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不如讀個毛~再論文言文教育爭議

胡又天專欄:
不如讀個毛
再論文言文教育爭議


2023-12-11 06:10 風傳媒

胡又天*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畫過漫畫,會寫歌詞;2013年創辦同人社團「恆萃工坊」,出版《易經紙牌》、《東方文化學刊》、《金光布袋戲研究》等。

胡又天:不如讀個毛~再論文言文教育爭議
文言文教育再起爭議。(來源:wikimedia)

文言文教育問題,有一個要點,不少人有擦到邊,但沒有準確談到,那就是:古代的教育,古代的這些文章,主要目的是培養「治人者」現代的國民教育,主要目的卻是要培養「治於人者」。

然而這兩者自古就不能截然劃分,因為君子在幼時、微時,學會治人之前,也得先學會治於人;國民更是一開始就被許諾說你是有參政權的「公民」,古人的道德、政治與美學想來也都用得上。於是這事一開始好像並不那麼需要分辨清楚,現代教育把古典教育那一部份繼承下來就是了。

但這當然有問題。同一篇古文,你用君道、臣道來講解,學生會想:我一個死老百姓,用得上嗎?所以現代很多老師改用「美學」來講,往人生哲理和感性去講,然後吃這一套的學生,就變成不通時務與實務的「文青」,不吃這一套的學生,就變成覺得你們都他媽不知所謂的「理組」「理組」表面上會以各種功利的考量來批你文組那一套無用,但其實我覺得,真正的緣故,就是學生時期累積的「不爽」而已,然後拿這些無用論踩你,另外捧起一套,可以得到自尊心與優越感。我們文組如果要學《莊子》那樣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頂回去,那只會愈來愈遠離真正要命的問題。

要命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每一次跳出來為文言文教育請命的教師,其論調都那麼容易被批駁,被嘲笑,被嗤之以鼻,而為他們辯護的人也使不上多少力?答案就在「治人」與「治於人」的分野上。

中小學教師,一百年來好幾代的中小學教師,他們所受的師範教育,就是按普魯士「國民教育」的思維來設計的,「國民教育」旨在大規模培養工業國的勞動力、技術人員、軍警文職人員,說白了就是想要人民服從、好用、安分,這對統治階級最有利,統治階級另有一套精英教育的傳承。在講求「治於人」方面,科舉制度所奉的宋明理學也差不多是往這個方向偏,於是古典文學、儒家思想的這一部份和現代國民教育相容了。可是,統治階級的教育體系,俗稱的帝王學,民國沒有這個體制了。它沒有失傳,傳人很多,散在各家,有能者也可以自學,但是不成體制,學校不教。看到要害了嗎?

中小學教師畢生的訓練與職責就是培養「治於人」、「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這話說來太不好聽,所以又叫「公民」。民主化以後,教改以後,各種什麼「多元」、「自主」的概念都來檢討改造以前這一套,但骨子沒有變。你還是沒有補上「治人」的這一塊學問,只是糊弄著以為這樣應該就可以培養出適合如今這什麼十倍速時代(這詞也二十年了)的民主典範世界公民了,如果還做不到,一定是舊時代遺毒清得還不夠,學西方學得還不夠,等等等等,這些話也是二十多年沒有變過。其結果,就是養出整整兩代自以為應該可以把國家搞好,自以為有了治國、治人的正確學問,其實嚴重欠缺的人。

民國初年沒有成體制的「帝王學」了,但那時去古未遠,大學也負起了培養治人者的責任,能讀大學的都是萬裡挑一的精英或富人,所以「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必須多留意「治人」的學問這種意識,不用多講就有。這是為什麼我們有點年紀的人,還可以看到俞大維、李國鼎、孫運璿那一輩可以稱為「國士」的人,老國民黨裡面是有一些這樣真正貫通新舊的精英。

馬英九就是帶著對他們的景仰在亦步亦趨,然而馬英九他就是最典型的,陷進了老蔣時期那種將傳統儒家思想和近代國族主義裡「治於人」部份那個坑裡的一個「模範生」。馬英九真的相信,聽他們的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把這些優秀古典文化傳承下去,就是正確的路。他畢生都沒有培養出「治人」的意識與器識,然而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年他的形象有多麼的遠超群倫,我們多少長輩,是真心的喜歡他,深深寄望於他。這是何以故呢?當然是因為,我們那些長輩,也是在「傳統儒家思想加近代國族主義」這個坑裡被教出來的啊!

