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民主開倒車~中共不給自由  所以台灣也不給自由?


葉日武觀點:
民主開倒車─中共不給自由,
所以台灣也不給自由?

2024-02-14 07:20 風傳媒

葉日武  *大學退休教師。

葉日武:民主開倒車~中共不給自由  所以台灣也不給自由?
農曆年前,政府宣布暫停旅遊業組團赴陸觀光。圖為中國北京後海的龍年裝飾。(AP)

農曆過年前,業已宣布解除的赴陸旅行團禁令,突然出現「髮夾彎」,讓已經開始張羅生意的旅行社跳腳,氣到「言而無信」、「政府賠錢」、「逼出地下團」、和「520上街抗議」等批判威脅都冒出來了。但台灣社會似乎漠視了這個議題的嚴重性,我只看到一位媒體人切中要點指出那是「拿人民權益開刀」,但未能指出綠營何以膽敢做出這種「開民主倒車」的行為。

打自己的孩子能逼迫仇敵讓步?

我可以理解綠營把中共視為仇敵,有機會當然要砍幾刀,我也知道選民普遍偏愛強悍的國家領導人,所以府院必須硬起來,不能對中共做出絲毫讓步。但農曆年前的赴陸旅行團禁令髮夾彎事件,實在太怪誕、太匪夷所思了!

檯面上,綠營的說法是我方已經用解除禁令來拋出善意,但中共不但沒有對等的解除赴台旅行團禁令,還片面宣布改變M503航路,使之更接近台海中線,顯然是惡意製造事端,因此理所當然的撤銷善意。

檯面下呢?只有幾個必定會封口的當事人知道。我不屬於那幾個人,但我根據檯面上的說法推敲,綠營應該是認為民眾會用下列的思維來解讀:赴陸旅行團可以為對岸帶來觀光收入,因此我方解除禁令屬於「施恩」,而中共的惡意則是「忘恩負義」,應該用強烈的手段進行報復,而最基本且合理的抉擇當然是撤銷先前施予的恩惠。

台灣民眾確實可能出現這種直觀反應,因此綠營的抉擇表面上沒毛病。但以檯面上而言,我方解禁前後都沒有赴陸旅行團,髮夾彎之後還是沒有赴陸旅行團,所謂的報復根本沒有傷到中共的一根毫毛。相反的,由於台灣各大旅行社的主要業務是帶團出國,解禁令使之成為綠營施恩的對象,但髮夾彎卻是與之結下「白做工,白花錢」的深仇大恨。於是,中共毫髮無傷,我方旅行社卻在恩惠到手之前就焦頭爛額,業者私下怨恨甚或公開砲轟堪稱是理所當然!

拿正常的腦袋想像一下,兩位鄰居勢同水火,搞到雙方都禁止自己的小孩到對方家裡玩,隨後自認開明的那位家長決定解禁,讓小孩自己決定是否要過去玩,但對方並沒有對等的回應,於是那位家長就決定收回成命,讓他那原本歡天喜地的小孩大失所望。那麼,最莫名其妙,甚或內心受傷而感到委屈、生氣的會是誰呢?當然不會是那位沒有回應的家長!

更重要的是,這個抉擇既隱含著「施恩望報」的心態,又在「施恩未報」之下用「打自己的小孩」來展現自己的強悍,這是正常人會做的事嗎?因此我善意的推測是,綠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展現自己對中共絕不讓步,惡意的推測則是,綠營在選前試圖用解禁來換選票,勝選之後找到藉口自然就決定食言。

台式民主是什麼樣的民主?

但我真正要問的是前述範例中那句「讓小孩自己決定是否要過去玩」。綠營的抉擇不是「讓民眾享有旅行的自由」,而是和中共一樣的「我讓你們去,你們才可以去」,而堅持雙方必須對等就相當於表示,「因為中共限制大陸人民來台旅行的自由,所以我們也應該限制台灣人民赴陸旅行的自由」!

這是民主社會應該存在的思維方式嗎?按理不是應該說,「我們是民主國家,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到任何地方旅行」嗎?這才是保障人民的自由啊!我們以身在民主陣營為榮,怎麼會理所當然的和中共一樣限制人民選擇的自由呢?

