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烏克蘭前大使高玉生在一場研究會曾經表示,俄羅斯的戰敗僅是時間問題,前蘇聯國家將出現新一波「去俄化」趨勢。(美聯社)
「俄羅斯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中俄關係「無上限」背後的算盤
湯名暉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卡特中心中美印象特約作者
今年6月23日發生的瓦格納兵變,雖然歷經36小時就迅速平息,普丁與俄國重要軍政人員未受衝擊,也沒有引發大規模的內戰,卻已讓中俄之間的「友誼無上限」微妙的變化提前浮現。5月10日,中國駐烏克蘭前大使高玉生在一場研究會曾經表示,俄羅斯的戰敗僅是時間問題,前蘇聯國家將出現新一波「去俄化」趨勢,這是首度有外交背景的專家表示,對俄國的前景感到悲觀。
「友誼無上限」始見質疑
至少在中國的知識界,對俄國的支持已出現異音,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軍更呼籲,北京應調整對俄烏的立場,更明確表態,果斷站在歷史勝利者一邊。這使得6月以來烏克蘭從巴赫穆特(Bákhmut)、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第聶伯河地區的反攻,更像是俄國能否繼續取得中國「無上限」支持的期中考。若是烏克蘭軍隊持續東渡建立橋頭堡,將使得中國的立場將有更多保留,在瓦格納兵變之後顯見的內部裂痕,更讓俄國有著輸不起的壓力。
6月25日晚間的兵變結束後,中國僅以不具名發言人的層級表態支持俄國;6月29日,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更一改以往的立場,「不反對」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並解釋「無上限」僅僅是一種修辭,這也是俄國發兵入侵以來,中國官方首次出現保留的態度。
若是烏克蘭軍隊持續東渡建立橋頭堡,將使得中國挺俄的立場將有更多保留。(美聯社)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逐漸呈現長期化的戰局,俄國並未再攻取烏克蘭土地,烏克蘭在取得西方國家的援助和軍備後,也未能如期大舉反攻。相對於北約國家對於烏克蘭的支持,俄國僅有中國和伊朗較為隱晦的支援,更面對瓦格納兵變對內部發生的影響,這些內外的因素使得中國的態度轉為審慎,適時地表態能夠降低可能的外交風險,但實質支持。
俄國的長期對抗基礎來自中俄貿易
看似軍事和政治處處陷入不利,俄國卻能持續支撐戰爭的原因,來自於經濟未如預期受到制裁而崩潰,這也是中國願意持續押寶俄國的關鍵,只要俄國能像僵屍一般拖住西方投入烏克蘭戰爭,即使未能有攻勢的斬獲,中俄之間的友誼仍能持續繼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今年預計俄羅斯的GDP成長為0.7%,好過2022年的預估且與法國相當,而德國卻僅有-0.1%,顯示仍有大量的制裁漏洞,使得俄國在投入戰爭機器後仍保持經濟增長。若以俄國和德國的軍事支出進行比較,2022年俄國的國防預算至少為750 億美元,2023 年預估約為 840 億美元,同樣以德國為例,2022 年國防預算為 601 億美元,但是德國的經濟成長卻不如受制裁的俄國。
IMF也表示在應變制裁的過程中,俄國的貿易狀態大幅改善,油氣出口量穩健增長,油氣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在亮麗的數字下仍有現實,由於低價或轉售能源,今年上半年俄國的財政收入下降50%,前5個月的財政赤字更達到420億美元左右,但是同一時間內的中俄貿易卻增長了40%,增長的部分主要來自於能源領域,成為填補俄國財政缺口的重要來源。下半年沙烏地阿拉伯配合俄國減產至每日900萬桶,可再為俄國的能源價格提供一定的支撐,與中國分別在供給與需求的層面作為俄國財政的續命丹。
由於經濟尚能維持,普丁尚有餘力面對來自國家杜馬的政治壓力,這也使得瓦格納兵變造成的內部裂痕只能停留在軍事層面。相反的,由於西方持續增加對烏克蘭的增援,反而讓普丁的民調得以持續維持,在兵變之前的5月份,俄羅斯官方媒體Sputnik的調查指出,共有80.9%民眾表示自己願意全然信任總統;即使根據被俄國視為外國勢力代理人的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的調查,6 月 28 日事件平息時,普丁的支持率已上升至 82%。
由於經濟尚能維持,普丁尚有餘力面對政治壓力。(美聯社)
其他說法指出,普丁仍然受到支持的原因,是由於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政治方案,但是國家的危機與壓力讓俄國民眾更願意支持普丁的因素,來自於俄國仍能從各種管道取得民眾所需的資源。現今在俄國境內仍能以平實的價錢購得iPhone 14,以及透過第三地來自西方國家的消費產品,西方的制裁方案不只能有挫敗俄國的財政基礎,也未能動搖一般民眾的生活,由於政權根基未受動搖的現狀,中國即使調整態度也不至於放生俄國。
中國的地緣現實寄託於俄國不能倒
對於中國而言,建構「無上限」的友誼已付出一定的沉默成本,原先與歐盟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已在最後衝刺階段,而今卻倒退至去「風險化」的疑慮,而歐盟在疫情之前已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貿易地區。基於權力平衡的原則,面對來自印太地區的美國與其盟邦的挑戰,俄國是中國背倚心臟地帶,回應邊緣地帶必要的一角。
如今俄國的政局穩定與戰況的息息相關,如果普丁的政權有失,或是新上台的領導人與西方妥協,中國即使能趁隙取得中亞心臟地帶的控制權,也失去全球最大的核武國援以為倚。今日的中國若缺乏俄國穩定作為燃料供應者,面對整個西方陣營將很難不成為下一個俄國,這也是中俄關係得共同面對的地緣軸心陷阱。
即使俄國對中國不能有失,也不代表對中國需要實踐「無上限」的支持,同樣基於權力平衡的原則,俄國不能倒下也不該像以往強大,最好的落點位置是與伊朗的層級相當。對中國而言最好的盤算是,一個能持續美國及其盟友注意力,並且能夠騰出對歐亞大陸影響力的俄國,至於領導人是不是普丁也不是這麼重要。只要能願意配合中國的全球安全倡議,並且最好在下次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恭奉中國,並且妥善的保管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不至於造成歐亞大陸的非傳統安全隱憂。
現況陷入僵持的戰局,北約各國持續奉獻鉅款和軍事儲備,俄國亦為了生存而盡力拚搏,中國自然樂見其成各方勢力相互制衡。隨著權力的擺盪適時的調整「無上限」的力矩,有助於中國爭取與西方進行「百年難得之大變局」所需的時間,或許才是中俄關係「無上限」修辭背後的如意算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