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受俄國突然入侵烏克蘭,還有阿富汗倉皇撤離影響,重新審視撤離在台美僑計劃。圖為2006年的黎巴嫩撤僑行動。(取自DVIDS)
美媒曝華府制定撤離在台僑民計劃
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美媒報導,美國政府為在台美僑制定撤離計劃,並且已進行至少6個月;消息人士透露,相關籌備工作可謂「高度緊張」地在推動,並在這2個月內進一步升溫進行。
「信使報」(Messenger News)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受到俄國去年入侵烏克蘭的影響,促使華府重新審視這些預備方案。美國政府對此並未公開討論、國務院也拒絕置評,而五角大廈發言人邁納斯(Martin Meiners)僅表示:「我們認為台海衝突並非迫在眉睫或不可能。」
一名消息人士提到,規劃過程一直保持沉默,因為這對台灣政府來說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一位前國務院官員指出:「即使只是談論『疏散』計劃,人們也會認為可能將發生一些什麼事情,即使只是很謹慎保守的計劃。」
截自2019年,有超過8萬名美國公民在台灣,隨著近年來中國領導人與解放軍加大軍事威脅的力度,一些美國官員認為未來數年內中國會對台動武,而更多官員和專家則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北京當局是否有必要訴諸武力,來履行長期以來叫囂「統一」台灣的承諾。
撤離在台美僑的行動若機場無法使用,租賃民船撤僑仍有相當大的風險。圖為2006年的黎巴嫩撤僑行動。(取自DVIDS)
消息人士對「信使報」表示,包括疏散地點在內相關撤僑計劃細節仍在制訂,而所有人都同意,任何從台灣撤僑的行動都將是非常複雜的挑戰。曾經參加1975年西貢撤僑行動、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高級顧問坎西安(Mark Cancian)指出:「美國這樣做並不意味著預期會爆發戰爭。」
消息人士則提到,台灣的地理環境和交通將會是一大難題,因為當疏散之時,也將會有數十萬其他國家民眾和台灣人也可能在同樣路線上逃難。而美國國務院一般建議,在危機發生前,搭乘商業交通工具離開的作法,並非總是能順利做到。坎西安以俄國入侵烏克蘭為例指出:「一旦戰爭爆發,過程就會變成非常非常困難。」台灣主要的機場都位於西部,戰時可能受到攻擊,而包船撤僑也非常困難;他提到,想像一下「二戰諾曼地登陸時候,中立第三國想派郵輪通過盟軍艦隊,在諾曼地接回公民有可能嗎?」
而中央情報局(CIA)前代理局長、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國際研究學院學者麥克勞林(John McLaughlin)則表示,從台灣撤僑計劃的基本關鍵步驟,就是識別並掌握美國公民的行蹤。「信使報」提到,像在台灣有30萬僑民的印尼、15萬僑民的菲律賓都已制訂類似的應急計劃,而去年日本也和台灣方面展開撤離計劃的有關談判。坎西安提到,在緊張情勢下美國政府不想過早進行撤離,因為那會表明缺乏信心,但又不能拖得太晚,因為那將無法讓所有人都離開。
美國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此事表示美國並未改變撤僑的一貫政策。(取自DVIDS)
撤離阿富汗的經驗顯示,數百名美國人和數萬為美國工作的阿富汗人,就在撤離喀布爾的最後幾天被拋下,坎西安認為這個教訓可能會對制訂台灣撤僑計劃的官員造成很大影響。美國的政策則是政府會在適當條件下盡力協助撤僑,但無法提供保證一定能夠協助。拜登(Joe Biden)政府為此飽受抨擊,最近一次則是4月爆發內戰的蘇丹,最初美國政府因為很少人提出要求而表示沒有撤僑打算,後來改變立場,並安排數個車隊從蘇丹首都喀土穆撤離。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12日被問及此事時表示,從戰區撤離普通公民並不是政府的標準政策,但已制訂適用於台灣和其他任何地方的「緊急應變」程序,並強調,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台灣的情況需要重新調整該政策。
※ ※ ※ ※ ※
2022年7月13日,美軍安提坦號(USS Antietam、CG-54)的水兵於南海海域與雷根號航母(CVN 76)正在進行海上加油任務。(美國海軍官網)
台海兵凶戰危?
