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
中菲應啟動解決拖離坐灘仁愛礁軍艦之磋商
宋燕輝/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
近來,中共與菲律賓為1999年「被技術性故障」擱淺在南海南沙群島仁愛礁上,且坐灘長達24年之久的二戰坦克登陸艦「馬德雷山號」駐守人員之輪調、補給、及拖離問題衝突不斷。
有報導稱,中共大型拖船19016號已駛入仁愛礁附近海域,正處於停泊準備執行強制拖離「馬德雷山號」的待命狀態!馬尼拉警告北京不可妄動,因為菲律賓軍艦與公務船隻受《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保護。
今年5月,美菲公布《雙邊防務指針》後,因應中共阻撓補給與試圖強制拖離「馬德雷山號」的行動變成菲律賓測試美國信守防衛承諾的一塊重要試金石。
「馬德雷山號」屬菲國軍艦、艦上駐守人員是現役海軍陸戰隊、執行補給任務或保護「馬德雷山號」不被中共拖走的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船隻屬政府公務船。一旦中共採取強制拖離「馬德雷山號」行動,菲國海岸防衛隊和軍方勢必採取對抗動作。美國為信守挺菲承諾,依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也會採取反制軍事行動。中共強制拖離「馬德雷山號」恐將使「中美南海必有一戰」之預言成真。
中共於2013年5月開始實際掌控仁愛礁附近海域,派遣海警船嚴密監控菲律賓在此海域的行動。自2014年開始,中共一再要求菲律賓停止軍人輪調「馬德雷山號」,並依承諾拖離坐灘軍艦。菲律賓政府食言而肥,不但沒拖離,反而一再試圖運送加固建材到腐蝕日益嚴重的二戰軍艦。
拖離「馬德雷山號」有幾種可能方式。
第一,菲律賓履行承諾,主動自行拖離。此作法優點是保住菲國對「馬德雷山號」和艦上海軍陸戰隊人員行使主權的立場。軍艦之拖離不會影響仁愛礁的法律地位主張,因為此礁是低潮高地,菲律賓和中共均無權主張領土主權。
就軍事戰略安全而言,菲方自行拖離「馬德雷山號」可達解除南海武裝衝突定時炸彈之效,有助改善中菲關係,降低區域緊張。採取此方式的缺點是菲律賓欠缺拖離「馬德雷山號」的能力。拖離過程可能出現軍艦解體造成環境汙染或衍生航行安全的危險。菲律賓是否願意主動自行拖離更是大問題。
第二,菲律賓要求美國協助拖離。由於美國擁有先進的拖船技術與裝備,拖離「馬德雷山號」應不成問題。採取此方式同樣能保住菲國主權面子,可凸顯美菲合作關係,同時可為緊張升高的中菲和美菲關係降溫。問題是菲律賓是否願意提出此要求?又美國是否會同意協助?
第三,菲律賓與中共展開移除「馬德雷山號」的磋商,經雙方合意後,由中共提供拖船,協助拖離「馬德雷山號」至菲國指定地點或海域。磋商過程應納入清除艦上可能造成汙染的油廢料等問題之討論。簽署備忘錄或協議之後,中共將此軍艦拖至雙方同意之港口或特定海域,或予以炸沉作為人工魚礁,甚至做為日後發展海洋觀光之水下沉船潛水亮點。此作法構成一個中菲海洋合作實例,有助雙方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與保護南海資源。
第四,中共派遣拖船強制拖離「馬德雷山號」。在《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曾指控中方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保護仁愛礁附近海域海洋環境之義務。基此,中共可宣稱,在「馬德雷山號」腐蝕崩塌解體前,有必要盡早予以拖離,以防止日後海洋遭受汙染。此方式最為強硬,也有可能引爆「馬德雷山號」這枚南海定時炸彈。可預料,美菲會採取防衛對抗措施,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適用。
2005年,中共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曾就南沙群島有爭議區之油氣資源地震調查達成諒解,簽署合作備忘錄。2018年, 兩國政府也簽署了《中菲關於油氣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筆者認為,為移除「馬德雷山號」這枚南海定時炸彈,中菲應迅即展開拖離「馬德雷山號」的外交磋商,以海洋合作方式和平解決仁愛礁爭議。經馬尼拉同意,中共提供拖船協助菲律賓拖離「馬德雷山號」應該是一個好的政策選項。
菲國軍方把廢棄軍艦「馬德雷山號」拖至仁愛礁擱淺。(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