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強化水下艦隊是海軍多年的夢想

 

直到2016年後,台灣水下艦隊計劃才得以「國造潛艦」的路徑開始急起直追。(攝影:張哲偉)

強化水下艦隊是海軍多年的夢想

2023年09月30日 07:00 上報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在近世臺灣的政策紛擾當中,有一點讓我極為惋惜,那就是大約二十年前潛艦軍購案的挫敗。

強化水下艦隊,是海軍多年的夢想。如果臺灣真能籌獲八艘潛艦,敵軍渡海進攻的難度,就勢必會大幅提升。也正因為這是攸關國家重器的大事,於是在2001年美國同意出售潛艦之後,潛艦的採購與否,就成為朝野的一大攻防重點。

然而,反對軍購的政黨當時在國會握有多數。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潛艦預算遲遲無法通過。社會上也瀰漫著對軍購案輕忽、乃至於嘲弄的氛圍。再者,有些「知識份子」更是推波助瀾,極力把風向往反軍購的方向帶。

舉例而言,由新儒家哲學大將勞思光領銜的11名中研院院士,就在2004年發佈題為《認識危機,消弭災難》的共同聲明,聲稱要「破除『依賴軍備以防止戰爭』的迷執」、並倡言「這種迷執的破除也是消除戰爭危機的先決條件」云云,意思似乎是說,聽他們的話「破除迷執」,就不會有戰爭。哲學大師法力無邊,消災解厄,令人嘖嘖稱奇。

在這樣的政治格局與社會氛圍之下,潛艦案遲遲無法取得突破。到了2007年,潛艦預算又遭刪除,美國人也失去了耐心,全案擱淺。

可以說,北京不費一彈,就除掉了渡海進攻的一大障礙。相對的,則是讓臺灣全體曝露在更大的風險面前。臺灣水下戰力的強化,因此延宕多年。

直到2016年後,水下艦隊計劃才又以「國造潛艦」的路徑開始急起直追。然而,潛艦戰力的培養,本來就是十分困難的事。不論是艦艇設計、製造、測試,抑或人員培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當年的反軍購行動,恰好就是浪費了臺灣最寶貴的一個有限資源:時間。到了今年,第一艘國造潛艦若能下水,就已經是快到不可思議。這是跟時間賽跑,能不能在圖窮匕現的那一天到來之前,把當年錯失的進度補回來,沒有人說得準。而且,只要臺灣人又犯下選擇錯誤,一切又都會化為烏有。

但願還來得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