外媒稱「美國正規劃如何從台灣撤僑」,
日本、印尼、菲律賓
也有應急疏散計劃
2023-06-13 12:48 風傳媒 李忠謙 簡恒宇
◤
美國網媒《信使報》12日獨家報導,美國政府正在為台灣的美國公民制定撤僑計劃。三位知情人士對該報表示,這項計劃已進行了至少6個月,過去兩個月更是加緊進行。我國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馬博元13日則強調,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有在演練台灣撤僑。
◢
知情人士對《信使報》表示,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讓美方重新審視台灣的撤僑計劃。不過美方的撤僑規劃一直保持低調,因為這對台灣政府來說是一個敏感話題。一位曾在國務院任職的知情人士則說,即使是談論疏散計劃或者謹慎為之,人們也會開始認為「可能會發生一些事情」。
不過五角大廈對此拒絕發表評論,發言人梅納斯(Martin Meiners)中校僅表示「我們並不認為台海衝突迫在眉睫或者不可避免」。
2022年3月9日,在「人道走廊」開設期間搭車離開基輔的烏克蘭民眾。(美聯社)
《信使報》指出,截至2019年為止,共有超過8萬名美國人留在台灣境內。由於台灣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日益嚴重,一些美方官員警告台海未來幾年可能爆發戰爭,不過也有其他官員與專家懷疑,中國政府是不是真的會訴諸「武力統一」。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研究項目的高級顧問馬克・坎西恩(Mark Cancian)過去曾主持台海兵推,也參與過1975年美軍撤離西貢的行動。他對《信使報》表示,美方的相關準備只是應急計劃:「美國這樣做並不意味著他們認為將發生戰爭,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撤僑細節仍在規劃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撤僑行動的細節仍在規劃中,包括若有必要,美國公民將被撤離到何處。台灣的地理環境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這個多山的島嶼在任兩點之間通常只有一條主要路線,如下令撤僑,這些道路也將成為台灣公民與其餘數十萬外國人的撤退路線。曾任CIA代理局長的麥勞克林(John McLaughlin)說,從台灣撤僑的一個關鍵的環節,是如何識別和定位當地的美國公民,也必須預測需要動員多少飛機、如何把人送到機場然後儘速撤離。
《信使報》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國務院敦促海外的美國公民搭乘商業交通工具離開。然而在受到攻擊的突發狀況下,這個建議不見得有用。坎西恩以烏克蘭的撤僑與人道安全走廊為例,表示一旦開始交火,想要離開危險區域可能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台灣的機場多半位於西部,一旦共軍入侵,這些地點很可能遭受攻擊,無論是平日的民航班次或者是專門包機恐怕都難以起降。
西貢與喀布爾的失敗經驗
《信使報》提及美國歷史上那些讓人痛心的撤離行動—包括1975年的越南西貢、2021年的阿富汗喀布爾—美軍都曾緊急投入協助撤僑。坎西恩以曾讓拜登政府飽受抨擊的阿富汗為例,當時有數百名美國人與上萬名為美國工作的阿富汗人被留在喀布爾,「這種經歷可能對正在擬定台灣撤僑計劃的美國官員產生很大影響」。
1975年4月29日,美軍直昇機從美國駐西貢大使館倉皇撤離人員(AP)
《信使報》指出,美國政策規定,政府可能會在適當條件下協助美國公民撤離,但無法保證一定能提供相關支持。像是最近爆發內戰的蘇丹,拜登政府一開始也表示不會進行撤僑,因為有這種需求的人並不多,但後來美國政府改變立場,還是派出專機協助美國公民從喀土穆撤離。
在喀布爾機場跑道冒險攀上C-17的阿富汗人。(美聯社)
在喀布爾機場外圍遙望C-17的阿富汗人。(美聯社)
目前美國在台灣的駐軍人數僅有200人左右,雖然比去年的30人「大幅增加」,即便僅有如此規模仍造成美中關係緊張。根據美方政策,由派駐各國的大使館負責為使館工作人員與美國公民制定應急計劃,並且與國防部共同制定更詳細的疏散計劃。坎西恩說,撤僑的矛盾點在於美國政府一方面不想過早撤僑,因為這代表美方對當地局勢缺乏信心,但他們也不想拖得太晚,因為這樣就沒辦法讓所有人都離開。
日、印、菲也有撤僑計劃
除了美國政府之外,其他國家也已經制定或正在規劃如何從台灣撤僑—包括在台灣人口最多的印尼(約有30萬公民,多半在台灣擔任移工),在台灣約有15萬公民的菲律賓官員則表示他們已經制定了應急計劃,日本政府去年也開始與台灣如何撤離日本公民進行討論。
日本自衛隊的撤僑演練。(統合幕僚監部推特)
白宮:撤僑並非常規政策,目前台灣情況並無需要
柯比(John Kirby)12日在白宮例行簡報被問及《信使報》的獨家報導,他說從衝突地區撤離美國公民並非美國常規政策,目前也沒有跡象表明台灣現階段的情況需要重新考慮這項作法。柯比強調,美國政府一如既往認真看待確保美國公民與人員安全的責任,不論他們在世界何處,美國政府都會制定例行程序、確保能為任何類型的緊急情況做好準備。
2023年4月27日,英國僑民在蘇丹登上英國皇家空軍的撤僑專機。(美聯社)
今年3月國內媒體曾報導「AIT發出撤僑通知」,AIT當天就發布聲明澄清,相關通知只是因應土敘邊界發生強烈地震,對在台僑民發出自然災害提醒,相關公告完全沒有提到撤僑事宜,相關報導與傳言都是錯誤訊息。國軍漢光39號演習在5月中旬進行電腦兵推前,也有國內媒體報導,美方建議演習納入戰時開設空中安全走廊、撤離外國僑民項目,國防部當時發布新聞稿澄清,相關演練並未包括媒體所提的撤僑、開設空中安全走廊等內容。
我國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馬博元13日強調,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12日已鄭重澄清,目前無跡象表明台灣情勢有需要讓美國政府重新審視相關的計畫,並稱我國外長吳釗燮先前說過,各國駐外館處都有緊急應變計畫,也會定期檢討,「經外交部一一確認,沒有任何國家有在演練台灣撤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