香港比台灣更慘。在1980-2000年代,南渡人帶來的各種傳統教養、草莽智慧漸漸淡出以後,新生代「番書仔」接受的是「中產」的教育,大部份人的自我期許也是做到一個「中產」,能夠「上岸」,置產置業成為食利階層便好。精神上的追求,便由身居自由香港的優越感和聲援中國民運的同情心來提供。這一套在2019年以後完全幻滅、破滅、毀滅了,現在接手的便是中共「新時代」的國民教育。

那我們有什麼解決方法嗎?在文言文教育裡把「帝王學」補上,在大學教育把「治人」的學問列入通識或必修、必選?這都是不實際的。大學生爆多,只要想上,沒太大毛病的,讀一讀都能上,大學生早就沒有了「精英」的自我認知,碩士博士也和大家一樣都是「庶民」,你想當精神貴族,只能自己三五人結個小圈子,成不了氣候;那一般人想要勝過其他人,就是靠財富,靠著可以變現的技術和知識了,此所以理組說話大聲。

要中小學國文補上這塊,也只能是理想,只能是個別教師自己做。哪怕名義上是民主社會,我們這個生態,就決定了,大家爭論學校教什麼、怎麼教,都是想要多出一點聽我話、跟我走、站在我這一邊的人而已。前幾年我在鳴人堂跟搞哲學的朱家安辯論國文教育,也就是辯文言文這一題,他口口聲聲拿「自主性」來反對規定古文佔比云云,我就指出:人家一線教師教學要怎樣才算有自主性,如果要你來管,要你說了才算,這叫什麼「自主性」?

「治人」者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少數,能普及給多數人的是「反抗」,所以民主、自由這些概念能廣被接受、廣被濫用。而如今這個時代最大的坑,對治人者來說最大的課題,就是「認知作戰」:如何讓你自以為你在反抗、在爭取自主自由,但其實是在為他的利益服務。很多人都認識到了這點,也會用這種黑暗的話術來拒絕一切不喜歡的論調,然而如果自己不明白「治人」的道理,那就像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跳來跳去,還是不成。

我們各種運動家、理論家、思想家,指點江山之際,大概都有擘畫暢想過,如何把年輕人的叛逆之心,引去探求真實世界的運行機理,然後可以破解腐朽統治者的迷障,建起新的世界云云。那麼有人做到嗎?

有:毛澤東。

毛澤東,作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君師一體」的存在,他在著作裡,並且也帶著一幫人,把帝王之學,把統治者的道術與把戲,普及給全中國的百姓了。從造反到建設,從抽象的道理,到具體一步步怎麼做,全都講,而且最重要的是把這種「興趣」與「樂趣」的種子深深根植了下來。1990年代以後的中共宣傳與教育部門,很想把這些反骨的東西淡化刪修掉,但是封不了。所以現在你看大陸網上,最能或者說唯一能在檯面上活躍的反體制、反政府、反黨言論,就是用毛澤東思想去批判現在的那些東西,毛澤東的評價在近十年也得到了極大的回升。

饒是如此,饒是有了這麼多得道之人,他們也沒能改變什麼現狀,最多就是在小說、遊戲裡翻來覆去地革命與建設了,當然,這為中國大陸的小說和遊戲行業,在近年市場的野蠻發展中提供了一大宗的精神內核,只是身在牆內,仍然不免受限。我就經常想若能將台灣的自由,贈予大陸這些反骨的創作者與運動家,當能生發出怎樣一道全新的亮麗風景?

所以最後,現在,我給台灣同學和教師同仁的建議是:去讀《毛澤東選集》。對於文言與白話的問題,我一向的主張是:「全盤繼承,一體習用」,文言和白話只宜模糊「區」別,不可明確「劃」分。比例什麼的都是假議題,真議題是你想在講授之中引人引到怎樣的「治人」之學與「治於人」之學。這是一個很硬的議題,我們很多人並不想那麼硬,那就還是去講感性,講美學吧。這是齊邦媛那一輩老師,在戒嚴的時代,努力在政治任務中安排給學生的一個避秦桃源。這雖然不如直接教人揭竿反秦那樣過癮──畢竟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但我們總也應該珍惜這個桃源,這是當年和現在大陸同學沒有的。理組反文青,欲連這個桃源也一起毀去,亦為無策。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我全都要。

台灣人相對於大陸人的精神優越感,已經沒剩多少了。你以為你還有什麼自由、民主,人家可以嘲笑,搬出一大通政治經濟理論,嘲笑你是假的。那要怎樣才能重新建起精神優越感?答案就是:毛澤東思想!首先,你也讀毛,這對大陸同胞來說就有親切感和驚奇感;再來,你讀了毛,說大家同樣都是被這個世界統治階級剝削欺騙的人,這好感度就更高了;最後,你有大陸牆內所不具備的自由,有望將毛澤東思想實踐發展出新的篇章,這就更加上了一層可望而不可及的魅力。當然你不一定要真的去做,但這個希望立起來,你的朋友就好交,你的作品就好賣,你的事情就好做了。

胡又天:不如讀個毛~再論文言文教育爭議
我在知乎問題「『很多男人到中年才懂:餘生,妻子從來不是最親的人』,你覺得這句話對嗎?」的一個答案下,想到1966年有一首歌叫〈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於是留下了這樣一句評論,霎時全場拜服,一年多後的現在還有人點讚。(作者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