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中共空飄氣球為何飛越台灣陸地


國防部公布,中共空飄越過台灣領空(示意圖,AP)

揭仲專欄:
中共空飄氣球為何飛越台灣陸地


2024-01-05 07:10 風傳媒

揭仲*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根據國防部1月2日所發布的「即時軍事動態」, 1月1日晚間,共有2顆中共的空飄氣球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周邊空域,這是自去年12月18日國防部於每日的「即時軍事動態」中,加入中共空飄氣球動向後的第6次。

但與前5次不同的是,1月1日的2顆空飄氣球中,有1顆從嘉義西北方約55海里處,一路「飄進」台灣本島上空,並在橫越整個台灣中部陸地上空後,從台灣東部出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顆飛越台灣陸地的空飄氣球,高度約3萬呎,不僅在我方領空內,也在我空軍戰鬥機可實施攔截的高度範圍內。

不排除是測試導航與操控系統

更令人驚訝的是,1月2日當天從早到晚,又有4顆中共的空飄氣球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周邊空域,其中有3顆從台中西南方空域,再度「飄進」台灣本島上空,並在橫越整個台灣中部與南部的陸地後,從台灣東部出海,飛行高度分別為1萬2,000呎、1萬8,000呎及2萬2,000呎。1月3日下午又至少有一顆空飄氣球,以3萬6,000呎的高度飛進台灣陸地。

由於在去年12月18日之前,國防部並未將中共空飄氣球的動向,列入每日發布的「即時軍事動態」中,所以今年1月1日,未必是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首度有中共空飄氣球進入台灣陸地上空;但1月1日至1月3日這3天,仍然有值得我方注意之處。

首先1月1日至1月3日至少5顆通過台灣上空的空飄氣球,其中4顆都是從台灣中部一個不算大的範圍內,「飄進」台灣陸地上空。這雖然有可能是透過對氣流動向、施放地點與時間的精密計算;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中共是否在這些空飄氣球上,安裝了某種導航與操控系統,藉以控制這些氣球的航向,讓它們得以循預設路線,通過預定的目標空域。

換言之,1月1日至1月3日這5顆通過台灣陸地的空飄氣球,不排除是中共在對某項氣球的導航與操控系統進行測試。

其次若這5顆空飄氣球,確實是中共在對氣球的導航與操控系統進行驗證,就算施放氣球的單位不屬於共軍,這些技術本身就具備相當的軍事潛力,可在日後的武力犯台作戰中轉作軍事用途。

中共空飄氣球的軍事用途

根據中共空軍預警學院、中國特種航空器研究所,與中共空軍大連基地雷達兵第6旅的成員,在2022年4月共同發表的文章中,就指出空飄氣球的4種可能軍事用途。分別為:

第一,在非戰爭時期刻意替對手製造「異常空情」。一方面誘使並引誘對手開啟防空及監偵系統,讓共軍可以藉機實施電子偵察、評估對手防空系統的預警探測與作戰反制能力;又能藉持續的空中騷擾,麻痺對手的防空預警探測系統。

第二,示假佯動。在戰時利用空飄氣球升空模擬作戰飛機機群、甚至彈道飛彈,來誤導對手,替共軍的空中作戰創造時機;亦可藉此誘使對手開火,消耗後者的防空火力並暴露位置,以便友軍實施防空制壓作戰。

第三,戰時對敵實施干擾。藉由低成本的空飄氣球,製造有源或無源的干擾,影響對手空防系統的效能,掩護己方空中攻擊部隊執行任務。

第四,設置空中障礙。根據對手無人機群可能通過的路徑與時間,於特定區域上空大量施放低成本的阻塞氣球、繫留氣球,與傘繫鋼纜,並輔以煙幕發射器等設備,構成大規模的空中障礙地帶,以堵塞對手無人機、甚至巡弋飛彈的前進路線。

