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八二三炮戰,除了前線的軍事戰場之外,還有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政治戰場。(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八二三炮戰當時的政治折衝給台灣的警示
說到八二三炮戰,除了前線的軍事戰場之外,還有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就是政治戰場。
政治戰場有兩個戰略目的,
第一是進行極限施壓,引誘臺北認為抵抗下去也是徒勞;
第二點,則是要挑撥臺北與華府之間的關係,讓國府覺得美國不可信賴,乾脆自行投降。
以上兩者相輔相成,都是要勸誘臺北放棄抵抗,接受北京安排的「和平」。
1958年8月23日,北京開戰。9月,毛澤東透過香港的紅色文化人曹聚仁傳話,表示準備停止砲轟7天,讓國府軍對金門進行運補,但以美軍不能護航為條件。這個作法貌似大度,但用意很明顯,就是要離間臺美關係。
此外,毛澤東還透過曹聚仁,發函勸誘臺北與北京進行和平談判,並開出貌似誘人的條件,包括不介入臺灣內政、把江西廬山劃為蔣介石的私人林園(等於行賄)、把金門闢為雙方的「經濟交流市場」、北京比照美援額度承擔臺灣的軍政經濟(亦即斷絕美援)、把臺灣劃為「自由區」云云(引用自林孝庭,《臺海‧冷戰‧蔣介石》,聯經2015,頁183)。
如果有心比對的話,不難發現,當代有些政治人物宣揚的疑美論、金門和平區論、和平協議論、一國兩制論,其基本思維跟毛澤東當年開給蔣介石的誘餌,可以說如出一轍。背後的道理是一樣的:北京無法解決美國介入臺海的問題,所以不惜甘言美辭,想要勸誘臺北接受放棄抵抗的「和平」。能用的話術就是這些,講來講去不會有太大差異。
問題是,一旦臺灣跟美國斷絕關係,要如何確保北京會信守承諾?
答案就是不可能。獨裁者的這種「承諾」,不會比普丁對普里戈津的承諾更可信。接受這種「和平」,實際上就是任人宰割。兩蔣無疑有很多問題,但他們自己就是權術高手,不會傻到連這一點都不明白。這是他們比徒子徒孫高明之處。
於是,兩蔣沒有咬餌。
至於曹聚仁的來函?
交給美國了。因為蔣介石讀到曹聚仁來函的第二天(9月29日),法新社就出現臺北與北京正在進行秘密談判的報導,極可能是北京釋放消息給西方媒體,用來引誘美國懷疑國府在另打小算盤。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把來函交給盟友解釋清楚,是杜絕疑慮最好的作法。國史館《蔣經國大事長編初稿》,在同年10月5日的條目下記載:
「九時半,行政院長陳誠與蔣經國會面,談金門情形及曹聚仁來函之用意,在分化中(華民國)、美感情,已將來函交美通信中心主持人員。」(國史館典藏號:PCKBY0003397)
到了10月23日,蔣介石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臺北發表聯合公報,再次宣示國府與美國合作的路線。另外一方面,隨著美援八吋砲在9月運抵金門投入戰線,國府在前線的火力大幅升級,軍事劣勢扭轉。
鑒於國府軍的火力升級、以及臺北拒絕接受統戰,北京在軍事、政治兩個戰場上的戰略目的均無法達成,繼續大規模消耗軍事資源已無戰略意義,交戰規模逐漸冷卻縮小,匪酋不逞而退。
總之,如果要防止或結束戰爭,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敵人了解無法透過戰爭達到他想要的目的,而且我方會用實力讓他撞得頭破血流。反之,如果我方對於敵方釋放出來的訊息是「打兩下就會放棄抵抗」或者「沒有抵抗的實力」,那就形同將敵方的開戰誘因極大化。說白話一點,等於是在告訴敵方「歡迎打我」。
這不叫作「防止戰爭」,而是在「誘發戰爭」。倘若那場戰爭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的話,那應該就是這一點。
不過,或許有許多人得到的啟示與此相反就是了。
(註:以上時序整理自林孝庭,《臺海•冷戰•蔣介石》,聯經2015,頁181至18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