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奇正相生~重溫1967年6月中東六日戰爭


張良任觀點:
奇正相生
重溫1967年6月中東六日戰爭

2023-10-19 07:10 風傳媒

張良任*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張良任:奇正相生~重溫1967年6月中東六日戰爭
圖為阿巴衝突。(美聯社)

《孫子始計》兵法:「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八個字正足以說明這次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為何能在軍事獲得初步的成功,但也種下可能敗亡的種子。56年前6月的第三次以、阿戰爭,以色列秉持的也就是那八個字,但是勝利來得太容易也種下了1973年戰爭的慘勝。

1967年6月5日清晨7時45分, 184架以色列軍機起飛,ㄧ舉摧毁埃及的空軍,開啟了第三次以、阿戰爭。以色列只花了六天的時間,在6月10日前,分別擊潰了埃及、敘利亞、約旦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軍,佔領了大片的土地,對中東地區未來的政治、社會、經濟、戰略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扮演的角色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被迫轉為積極。

56年來以、阿之間的很多衝突就是來自於1967年這一場經典的戰爭,它是以、阿衝突的歷史轉折點。

由當時各國的內政來看,戰爭的爆發純屬意外。主事者在戰前既無預期,也未著手規劃進行全面戰爭。主要的參戰國埃及不論在軍事、內政或外交方面都不具備進行全面戰鬥的條件。敘利亞在激進的復興黨高壓統治之下大失民心,統治地位脆弱,必須找一個讓不滿群眾能轉移注意力而又受歡迎的目標,那就是對以色列進行戰鬥。約旦國王胡笙做了錯誤的戰略判斷,戰爭發生前一個星期與埃及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必要時約旦軍隊可由埃及統率。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運動則是依附在敘利亞羽翼之下。這三個國家可以說是錯估了形勢,做了錯誤的軍事判斷與動作,在政治上也是合謀而不同心。三個阿拉伯參戰國有共同的缺點:將士無法同心協力、軍事部署失當、後勤補給作業緩慢,政治與軍事領袖的觀念步調不一。以色列為了生存,以高度之機動與信心,以攻代守,發動奇襲,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值得強調的是,以色列以寡擊眾,常備部隊較少,主要是靠臨時徵召的後備軍人,在兩天之內把他們投入到戰鬥的崗位。

以色列雖然在六日戰爭中重創敵人,獲得全面的勝利,但其最高目標—獲得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承認,卻無法憑藉軍事的勝利而達成。

六日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所控制的土地比原來大了四倍,使其安全大為改觀,首次擁有了防禦的腹地。在北邊的戈蘭高地,控制了一片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炮口直指大馬士革。以色列也控制了約旦河的西岸地區,包括耶路撒冷在內; 在西南邊控制了西奈沙漠、加薩以及最南端的迪倫海峽,給以色列帶來了最佳的安全屏障。

但在以色列的佔領區,有54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另外有50萬約旦人、埃及人及敘利亞人,這些人都變成了難民四處逃竄,流離失所。巴勒斯坦游擊組織就從難民營中逐漸發展出來。

今天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幾個主要的問題都來自於1967年這一場戰爭,其中包括以色列應否從佔領的的戈蘭高地撤退、耶路撒冷的地位與歸屬、屯墾區及多年來已經增長到多達5、6百萬的難民,他們的返鄉權利如何?

在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出兵援助以色列,當時詹森總統並不主張美國採取高階層的密集外交斡旋,一方面美國在阿拉伯的世界影響力有限,另方面在越戰吃緊的情況下,美國沒有餘力去進行。因此主要的外交努力在聯合國體系內進行。但聯合國成效不彰,反而美國逐步加深在中東地區的介入。六日戰爭之前,蘇聯既提供情報、武器,又提出口頭保證,使埃及、敘利亞兩國錯估了其意向。戰爭爆發前,蘇聯卻要求埃及克制,不要首先發難,結果吃了大敗仗。戰爭中蘇聯給阿拉伯國家的援助遠遠少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戰後,蘇聯在阿拉伯國家的地位也引起了疑慮,削弱了它的地位;美國卻開始介入中東事務。

1967年的6日戰爭以色列贏的太容易了,如以色列戰鬥機的奇襲,ㄧ舉摧毀埃及大部分停在地面的戰鬥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對敵人軍事部署及動態的精確掌握;電子作戰干擾及摧毁了敵人的情蒐功能;後備部隊迅速到達指定戰鬥位置;以色列當時的國防部長戴揚(Moshe Dayan) 及參謀總長拉賓(Yitzhak Rabin)  都是經過戰爭的洗禮的優秀戰略家與指揮官。最重要的是以色列並沒有要求或冀望美國出兵援助,而是倚靠本身精良的訓練,以寡敵眾, 成功禦敵。

以色列在六天之內將阿拉伯的聯軍輕易打敗,反而造成了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的慘勝。正如《老子》有言:「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中國人老祖宗的智慧短短幾句話就能夠把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說的鞭辟入里,淋漓盡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