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人機的「信賴」供應鏈在哪裡?


觀點投書:
台灣無人機的「信賴」供應鏈在哪裡?

2023-09-19 06:00 風傳媒

Paul Huang*自由撰稿人

:台灣無人機的「信賴」供應鏈在哪裡?
作者指出,台灣可藉由拆解無人機的主要次系統與零附件、軟體等組件,面對無人機國家隊沒有可「信賴」供應鏈的困境,圖為示意圖。(圖/藏識科技提供)

台北國際航太展熱鬧開幕,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國內無人機大廠漢翔公司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已經有1-2家軍用商規無人機廠商來接洽漢翔代工量產的可能性,不過因為得標軍用商規無人機原型機廠商將於10月至11月進行飛行測試,還未完全通過原型機規格,量產訂單尚未到手。

眾所周知,這次台北國防航空展噱頭十足,無人機國家隊隊長保證台灣具備一流大國所有條件,又是鏈結北約,又是與法國、土耳其合作。還有廠商聲稱要引進國際技術,宣告打入美軍供應鏈,等於揭示台美軍事航太科技合作成型。這些宣稱都讓國人興奮,可是了解產業技術就知道箇中關鍵,深究許多大廠落選了我國《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列管軍品廠商資格級別認證」,過去廠商相互借牌人情圍標,合謀吹牛情事,早在業界傳開。

台灣無人機產業投入的廠商之多,可謂令人眼花撩亂,誠然此為台灣社會的活力與研發能力的直接體現台灣民間無人機產業鏈雖然看似已成形,但廠商規模卻都有限,且生態鏈並未進行整合,能否形塑出能在世界市場競爭的系統商還有待觀察,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國內應用市場雖多元但都偏小。

國人必須要承認,保有純國產無人機產業鏈與產製能力,對國家韌性的延伸至關重要。現在國內無人機產業尚在萌芽階段,多數廠商都只是中小型企業,企業的資本額甚至只夠研發一架無人機,居然也有貿易商裝成生產製造商華麗出場,當政府開出最高規格的要求,多數廠商是無力負擔的,因此研發過程需要有國家資金挹注,打造無人機國家隊。

:台灣無人機的「信賴」供應鏈在哪裡?
可外掛巡飛彈的戰術型近程無人機。(資料照,蘇仲泓攝)

目前國防航空展上多數產品,也均是以其他國家生產的高階產品為主台灣雖有研發能量,但並無量產能力,因此國內無人機產業鏈雖然看似掌握上、中、下游的技術,但在某些關鍵的次系統上,仍然極端仰賴其他國家的技術與產能。而這些細節正是影響民用無人機操作體驗的重點,沒有良好的操作體驗,就無法增加市佔率擴大市場,進而會形成封閉的循環,無法真正打入市場競爭。

「軍用商規」陸續進入驗收階段,面對「軍用商規」得標廠商的「公費生」無法造機的困境,甚至於拿冷氣遙控器當作是電視遙控器的檢驗謬誤,未來將一一浮現。「軍用商規」的「公費生」著重在讓無人機「起飛」「滯空」這兩件事上,但現在無人機真正的功能,不僅僅是飛行,無人機應用領域寬廣的原因,就是在於無人機僅是載台,而載台上所安裝的酬載,才是現在市面上各種商用無人機的價值所在。

台灣有真正在無人機生產製造的「自費生」,由於過去與中科院有合作,加上複合材料廠成熟技術,同時擁有航太相關認證,具備生產組裝線,也具有飛行測試技術,對於國內拿下軍用商規無人機原型機的廠商都是合作對象,OEM也樂見與現在已有成熟無人機成機產品的業者洽談國際代工合作,締造雙贏的機會。

台灣要面對無人機國家隊沒有可「信賴」供應鏈的困境,可藉由拆解無人機的主要次系統與零附件、軟體等組件,經濟部或國防部能理解台灣目前民間的無人機製造廠商與其供應體系,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內無人機產業的研發、製造能力與限制,以錨定出產業概況,並理解供應鏈可能的脆弱斷點與補強作為,如此才能使MIT的產品能在國際飛翔,也能進一步讓無人機產業持續發展,形塑出強而有力的國家韌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