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堯觀點:
中共不會在台海實施封鎖,
為什麼?
李志堯*國防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國防大學戰爭學院副院長。
圖為國軍F-5 型戰機起飛。(柯承惠攝)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將台灣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而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亦作證告訴國會:「他擔心中共最快於2027年犯台」。雖然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11月15日APEC的拜習會時,對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現行沒有攻台計畫,不過共產黨在唯物辯證法的思路下,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習近平只要說出指令,共軍高層部門就會把預備的攻台計畫ABC等各種版本,放在他的桌上。因此,目前是台海自1996年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台灣必須謹慎因應未來可能的變局。
同時,兩岸軍事衝突議題亦在坊間成為顯學,各類型的政軍兵棋推演隨之興起,而中共封鎖台灣海峽的狀況設計更成為必然推演之動次。唯筆者認為其間可能仍存有若干盲點,玆將理由分述如後。
一、就國際法的慣例而言
國際法中關於「封鎖法」的各類論述及相關條約規定並非成文法,乃是依循國際法之慣例及傳統規範來定義。常態下對「封鎖」的定義是兩國在敵對的狀況下,一國對另一國的領空和領海進行封閉式的作為,企圖以封鎖的手段達到其政治或經濟目的。一般按國際法的慣例而言,封鎖須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才有正當性,否則冒然封鎖會被視為向全世界宣戰,反而給了各國介入爭端的口實。例如軍力強大之美國,亦在1962年對古巴採取「海上隔離」行動、1990年對伊拉克執行「海上禁制」措施,都是藉以迴避因封鎖而失去國際法的正當性,這個道理中共不可能不知道,而冒然給美國號召盟國共同制裁中共之憑據。
二、就全球海運利益而言
台灣海峽為全球重要航道之一,包括中共、日本、南韓等地出發的東北亞貨輪都要經過台灣海峽,把貨物送往各國。根據資料統計,2022年全球約有50%貨櫃船越過台灣海峽,如果上網點閲每天經過台海的各型船舶情况,可謂星羅密佈。全球海運巨頭馬士基執行長亦指出,台灣海峽是全球最忙碌的航線之一,如果台灣海峽遭到封鎖,屆時各國船隻必須改道,勢必增加航運時間及成本,嚴重衝擊各國航運能量。因此,若是中共平時軍事演習幾天各國還能忍受,唯戰時封鎖欲有效制敵--少則兩週、多則一個月以上,這等於直接損及各國龐大海運利益,必將遭致衆怒而不利共軍之攻台行動。
中共針對性地進行大規模兩棲作戰演習,升高海峽兩岸的敵意,也讓中美在台海問題上形成螺旋式升級的互動過程。(圖/新華社)
三、就野戰戰略觀點而言
所謂「野戰戰略」(簡稱野略)乃是運用野戰兵力,創造決戰時有利的戰略態勢,俾使一個野戰大軍在戰場上容易擊敗敵人的用兵指導構想。根據野略戰史記載80%以上的戰爭是因截斷敵軍的補給線而獲勝,補給線泛指軍事上運輸軍隊所需一切有形物資從後方到前線的交通路線,可能是海上、陸上、空中的形式,若此線被敵軍有效切斷往往會造成己方的全面潰敗。對台灣而言,中共截斷其戰略能源補給線最佳的位置是在南海,那裏遠離台灣本島海、空兵力所及,也是波斯灣至台灣海運必經之路,故中共在南海填造7個人工島,並且已部署雷達、戰鬥機、反艦和防空飛彈等軍事設施,已實質截斷台灣的海上補給線。
四、就中共經濟受損而言
對中共而言,運用海空兵力長期封鎖、孤困台灣,並不能在短期內迫使台灣屈服,而且中共東南沿海諸省之經濟亦會受到波及。再者,美國亦可能會在封鎖期間動員國際社會,對中共實施經濟封鎖與制裁等措施。因此,封鎖台灣的作戰方案,只會對台灣有利、而對中共不利。換言之,封鎖對中共而言--就像七傷拳一樣,傷人亦會傷己,戰時不會在台海採用;而平時的軍事演習有其政治考量,搞個幾天“類封鎖”、亮亮劍、嚇嚇人,國際社會和台灣內部才會有感。
小結
綜上所述,中共在台海週邊實施封鎖的效益並不高。事實上,中共曾於1992年提出一項重要的海上作戰理論,指出台灣與中共間未來選擇的戰場是「南海」,而非「台海」,藉由航母戰鬥群遂行南海之海上「軍事隔離」行動,切斷通往台海的運補航線,期在中共有利之海域誘使台灣戰鬥機、艦艇脫離台島基地油料和彈藥支援的狀況下,一舉予以圍殲,俾斷供台灣民生和經濟仰賴的石油、燃煤、天然氣等能源,迫使台灣與北京進行統一談判。換言之,兩岸一旦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中共可迅速調集南部戰區及南沙週邊大型島礁所部署的海空兵力,伏擊或圍殲台軍遠赴太平島解危之海空兵力,進而徹底截斷南沙至台灣的海上能源補給線,迫使台灣必須接受統一和談,此舉將大幅降低美國對中共統一台灣的干預。
此外,共軍可將093-B核動力攻擊潛艦(配備射程1300公里攻陸巡弋飛彈、射程600公里反艦飛彈)部署在台灣東部海域水下,再結合大陸本土各類陸基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東風17型射程2500公里、東風26型射程4000公里、東風27型射程5000公里以上)的輔助攻勢,仍然可以達成對美國之「反介入作戰」的目標,並使美國欲由台灣東部海域遂行軍事介入的行動更加困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