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_IMG_1690255529534.jpg

FB_IMG_1690255531941.jpg

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兩張圖有個共同點:
就是消防員身赴險境救人;
但旁邊的軍人,
卻不曉得該怎樣更好地配合,
保護這些專業救命者的安全

我很早前就在罵,因為其他民間醫學院的人力不再投入到基層的軍醫體系中,加上國防醫學院不可能「量產」軍醫,因此早該將資源投入戰傷救護,而不是死抱著緊急醫療不放

結果就是基層的緊急救護不僅沒到位,戰傷的觀念也沒建立起來:如果消防的緊急醫療必須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才能執行,那部隊至少該發揮處理戰傷的精神,也就是先將現場「轉危為安」,然後外界的力量才能投入並給予協助

就像戰傷救治會先提還擊,先要傷者自救或移到掩體後方一樣,這些都是基本「轉危為安」的手段:看彈藥庫的例子,軍方的人就這樣讓傷者待在砲彈旁,為何不考慮固定頸部後搬到離砲彈遠點的地方?或是將地面上清出一條通道,甚至用噴漆標出安全區?還有臨時給救護人員一件防護背心與頭盔?

這些「小事」就跟第二張圖的陸戰隊員應該提醒救護者進入掩體,甚至為其擴大安全防線以便施救一樣,都能「轉危為安」,減少傷亡,但我們的軍隊卻一面要仰賴民力救護,一面又不懂該如何保護這類稀有民力

當然也不能都怪他們:因為連國防最高層都好意思說,沒有工夫去創新的東西,所以學習戰傷,甚至軍民整合,自然也不會成為顯學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