中共空飄氣球在台灣本島地面戰的運用

除前述中共軍方人員所提4種用途,從中共學者針對武力犯台之「聯合登島作戰」的探討,也可研判若登島共軍成功突破國軍的抗登島防禦體系,並從各登陸場躍出,朝台灣本島的城鎮、甚至山地推進,以完成對全島的軍事佔領時;因為在這個階段共軍應該已掌握了台灣本島及周遭的制空權,使共軍得以用空飄氣球與繫留氣球,來執行下列任務:

第一,用搭載通訊模組的氣球取代通信直升機,在山區通訊死角的上空建立緊急通信樞紐,實施空中通信和轉接,支援共軍對台灣山區的「山地進攻作戰」。

第二,用搭載電子對抗設備的氣球取代電戰直升機,實施電子對抗作戰。

以氣球取代直升機執行前二種任務,不僅滯空時間更長,也因為所在高度比直升機高出許多,讓國軍的單兵肩射防空飛彈無用武之地。

第三,用搭載監偵模組的氣球,執行特定區域的電子偵察任務。

在2001年爆發的阿富汗戰爭中,英軍就曾將長10多公尺的氣球放置在600多公尺的空中,並以鋼鐵纜繩固定,然後對一定範圍內的敵軍進行晝夜不停地的監視與訊號偵察;氣球所搭監偵模組所搜獲的訊息,則經由纜繩中的信號傳輸線傳至附近的地面站,供後者進行分析與整理。

此外,若共軍能發展出美軍在2021年「雷雲」演習中所展示,可攜帶太陽能電池和相關偵察、監視與通信設備模組,於數萬公尺的高空長時間駐留,充當「超低軌道衛星」的高空氣球系統。除可執行光電和電子偵察、遠程通信中繼等任務,還能利用部署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的高空氣球系統,替包括「東風17」與「東風21D」等遠程精確打擊火力提供即時的目標訊息,支援共軍武力犯台時的「聯合抗擊作戰」(即西方所說的「反介入/拒止作戰」)。

支援中共對我之「法律戰」

除前述8種軍事用途,中共連續3天刻意施放空飄汽球進入我方領空,還穿越台灣本島上空,除測試導航與操控系統這個可能性外,也不排除是中共繼今年8月19日起,派戰機於中線以東、我方所劃設的4個限航區內長時間飛行後,另一個否定我方管轄權的新動作。

換言之,中共可能是藉施放汽球進入我領空的方式,否定我方能依自身法律劃設領空並行使管轄權,以支援其對台灣海峽、甚至台灣本島的「法律戰」訴求。

面對中共這種公然入侵我方領空的行為,理論上國軍當然可以派戰機逕行擊落;尤其是1月1日至1月3日這三天,進入我領空的中共氣球,高度僅有1萬2,000呎至3萬6,000呎,而不像去年2月初進入美國領空的高空氣球,最低時的高度也有近6萬8,000呎。以我空軍的F-16AM/BM戰機為例,其最大升限約為5萬6,000呎,技術上是可以攔截這些進入我方領空內的氣球。

但儘管高度不成問題,技術難度仍不容小覷。

擊落高空氣球並不容易

依照國內空軍研究權威舒孝煌博士的看法由於空軍戰機與中共氣球的飛行速度差距太過懸殊,使飛行員只有非常短的時間可用機砲發動攻擊;況且就算命中,也未必會馬上墜落。

若使用空對空飛彈,則同樣因為二者的速差太大,使飛行員只有非常短的時間可進行鎖定;再加上這些氣球的雷達截面積或熱源也遠低於一般軍機,使鎖定目標變得異常困難。

換言之,在沒有特殊的訓練和計畫之情況下,想派戰鬥機擊落高空氣球,並不容易。

另一個可能讓國軍對擊落中共氣球感到猶豫的因素是戰機縱然能成功擊落這些氣球,但是在領空範圍只有短短12海里(約22公里)的情況下,這些氣球的殘骸極有可能會墜落在台灣的陸地上;在台灣本島地狹人稠、平地城鎮遍佈的情況下,這些殘骸可能導致地面民眾的傷亡或財產損失。

這個顧慮,再加上空飄氣球的直接軍事威脅遠低於軍機,或許讓國軍高層認為暫時沒必要下令擊落,以免誤傷地面民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