我覺得很荒謬,但台灣社會似乎完全不在乎。事實上,我覺得荒謬但台灣社會近乎無視的事情還很多,其中一件發生在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之後。

那是前立法委員林濁水接受媒體專訪所言,用「險峻」一詞來形容未來4年的立法院,理由是「朝小野大」,行政部門將備受掣肘杯葛,難以順利推動政務。言下之意似乎是,民主國家都應該是「全面執政」,否則必定陷入行政效率低落的困局。

葉日武:民主開倒車~中共不給自由  所以台灣也不給自由?
前立委林濁水號稱民進黨台獨理論大師,他對民主的認知却限於非民進黨全面執政就有礙行政效率。(蔡親傑攝)

這是一位學養和器識都廣受稱道的政治人物,但他對民主制度的認識卻反映在違反民主機制的「全面執政」上。只要還會動腦,誰不知道國會的主要職責是監督行政部門,避免因為偏私、輕忽、和無能等原因而損害民眾的權益。那麼,在全面執政的「府院會一體」之下,立法院不是等同於回到戒嚴時期,欣然扮演那橡皮圖章的角色,怎麼可能善盡監督之責呢?

林濁水當然不是個案。就我記憶所及,李登輝之後的3位民選總統,都曾經表達自己對全面執政的偏好,而選民對於全面執政可提升行政效率的主張,經常都會樂於買單。因此在我的理解當中,台式民主其實是一種「投票選皇帝」的假民主,國家領導人在全面執政下幾乎可以為所欲為,想像中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根本就是笑話。 

政治學者對選舉是民主的分類 

我的理解當然不算數,但我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空有選舉的專制國家,而我不相信沒有人探討過這種有選舉無民主的現象。果然,在谷歌大神的協助下,我找到數量龐大、遠超出我消化能力的文獻。

隨意舉例。首先,從學術界的單篇論文,到自由之家和V-DEM等跨國性的民主化程度調查,彼此間對於民主的定義和衡量方式都各異其趣。這點顯示,即使是政治領域的學者專家,對於民主制度究竟應該涵蓋哪些特徵或面向,迄今仍處於莫衷一是的狀態。

其次,在只是「入門」的政治學教科書當中,就已經出現「選舉式威權主義」一詞,同時結合了符合民主的選舉制度和違反民主的威權主義。這點顯示選舉和民主並非同義詞,於是再加上是否致力於維護人權之後,自然可以衍生出反映民主化程度的四種政治體制。

根據李冠和發表的《選舉式威權政體》實證研究,沒有選舉的封閉式威權政體所占比例,在本世紀初期已經從原本的3成以上降到1成左右,但有選舉無民主的選舉式威權政體卻持續40多年占有4成左右。同一期間,有選舉但經常忽視人權的選舉式民主政體從1成左右增加到4成,而兼具選舉和維護人權兩大特徵的自由式民主政體,則只是從1成5略為增加到2成出頭。

再下來,根據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獻回顧,學界所討論的民主政體其實千奇百怪,其特徵與施政重點差距甚遠,包括只適合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大多數國家採納的代議式民主,前述的自由式民主,由民選菁英或技術官僚治國的匿蹤式民主,主張民意高度同質而施政必須迎合民意的民粹式民主,考慮社經層面公平正義而重新分配財富的實質式民主(涵義模糊,故有人稱之為「重分配式民主」),以及讓某些個人或組織不受監督的威權式民主等等。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對各國選民的調查顯示,民主的意義因人而異,而且經常採納很狹隘的定義。例如在一篇涵蓋20幾萬選民的跨國調查中,雖然分別約有4成5的人認為性別平等和選舉是民主絕對不可或缺的成分,但仍有1成多的人分別認為這兩者可有可無,認為保障公民權益絕對不可或缺的大約只有3分之1,而認為可有可無者卻超過2成。另一方面,針對不屬於民主制度的「服義務役」,卻有3成5的人認為應該是民主制度所涵蓋的成分。

於是,台灣社會的冷漠可想而之──既然民主制度有許多種,而每個人心中的民主面貌都不盡相同,那麼前述侵犯台灣民眾旅行自由一事,必定會陷入各說各話、各持己見的僵局,無法坐實綠營違反民主精神的罪名,那麼談之何益?

最後我只能承認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對民主制度期待過高,除了全面性的選舉制度之外,還希望落實到各種民主機制和元素上,但是包括台灣在內,全球各地的民主國家普遍沒有達到這種水準,而全球各地的選民也普遍沒有要求到這種程度!

但我還是想問,我覺得過去8年的台灣比較接近於選舉式民主政體,或兼有民粹式和威權式民主特徵的怪胎,並不是相對而言比較完善的自由式民主,而我希望自己是活在名實相符的民主國家當中,這點有過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