研製完成。(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拉斐爾公司,前身是以色列國防部下轄的國防實驗室,原本也是個半官方的國營機構,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1995年,受不了虧損的以色列政府開始改組拉斐爾經營型態為利潤中心制,2002年正式改組為有限公司,第一年便實現營利,從此一路長紅,而且不斷推陳出新。

扶植台灣軍工廠商從OEM走向ODM

韓國與以色列的例子告訴我們,政府與軍方自己搞國防工業,不見得會搞得比民間好。跟全世界所有的國營事業一樣,特許經營,結果就是大量「尋租」與貪污腐敗寄生其中,從軍方取得的專案預算,自己先吞一半,再發給民間廠商弄,弄個十幾二十年出不來是常有的事,不虧損才是奇蹟。民間廠商的經營邏輯與軍方不同,一方面會向全世界尋求CP值(性價比)最高的零附件,另方面也會尋求最有利的銷售管道,其產品性能若是不夠好,沒有競爭力,自己就虧損到倒閉,不勞立委質詢。政府與軍方要做的,是明確列出自身防衛需求,適度投資,若產品暢銷還能獲利。而不是監管再監管,搞到報帳比研發還麻煩,結果還生不出幾隻鳥來。

現在的台灣軍工市場,是需求導引的市場,而且從軍火到後勤,需求量既龐大又急切。亦即我們需要大量的精準彈藥,用以防空、制海、反裝甲,還得價廉物美,易於保養。政府與各界,不應斜眼鄙視軍火商的來台交流。而應換個角度,正視台灣的防衛需求與供應鏈缺口,扶植台灣軍工廠商從OEM走向ODM,跟上韓國與以色列的腳步,發展出我們的獨門技術與產品。台灣人搞原創研發不行,但搞代工組裝,或降低成本商品化很行,那是台灣特有的優勢,更是國際工業合作的競爭力。美台軍工交流,不一定能搞出什麼神山,但用以護國應該還可以。只要政府與軍方放下那些陳腐的官僚思維,設定好誘因機制,台灣是有能力生產自家所需的軍工產品,並且打開國際市場的。

同時,精密的軍工產業,也常在多年使用解密後,轉為帶動民用科技升級的關鍵動力。現在自駕車使用的毫米波雷達,其實80年前便被美軍開發出來,用於水上飛機偵搜德軍潛艦的排氣管。只是現有民用需求,做得比當年又小又好又便宜。科技島與彈藥島不是對立的,現今很多科技都是軍民通用的。只要轉個念,軍工企業做得好,台灣也是可以藉由外在壓力,將自己發展成一個「科技彈藥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