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
解讀統合矛盾之德國對中戰略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7月13日德國聯邦政府以《China-Strategie der Bundesregierung》(Federal Government Strategy on China)為題,同時公布德文與英文譯本之德國聯邦政府對華政策;由於德國本身為歐洲大國,並且就歐盟會員國來說,確實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因此本份政策文件自然受到多方矚目。
德國蕭茲政府從上台以來,早就對外公開表述過,有意針對德國與中國大陸之雙邊關係,透過徹底檢討整體架構,撰擬本項政策文件。同時德國聯邦政府就本文件之撰寫方針與基本立場,早就經過各項管道多次對外透露相關要點,因此當對外公布全文時,其實並未特別宣示任何預期之外最新政策;整個說來算是充份顯現出德國對華政策之穩定性與一貫性。
不過從整份連封面封底都算上,篇幅長達64頁之德文版,對照40頁之英文譯本,再加上刻意以圍棋佈局作為封面,對照諸多國家與國際組織在撰寫對華政策文件來說,德國政府在撰寫文字與編輯處理上,確實是相當用心毋庸置疑。
整體來說,德國政府在撰述對華政策時,顯然是必須運用高度政策論述技巧,將雙方關係中諸多要點,以「對立統一」之辯證思維,以便統合取捨進退間之矛盾關係,以便精準定位出柏林與北京相互間,同時存在合作夥伴、競爭對手以及體系性對立者(partner, competitor and systemic rival)之多元與矛盾關係。
德國政府在處理對中國大陸政策時,其實並不諱言在其戰略算計公式中,確實存在歐盟與美國參數。特別是針對華盛頓與北京對立政治現實,其強調相互間之協調關係時,亦堅定表達其將維護本身政策立場,不會附和與扈從他人原則。但對於支持歐盟整體對華政策,柏林卻毫無保留亦不含糊地表述其政策與歐盟立場之一致性;從此等論述差異之間,吾人自然更能理解德國對華政策之基本原則。
當然就台北視角切入,審視該文件提到台灣共計十三次之論述內容,雖然能夠理解到柏林重視與支持台北參與國際社會之期待,但卻亦能看出不論其與台灣未來要有任何互動,柏林還是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而且柏林亦明確兩度表達,其對透過和平手段,並在雙方同意前提下,方能改變台灣現狀之政策立場。
在此政策文件中,柏林亦不迴避論及新疆與西藏各兩次,再加上三度提到香港,當然此等論述內容必然會引起北京不快,但柏林若是考量閱讀該份政策文件各個不同對象之期待,顯然此等論述勢不可免,但整體說來,其卻絕非柏林對華政策之主軸與基調。
總而言之,從近年來華盛頓擂起戰鼓對著北京點名叫陣,確實是影響到歐盟整體與個別強權之對華政策。北京基本上確實是不希望歐盟或是特定國家完全扈從美國,但從各個歐洲國家都必須同時回應華盛頓邀請其加入對華共同陣線,但又不甘心冒著開罪北京風險,毫無條件地跟隨美國為其政策背書來看,各國都必須在對華政策論述上,想辦法統合此等政策矛盾與進退兩難。
不過國際關係畢竟不是修辭學,處理國際政策也不能光靠外交辭令來粉飾太平。德國政府對華政策是表達其主觀之政策意願,但雙方未來關係真正運行軌跡,還是要看後續發展之客觀環境,理想是不能當飯吃,沒有人會跟荷包開玩笑。所以戰狼若是不能真正咬到對方肉痛,惡狠狠地叫再大聲也沒有用。畢竟外交靠的是實力,北京要是沒有讓柏林有所顧忌本錢,這份對華政策用詞遣字就會更加強硬;外交現實就是如此,吾人也不必拿什麼價值同盟來自我欺騙。
未來美國、中國大陸與歐盟在外交上還是會繼續上演合縱連橫戲碼,假若要想看透其中奧妙,不妨先回頭重溫戰國策,來尋找解讀這些外交翻雲覆雨之靈感吧!
德國發布中國戰略文件。圖/截自德文文件報告封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